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雪人为什么融化
内容
试读章节

潘布的未婚妻问潘布:“为什么,我一直想问问的,你为什么对所有女人都毕恭毕敬?”

问这话的时候,他们刚刚从商场出来,手里拎着一堆为婚礼采购的物品。烈日下的街头,一名后来居上的妇女一个箭步插上来,闪身钻进了被潘布拦下的出租车。潘布呢,当然是火啦,但即刻就如他的未婚妻所言,“毕恭毕敬”地退开了。透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这名妇女。她一点都不美,年龄也颇大,烈日下的一番冲刺,更是搞乱了她那头本来就不美观的发式。所以,未婚妻的诘问里没有太多的指责,不过有些揶揄罢了。

潘布有些跑神。婚期将近,他总是有些神不守舍。他木讷地反问:“一直想问问吗?你真的想知道吗?”在得到未婚妻肯定的答复后,潘布一下子兴奋起来。他放下手上的负担,为的是能够将手腾出来,搓上一搓。潘布一边搓手,一边说:“也好,我也是想把这件事对你说上一说的!”

我在“红蘑”酒吧的遭遇堪称骇人——酒吧里会遭遇什么呢?是的,你可能会联系到情色,酒吧嘛。但我的经历没这么简单,怎么说呢?我遇见了一个和自己仅有一面之交的女人(潘布用表情安抚自己的未婚妻,他想让她明白,自己此时是坦诚的)——实际上,我的确是完全不记得她了。那本来是一年前的旧事,就像一部冗长的电视剧,时过境迁,当我已经忘记了剧中繁复的恩怨情仇,却骤然把一个不可思议的局面摆在了我面前:后来杀出一个厉害角色,自称是这个女人的哥哥。这个哥哥凶恶地缠上了我,我的噩梦就开始了。

那时我还在晚报做记者。真是惭愧,独身的我,三十多岁了,却依然像个毛头小伙子似的兴致勃勃。我喜欢把自己经手的女人称为“妹妹”。这样的称谓,既脱离了男女之事那种动物性质的恶俗,又显得倜傥和温情脉脉。我把对“妹妹”的兴致,从现实世界一直扩大到了虚拟的网络中。大干世界,天天有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可供我们有选择地摘下来,贴进晚报的社会新闻版里。工作之余,无聊的时候,我也不免利用网络这个资源排遣一下。怎么排遣呢?谈话,我找人谈话(潘布用这个词替代了“聊天”)。作为一名记者,我总是情不自禁地以为,只要有人愿意听,我能给一切问题提供答案,给一切不安的灵魂分忧解愁。在网络里和人谈话,就像一棵茂盛的树,总是不乏枝枝丫丫,常常会派生出一些异趣,妙趣横生,别开生面,它们在虚拟的世界指向某种曼妙的可能,通过把握谈话对手的做派,分别摇曳出强攻与迂回的姿态。这些指向当然是针对着女人——在网络里,这一点比较难以确定,我很谨慎,一般谈到三次以上,就会设法让对方的声音传递过来,以正视听。

那个女人就是被我用手段克服了的一个困难。在网上谈过三次后她打电话过来,大声疾呼道:你才是羊角风!——先前我一再蓄意挖苦她“是不是羊角风”,否则,怎么会取“飘摇”这么个网名?一听那声音,我就明白自己有事做了。我也知道,声音经常是具有欺骗性的。我见过这样一个女网友:在电话里,她的声音足以令一个见多识广的男性记者迷惑,从容优雅,仿佛某种古典的声音,从时光的隧道里辗转而来。但这声音的主人却是一个家庭生活出现了问题的老年妇女。我陪着她在公园的湖边坐了几个小时,听她用古典的声音诉说自己家庭的现代问题:老头子跟一个发廊妹搞上了,她率领儿女们殴打了自己的丈夫——他们的父亲,结果老头子干脆搬进了发廊,从此天天享受有着保健按摩的幸福生活。老年妇女的诉说,还有她支棱在头顶上的白发,如同一左一右两只大手,同时发力,粗鲁地折断了我欲望之树上的枝权。

但这动摇不了那棵欲望之树盘根错节的根本。

放下电话,我继续和“飘摇”在网上谈。在自认水到渠成的时候,我在电脑上敲击出:我爱你。立刻,一个活灵活现的字从她那里回应过来:脱!——脱!我心里震荡了一下。简明扼要,甜蜜辛辣,怎一个“脱”字了得?完全是惯性使然,我不失时机地要求和她见面。她很爽快,一拍即合,地点约在了东四路口。

当天下午,我在见过一个写小说的朋友后,就夹了两本自己写的书赶往东四路口。这时天已经黑下来了。街道两边到处都是乘凉的人。我有些恍惚,和那位写小说的朋友聊了两个小时,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比较严重地妨碍了我的兴致,令我的脸看起来有些浮肿。

P3-5

书评(媒体评论)

弋舟游弋如鸟。他有不可思议的方向感,流畅地穿行于人类生活的幽暗与明亮,绝望与英勇。他属于极少数不曾被沉重的经验所压垮,依然保持着想象与飞翔能力的作家。

——李敬泽

我们一经接触了弋舟的小说,便会手不释卷——他置身于我们这个信仰、信念、精神困境时代的纵深处,以深怀忧患的目光打捞并结构出有重要文学价值的作品且直指人心。因此,弋舟既是一位属于过去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属于未来的作家。

——孟繁华

后记

草芥的旅程

结集出版自己的作品,之前总有些盲目和草率——没有一个内心清晰的廓定,就那么一股脑凑够一本书所需的字数了事。年岁渐长,明白了这么做的要不得。这本集子的选定,就是这“明白了”后的结果。它依照写作的时序,收入了五篇中篇小说,谈不上“代表作”,但也确乎在很大程度“代表了”我经年写作的心情。除此而外,这样的遴选,其实也没有其他确凿的理由了,不过是纯属私人的自我总结,敦促着我的,依然是一个小说家的职业感,和尚未消减的写作的能力与虚构的热情。

中篇小说如今是我们文学语境中最受青睐的文体,重新翻检自己写下的这部分小说,突然就跟着也明白了“文学语境”的合理。原来,中篇小说,真的好像更有益于我们理解身处的这个世界是如何“成了这般”与“只能这般”。它对人类生活的打探,比短篇更耐心,比长篇更节制,当得上“寓教于乐”这四个字。当小说家以中篇的方式忠诚地回到小说的伦理中,让每一个生命去解释自身的实相时,也好像真的更加有益于自己理解人之为人的难熬——耐心与节制,不就是我们那活着的边界吗?

敬泽先生赐言,谓我如鸟,“流畅地穿行于人类生活的幽暗与明亮,绝望与英勇”。这是飞翔的姿态,至少洞察了我写作的情绪。常态中的我,自感有如蝼蚁;工作时的我,自感有如草芥。这两者本无差别,但我顽固地觉得,草芥也许更有漂浮的姿态,也许一阵风,便能令其无远弗届,至少在假想中挣脱了沉重的拘囿与残酷的践踏。这当然是自欺,可小说家有时候就是这么依赖自我的蒙蔽。

当这本集子以写作的时间顺序编排下来后,我感到的,是一种“春华秋实”、劳作者自力更生的踏实感。我想,它记录下的,就是这些年自己精神生活的轨迹,就是草芥被那阵风吹送着,穿行于“人类生活的幽暗与明亮,绝望与英勇”的旅程。为此,我再一次自我蒙蔽,认为自己也许能挽回什么,镌刻下什么,对那个念兹在兹却永难谋面的“意义”,有了一个瞬间又一个瞬间的即便是徒劳的捕捉。

一如既往,在每一部我所重视的集子前,我都想要写下献词。《刘晓东》献给了我的母亲;《平行》献给了我的父亲;那么,这一部,我将献给我的姐姐。这是一个小说家唯一能够给予亲人、给予这个世界、给予生命本身最诚恳的表达,它就是“活着”与“道路”。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令人敬重。韩敬群先生,章德宁女士,江汀兄,令人温暖,在我看来,他们即是我们今天文学现场的一个象征——有人在真正勉力书写,有人在真正勉力呈现。不惮矫情地说,这样的“真正”,都是朝向着文学。

愿我们都能幸运地被风吹起。

二零一六年七月十五日  香榭丽

目录

雪人为什么融化

凡心已炽

所有的故事

隐疾

怀雨人

后记:草芥的旅程

内容推荐

《雪人为什么融化》是弋舟写作至今最重要的中篇小说集,是一部关于雪人、冷却的心形硬币、一条鱼与众人的爱情、梦游症、“天才白痴”的故事集。弋舟收集了城市生活中的悔恨和幽暗、炽热和明亮,转而呈现为轻盈与沉静,安抚所有焦躁不安和无处可去的心灵。

编辑推荐

《雪人为什么融化》是当代小说家弋舟的中短篇小说集。弋舟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70后作家,他的创作多关注城市人的精神变迁,其文学作品在注重形式和叙事实践的同时,更追求文化和哲学意义上的深度,受到越来越多的都市青年读者的欢迎。本书收录了弋舟的五篇小说作品,分别是《雪人为什么融化》《凡心已炽》《所有的故事》《隐疾》《怀雨人》。弋舟自己在后记中说,将这五篇作品结集,代表了他经年写作的心情。这五篇小说讲述的均为都市青年男女的生活故事,用力地触摸到了当代人内心中的迷惘和忧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雪人为什么融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弋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6330
开本 32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9
出版时间 2017-03-01
首版时间 2017-03-01
印刷时间 201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6222213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