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澍撰张金鑫点校的《本经疏证/本草经典论著十人书》是在清初名医刘潜江《本草述》一书基础上加以阐释发挥而成的,全文以《神农本草经》为经,以《名医别录》《唐本》《图经》为纬,兼取《伤寒》《金匮》《千金》《外台》等古方,互相印证,逐味详释,以《本经》原文分析古方的应用,以经方药物配伍理论注疏《本经》的内容,其间或以自己的临床经验加以佐证,“间有不能解者,未敢点竄,宁存其真,勿失之诬”,可见作者的求实精神。
图书 | 本经疏证/本草经典论著十人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邹澍撰张金鑫点校的《本经疏证/本草经典论著十人书》是在清初名医刘潜江《本草述》一书基础上加以阐释发挥而成的,全文以《神农本草经》为经,以《名医别录》《唐本》《图经》为纬,兼取《伤寒》《金匮》《千金》《外台》等古方,互相印证,逐味详释,以《本经》原文分析古方的应用,以经方药物配伍理论注疏《本经》的内容,其间或以自己的临床经验加以佐证,“间有不能解者,未敢点竄,宁存其真,勿失之诬”,可见作者的求实精神。 内容推荐 邹澍著述中影响最大的要算是他耗费六年心血,参考各种文献写成的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本经疏征》、《本经续疏》、《本经序疏要》。 邹澍撰张金鑫点校的《本经疏证/本草经典论著十人书》以《本经》为主,《别录》和《唐本图经》为辅,并取《伤寒》、《金匮》、《千金》、《外台》等古方,交互印证,逐味疏解。凡某证用某药,某药适用于某病,均以经方解释《本经》的主治,以《本经》所论分析古方的应用。 本书所疏证之药物,尤以仲景所用之药,特别阐述透彻详明,分析入微。邹氏对《伤寒杂病论》用药规律的探讨,以及与《本经》相互发明印证,并结合临床辨证进行深入研究,十分有意义。 目录 序 邹润安先生传 例言 总目 卷一 丹沙 云母 矾石 硝石朴硝芒硝 滑石 禹余粮 紫石英 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 菊花 人参 天门冬 卷二 甘草 干地黄生地黄 术 女萎(葳蕤) 柴胡 麦门冬 独活 防风 卷三 薯蓣 薏苡仁 泽泻 细辛 芎劳 黄连 黄芪 卷四 蒲黄 五味子 蛇床子 茵陈蒿 王不留行 升麻 牡桂 箘桂 柏实 柏叶 茯苓 茯神 酸枣 檗木 干漆 卷五 发髲 乱发 人尿 妇人棍裆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本经疏证/本草经典论著十人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邹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342700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8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首版时间 | 2009-09-01 |
印刷时间 | 2016-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8 |
CIP核字 | 2009170869 |
中图分类号 | R28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4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