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扬州评话发展史及海外影响/优势丛书
内容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扬州评话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说唱史简约回顾

一 古代职业说唱的渐进

二 唐宋民间说讲的兴盛

三 明清区域评话的兴起

 第二节 扬州评话史发展纲要

一 奠基:柳敬亭的艺术丰碑

二 推进:300年的曲折进步

三 发展:新中国的多维成就

第二章 扬州评话的基本形态

 第一节 说讲的艺术

一 简约的形式:服装与道具

二 地方的风情:方言与俚俗

三 灵动的表达:场面与角色

 第二节 评论的功能

一 评论的维度

二 评论的意义

第三章 扬州评话的艺人队伍

 第一节 个体培养

一 传统培养模式

二 新型招生模式

 第二节 群体发展

一 三皇会神位图的艺术定位

二 传授系统的建立及其意义

第四章 扬州评话的艺术风貌

 第一节 语言:灵动多变

一 方言、官白、私白,自由流转

二 方口、圆口、泼口,跌宕起伏

 第二节 表演:以微见著

一 动作:画龙点睛

二 口技:惟妙惟肖

 第三节 节奏:紧慢起落

一 关子:有序进出

二 形式:不拘一格

第五章 扬州评话的重要流派

 第一节 王派《水浒》

一 说表:细而不繁

二 人物:丰润铺展

三 语言:雅俗相融

 第二节 康派《三国》

一 神韵舒放

二 形韵雅致

三 理韵通达

 第三节 龚门《清风闸》

一 一线穿心:“串珠”式结构

二 美丑对照:“辣子”型人物

三 假托之举:亦庄亦谐的风格

第六章 扬州评话的书目积累

 第一节 传统书目

一 传统书目整理

二 主要书目简况

 第二节 现代书目

一 20世纪50~60年代的编创书目

二 20世纪70~80年代的编创书目

三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编创书目

第七章 扬州评话的话本整理

 第一节 评话与话本的区别

一 口头性与书面性

二 变化性与固定性

三 现场性与离场性

 第二节 话本整理的成果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尝试

二 第一次整理高峰

三 第二次整理高峰

 第三节 话本整理的范式

一 原生态整理

二 双向性整理

三 整合性整理

四 改编性整理

第八章 扬州评话的书场变迁

 第一节 书场的历史演变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书场

二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书场

三 改革开放后的书场

四 书场的格局

 第二节 书场的经营方式

一 收银

二 售票

三 免费

第九章 扬州评话的海外影响

 第一节 扬州评话的国际交流

一 扬州文化的开放胸襟

二 扬州评话的海外足迹

 第二节 丹麦学者易德波与扬州评话

一 缘起:扬州方言的引力

二 聚焦:扬州评话的魅力

三 特点:学术思维的张力

 第三节 俄国学者李福清与扬州评话

一 在民间文学传统中观照扬州评话

二 在国际表演艺术中论说扬州评话

三 在相关类别比较中研究扬州评话

 第四节 丹麦摄影师罗爱德的“扬州影像”

一 “扬州影像”的分类

二 “扬州影像”的特点

 第五节 美国作家赛珍珠与中国说书

一 说书的陶冶积淀

二 说书的理论探究

三 说书的艺术追求

第十章 扬州评话的听众旨趣

 第一节 “捧大碗”:个人期待视域的审美预期

一 审美经验的储备

二 艺术评价的介入

 第二节 “铁门槛”:公共期待视域的审美高度

一 “宽”与“严”的引导取向

二 “水”与“船”的制约关系

第十一章 扬州评话的传承举要

 第一节 近年的基本现状

一 影响因素

二 式微态势

 第二节 传承的法律保障

一 “非遗”的法律保护

二 “非遗”的民间推动

 第三节 传承的多维途径

一 专业与业余:人才养成

二 书场与听众:与时偕行

三 书目与创作:多类并举

四 整理与研究:稳步推进

第十二章 扬州评话艺人访谈录

 第一节 访老艺人

 第二节 访在职者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扬州评话当代艺人表演照片

附录二 扬州评话当代书场照片

附录三 课题研究掠影

后 记

内容推荐

肖淑芬、杨肖编著的《扬州评话发展史及海外影响》是关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评话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对扬州评话的发展历史,从表演、流派、书目、书场、听众等多个维度进行宏观的梳理和微观的学术透视,同时关注了扬州评话的海外影响,通过搜集与整理其海外影响的轨迹与成就,完成了扬州评话传播史的研究。全书材料丰富,视域宽阔,学术见解深刻,在多个方面有突破意义。

编辑推荐

肖淑芬、杨肖编著的《扬州评话发展史及海外影响》的研究对象即扬州评话。扬州评话是中国现今依然存在的口头表演的艺术样式,它既具有民间口头艺术及中国曲艺大类的共性特质,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它有过不同时期的辉煌成就,同时,也经常面临着社会变革时期的种种挑战,但是,它依然延续着不息的命脉。2006年,它被列人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扬州评话发展史及海外影响/优势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淑芬//杨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97297
开本 16开
页数 4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3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738
CIP核字 2016223151
中图分类号 I207.39
丛书名
印张 3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5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