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华为逻辑(深度解密华为的成功之道)
内容
编辑推荐

华为从一家小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企业,并成为与苹果、微软等国外知名企业齐名的国际化大公司,其中核心思想和商业模式值得借鉴学习。唐新所著的《华为逻辑(深度解密华为的成功之道)》以华为内部素材、资料为基础,结合任正非的管理思想,梳理华为的管理逻辑。这是一本管理培训书,为读者提供有效可行的思想和方法,非传记或励志。

内容推荐

任正非,作为中国最有思想、最有号召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顶级企业家之一,中国企业家中的教父级人物,“军人帮”造就的狼性企业家,在华为发展每一个关键节点上,他总是及时地站出来,以其卓越的企业家智慧为华为指明方向。唐新所著的《华为逻辑(深度解密华为的成功之道)》通过创业、用人、战略、管理、营销、品牌、扩张等十个维度,结合案例深刻分析了华为发展及其成功的内在逻辑。通过本书,展现中国最成功的国际化企业的管理思想精髓。本书将华为的管理精髓逐一解析,直指管理的真相,道破管理的误区,堪称最适合中国人管理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目录

第一章 创业逻辑:只有成长,没有成功

 第一节:活着,活下去

 第二节:决不让雷锋吃亏

 第三节: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第四节:规避“富二代创业”现象

 第五节:从思想批判到组织批判

 第六节:渐行渐远的狼文化

第二章 用人逻辑:以奋斗者为本

 第一节:铁军是打出来的,兵是爱出来的

 第二节:末位淘汰机制背后的温情

 第三节:从“狼文化”到“狼狈组织”

 第四节:让听到炮火的人来决策

 第五节:允许异见,平视人才

 第六节:铲除“沉淀层”

 第七节:集权与分权的战争

 第八节:“CEO文化”的利弊

 第九节:不在危机中成熟,就在危机中死亡

第三章 战略逻辑:集中火力炸开一个豁口

 第一节:为了销售,一切都不可耻

 第二节:如果研发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

 第三节:全员持股,“画蛋孵鸡”

 第四节:农村包围城市

 第五节:以弱胜强的“压强原则”

 第六节:眼睛对着客户,屁股对着老板

 第七节:文化战略——营人心,赢人心

 第八节:被逼出来的成长速度

第四章 管理逻辑: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

 第一节:管理落后比技术落后更可怕

 第二节:弥补短板,均衡发展

 第三节:由“技术驱动”到“市场驱动”

 第四节:“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第五节:妥协中的不妥协

 第六节: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第五章 营销逻辑:客户中心论

 第一节:培养“花钱干部”

 第二节:微利威力

 第三节:攻城略地,群狼战术

 第四节:鸡肋战略——向“盐碱地”要效益

 第五节:简政放权,提高运营效率

 第六节:三流产品卖出一流市场

第六章 品牌逻辑:要做享誉全球的产品

 第一节:用心血和眼泪去洗刷品牌危机

 第二节:只要365个客户知道就行了

 第三节:产品多元化,“七剑”下华为

 第四节:华为商标“薇甘菊”背后的哲学

 第五节:对待产品要像对“亲儿子”一样

 第六节:与国际接轨

第七章 技术逻辑:最多超过市场半步

 第一节:技术上的“拿来主义”

 第二节:“鲜花插在牛粪上”战略

 第三节:技术引领市场,但不能过快于市场

 第四节:技术市场化,市场技术化

 第五节:巨额投资与艰苦奋斗的辩证统一

第八章 开放逻辑:合作但不结盟

 第一节:“封闭”导致落后,“开放”谋求发展

 第二节:先做“追随者”后做“领跑者”

 第三节:“狼文化”之后的“灰度文化”

 第四节:变“对头”为“商友”

 第五节:和而不同

第九章 扩张逻辑:世界本土化

 第一节:均衡就是生产力

 第二节:技术,技术,还是技术

 第三节:填平文化鸿沟,造势国际舞台

 第四节:从“床垫文化”到“千手观音”

 第五节:培养高端管理人才,“消化”空降兵

 第六节:对事负责而不是对人负责

第十章 政商逻辑:亲近政府,远离政治195

 第一节:借势政策机遇

 第二节:没有“背景”就硬找“背景”

 第三节:将政治事件转化为商机

 第四节:跟着外交路线拓展市场

 第五节:永远不要把政府当成“市场”

 第六节:紧盯高压线,不做“改革开放”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创业之难,难于上青天。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企业的存活率平均只有3年。

究其原因,不外乎三点:第一,对业务的市场切入角度不对,不能把握市场需求,从而降低了在市场的存活机会。第二,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完善,在企业有所发展之后,管理者对企业失去控制导致崩溃。第三,目前,中国正处于人力资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上升阶段,成本推动的压力增大,小企业资源有限,不易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难以做大做强。

面对相同的创业环境,华为却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克服了种种难题做大做强,从一家只有6人的小作坊,在没有技术支持,没有管理经验,更没有雄厚的资金和人脉的情况下,经过二十多年的苦打苦拼,最终破茧成蝶,脱胎换骨成为一家在全球拥有近17万员工的有影响力的企业。作为创始人的任正非也得到了成长,他已经由一名普通创业者历练成一名商业思想家。

为什么是任正非?为什么是华为?这其中的原因,不外乎像世界银行历史上最年轻的副行长章晟曼的座右铭那样:“先站住,再站高”。

第一节:活着,活下去

任正非开始创业的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创业赋予了一个新奇的词,叫作“下海”。单从字面意思就不难理解,创业意味着风险,意味着九死一生,意味着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更多的付出。“谁能忍受别人忍受不了的痛苦,谁就能走到别人的前面”,在创业过程中,任正非不止一次发出这种掷地有声的感言。“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新的生活,全靠我们自己”,在一次参加国际信息展览会上,华为的展台上赫然打着这样的标语。由此可见,任正非艰难的创业历程和华为艰难的成长历程。

好在任正非从一开始就没有好高骛远,而是简单务实地提出两个字:活着。活着就是硬道理,在华为的内部会议上,任正非无数次阐述了他的这一创业逻辑。在1999年的集成产品开发动员大会上,作为一家创业十年的公司的老总,任正非直截了当地指出:华为公司的最低纲领就是要活下去。2000年,任正非把他的这一创业理念总结成文,以“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为标题发表。在这篇文章中,任正非写道:

“对于我个人来讲,我并没有远大的理想,我思考的是这两三年干什么,如何干,才能活下去。我非常重视近期的管理进步,而不是远期的战略目标。活下去,永远是企业的硬道理。”

活着!多么简单浅显的两个字!但在商场白热化竞争,客观环境存在诸多变数,市场随时在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企业究竟如何才能活下去,活得更好?很多创业者在制订创业目标时,会很不切实际地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却不去考虑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变数,诸如客观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并随时进行调整,结果稍不留神,就被商海无情的浪头淹没掉。

P1-3

书评(媒体评论)

当华为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处在创业初期时,任总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和反应快慢为其不同于常人的判断和行为。

——万科企业董事长王石

华为在创业初期十分艰难的情况下,采用激励制度创新等办法吸引了大量人才,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和开发投入。经过20年的奋斗,终于摆脱了单纯依靠低劳动成本竞争的被动处境,自立于世界电信业强手之林。华为等一大批企业在坚持自主创新方面为我国企业树立了值得学习的榜样。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势不可当的攻击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功,为任正非赢得了西方媒体的尊重。事实上在此之前,为人低调、从不走向幕前的任正非,已经被视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的神秘“教父”。

——《世界经理人》杂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华为逻辑(深度解密华为的成功之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017039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2016080541
中图分类号 F632.765.3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7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