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蛛丝马迹(犯罪现场专家讲述的故事)/新知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你对犯罪现场调查感兴趣的话,那么就看这本书吧。康妮·弗莱彻编著的《蛛丝马迹:犯罪现场专家讲述的故事》让你置身于真实的犯罪调查过程之中——八十多位破案专家为你解答从发现现场

到法庭判决过程中的悬疑:

如何复原犯罪现场?

如何寻找尸体上的证据?

DNA证据如何替受害人说话?

什么使一个案件变成悬案?

司法证据专家如何准备出庭作证?

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震惊,你可能会微笑,你可能会为书中那些调查人员的出色工作而喝彩,你不可能做的事情就是在看到一半的时候把它放在一边!

内容推荐

《蛛丝马迹:犯罪现场专家讲述的故事》作者康妮·弗莱彻感慨于热播美剧《犯罪现场调查》严重脱离事实,于是访谈了全美80多位司法证据学专家,包括犯罪现场证据专家、DNA分析员、隐蔽印痕专家、微量痕迹证据分析员、血迹分析员、毒物专家、司法人类学家、司法考古学家、昆虫学家、司法植物学家、枪支检查员、验尸官、刑事案件侦探、悬疑案件侦探……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大量务实而中肯的经验如何复原犯罪现场?如何寻找尸体上的证据?DNA证据如何替受害人说话?司法证据专家如何做好出庭准备?

通过调查真实的“犯罪现场调查”,作者还发现与美剧中那些阴沉着脸、居高临下的家伙完全不同,成功的侦探们都极具社交能力,和蔼可亲,并往往很有幽默感

“家庭凶杀一般会发生在两个地方厨房和卧室。大多数凶案都是由钱和性引发的激情犯罪,这就是它们为何会发生在这两个地方的原因。人们通常会在卧室里放一把枪;而厨房往往是人们为钱而争吵的地方,因为人们一般会在厨房的餐桌上计算账单,并且厨房里有各种各样的凶器,如刀叉等……因此如果万一有一天你和你丈夫发生了争吵,那就赶紧到客厅或者浴室里去。他无法用棉签杀死你。他可能会向你扔电视遥控器,但是你不会被砸死。”

目录

鸣谢

导言

第一章 犯罪现场处理

第二章 对犯罪现场的解释:室内现场

第三章 对犯罪现场的解释:室外现场

第四章 微量痕迹证据

第五章 尸体上的证据

第六章 DNA

第七章 犯罪实验室

第八章 悬案

第九章 刑事审判

在本书中接受访谈的专家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犯罪现场处理

在第一次你就必须将工作做好,因为你只有一次机会。一旦现场的物品被移动或改变,一旦你失去了这个小小的机会,那么你永远也不会有第二次机会了。

——弗农·J·格伯斯,纽约警察局布朗克斯凶杀案科

科长、《实用凶杀案调查手册》作者

犯罪现场调查员必须具有积极的态度。你必须相信你能够发现证据。我刚刚学会打高尔夫球,它对我搜查犯罪现场很有帮助。我的球每次都会跑进树林中,那里就像一个犯罪现场。当进去寻找我所丢失的两个球时,我总是能找出六个来。积极的态度对于高尔夫和犯罪现场来说都是一样的:你不能到沙坑里去寻找,而是应该到树林里去寻找。在犯罪现场你的目标永远是尽最大努力。

——李昌钰博士,康涅狄克州莫雷顿司法科学实验室名誉主任

运动鞋上的一滴血迹。在楼梯上发现的一块布料。用来在地下室挖掘坟墓的铁锹所留下的压痕。从喷嚏中收集到的DNA样本。迸溅在闯入者衣服上的微量的玻璃碎屑。

以上这些都曾经是司法证据科学调查的第一条线索。它们是在犯罪现场发现并收集到的、凶杀案所留下的细微的蛛丝马迹。

在开始案件调查之前,首先要收集证据。现场处理人员必须像探索火星表面一样搜索犯罪现场,无论是室内、室外还是移动的现场:这是什么?它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它不在这里?这些都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在保证不破坏证据的前提下将其带回实验室?

在一般情况下,一旦警察向犯罪实验室发出协查请求,一个由证据技术员和一切所需专家——如血迹分析员、痕迹分析员、枪支检查员等等——所组成的小组就会被派遣到犯罪现场。这些现场处理人员开始构建一条证据链。它可能会从犯罪现场延伸到侦探的调查工作,延伸到犯罪实验室,最后一直延伸到案件的审判。对此现场处理人员和调查人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始终将链条拉紧。”他们只有一次机会找到在现场遗留下来的那些环节。

本章我将带领读者跟随犯罪现场处理人员进入犯罪现场,用他们的话来描述他们在那里所发现的证据。他们的评论是匿名的,但是我在这些评论之后都标明评论者的专业领域(除非某个部分开始我已注明,该部分的所有专家都来自同一领域)。下面我们就跟随现场处理人员和专家沿着由外到内的顺序勘查现场吧。

1981年年来,他正在明尼苏达州培训新的犯罪现场调查组的成员:当然,那时我们都不够聪明,否则我们就会问:“为什么在这里工作久了的人都退出犯罪现场调查了?”  当时我们都还年轻无知,都在想:“这个工作听上去真好。”在那些日子里,我们首先从事犯罪现场的摄影工作。我们完成了整个课程,必须证明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

我们最终的考试场地是南圣保罗的一个牲畜屠宰场。我们被带到了该屠宰场的一个废弃不用的地方,但是我们周围都是等待屠宰的牛。那里有一个空闲的建筑物,其中不同的房间被布置成不同的犯罪现场。他们在雪地上做上脚印,我们必须将其拍摄下来。在犯罪现场,我们首先要拍摄一张现场全貌照片,然后拍摄一张中等距离的照片,最后拍摄一张特写照片。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旧屠宰场的雪地上拍摄外部现场照片。

现在我能够理解使我们经历这场磨难的那位绅士的意图了。当时我们在那些臭气熏天的建筑物中——那里充满了牛粪、血和死去的动物的气息——拍摄犯罪现场照片,而在这整个过程中他却一直坐在有暖气的面包车中吸烟。而且他让我们在那里待了一整天,在那里展示我们使用照相机的技巧。那里气味难闻,并且当时还是1月份,室外气温一直在零下10度,我们的照相机都被冻住了。最终我们都获得了犯罪现场摄影师的证书。

现在我明白他们那天让我们这么做的目的了。他们是想让我们习惯最真实的犯罪现场的环境:那里臭气熏天、脏乱不堪,并且你要在那里一个小时接着一个小时地处理这些现场。

——犯罪现场调查员

每个刚刚参加犯罪现场反应小组的新人都会领到一部寻呼机。他们回去之后就观看电视新闻,然后就整晚盯着寻呼机,等着它响。第二天早上他们给我打电话说:“我们怎么没有被派去犯罪现场?”我对他们说:“你们没有被派去犯罪现场是有原因的:首先,必须得有人被杀夕匕;其次,必须有犯罪发生地的警察局向我们发出请求;第三,在收到他们的请求时正好你们当班。只有在以上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你才可以去犯罪现场。”这都应归咎于《犯罪现场调查》这部电视剧。这些人太急切了。

这项工作不是像《犯罪现场调查》中所描述的那样。我想我去过的犯罪现场中只有一个与这部电视剧中的情况稍微有点相似。通常犯罪现场在房屋拖车中或者堆满垃圾的破旧房屋中……我从来没有到过像电视剧中那种干净整齐的犯罪现场。

我将我从犯罪现场拍摄的照片用于教学。学员们会说:“在《犯罪现场调查》中,如果你看到一盏台灯翻倒了,你就知道那里曾发生过打斗。”

在我去过的每个犯罪现场,台灯通常是翻倒的,但在台灯旁边的地板上还有80个被压扁的啤酒罐以及一些“白狼”牌伏特加酒瓶。我向学员展示了这样一张照片。他们对我说:“先生,你是如何看出这个房间里曾经发生过打斗的呢?”我说:“你们看:这个地方的垃圾被弄乱了,而那个地方则没有。”

——证据技术员

我记得第一次走进盗窃现场的情形。那个房子被翻了个底朝天。物品被扔得到处都是。我记得当时我站在那里想:“我到底该从哪里开始呀?”

——犯罪现场警官

前往现场

接到来自犯罪现场的电话后,我首先要弄清楚那里发生的是什么类型的犯罪,现场在室内还是室外,现场是否有被害人,以及是否有嫌疑人等情况。然后根据现场的类型、死亡的方式以及办公室官员所提供的信息,我建立一个包括具有处理该现场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的人员的小组。

从现场打来的电话可能是:“嗨,我们这里发生了犯罪。是一起双重凶杀案。受害人是被枪杀的。凶犯是强行闯入屋子的,似乎他们还翻动了屋里的东西。”

根据以上信息,我会找来两名隐秘印痕专家,因为现场将有很多指纹要提取;我要确保有证据采集人员去处理鞋印和轮胎印记以及纤维;我会要求枪支专家去处理有关枪击方面的证据;我也许还会叫上一两个人去作记录和照相。所以我可能需要一个由4--5人组成的调查小组。

然后我们就坐上设备车赶赴现场。

——犯罪现场督导员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在赶往犯罪现场过程中心急如焚的经历。例如,我们正以每小时70英里的速度行驶着,试图尽快赶到现场。突然轮胎爆裂,并且成为了碎片,而我们当时正处在偏僻的乡村公路上。如果我们能够像《犯罪现场调查》那部电视剧中的人物那样开悍马车的话,那么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但是我们开的只是这些粗笨的面包车。

——犯罪现场处理员

我们刚刚到达案发现场,正站在现场的外面,等着搜查证的到来。这不是一个安全的街区。证据收集人员和警察都站在犯罪现场调查车外等着。我们的面包车车身上用很大的字印着“刑事追踪局”等标记。

突然我们听到街上传来枪声,然后所有的警察都不见了。我站在那里想:“隋况不妙。我们坐在这辆车上等于是举着一个‘向我们开火’的标牌。”我们证据收集人员是不带武器的。而所有的警察都从车里拿出他们的枪跑出去了,把我们留在那里。

在很多时候,当听到枪声或从对讲机中得知有汽车高速追逐事件发生的时候,所有在犯罪现场的警察——他们本来是应该在那里保护我们的——都跑过来问我们:“我可以去吗?我可以去吗?”这是他们的雄性激素在作怪。

——犯罪现场处理员

P1-6

序言

几年前,当一部名为《犯罪现场调查》的充满血腥场面的连续剧开始在电视台播放的时候,我从事警察工作的亲戚和朋友们以及我为写前几本书而采访过的从事凶杀案件调查的侦探们都对我说:“犯罪现场调查不是这样的。”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每当提到这一电视剧的时候,他们除了作出以上这句评论之外,就再也不说什么了。

在那时,我不认识任何司法证据科学家,也不认识任何在犯罪现场收集或处理证据或者在犯罪实验室工作的人员。但是我却时常听到警察在谈论他们所处理的案件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上面所提到的对这一电视剧的评论:“犯罪现场调查不是这样的。”

最初我以为警察对有关犯罪的电视剧的厌恶可能是出于某种形式的职业嫉妒,是为了维护其局内人的地位(我发现警察倾向于鄙视一切有关犯罪的电视。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重播的《巴尼·米勒》)。我曾以为,那些调查谋杀案的侦探希望以这种方式贬低犯罪侦查科学在现场调查中的作用,因为对于那些从事老式、传统的警察工作的侦探来说,科学令他们望而生畏,使他们产生了被排斥感。

我只是偶尔观看《犯罪现场调查》以及诸如此类的电视剧。但是我感到这些电视剧不仅不能令人信服,而且还让人感到有点不安。这些电视剧,尤其是《犯罪现场调查》,似乎过于沉醉于科学的威力和血腥的场面(我承认,在看恐怖片的时候我会用手遮住眼睛,嘴里不断地说“我的上帝!”)。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犯罪现场调查》这一电视剧中,那四个人每次都只专注于一个案件,并且负责案件的所有工作——从现场处理到实验室分析(另外,为什么他们的实验室里总是那么昏暗?),再到得意洋洋地审讯嫌疑犯。这不符合情理。首先,谁会身穿名牌服装和皮夹克在那些到处都是尸体碎片的地方工作?其次,为什么这些人总是哭丧着脸?我所认识的侦探们都具有极佳的社交能力,和蔼可亲,并且很有幽默感,完全不像《犯罪现场调查》中的那些整天阴沉着脸,摆出一副居高临下样子的家伙。

因此,我想知道那些警察有关《犯罪现场调查》的说法是否正确。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接触那些真正从事证据收集和分析工作的犯罪现场专家之外别无他法。我这么做的目的除了看看影视片中所描述的情景与现实究竟相差有多远之外,还要深入了解目前应用于犯罪现场的司法证据科学。我决定采取让尽可能多的从事犯罪现场工作的人口述其工作经历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这样可以让人们实事求是地带着感情谈论他们的工作,讲述他们的故事,并且自由地发表意见。我认为这是从局内人的视角来了解一个不同的世界的最好方法。

作为一个局外人,要了解司法证据科学世界并非易事。你如何找到一个深处实验室DNA部门的DNA分析员并且与他进行交谈?你如何使一个证据技术员、法医人类学家或验尸官向你敞开心扉,谈论他们的真实经历?你如何知道谁是真正起作用的人?如何知道你得到的消息来源是可靠的?如何知道你所提出的问题是正确的,还是极其无知的?

我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在从事这样一个项目的时候,只要你能够找到恰当的方法,整个世界的大门就会向你敞开。我在大学人类学课程上学到的一条经验就是,一个局外人所需要的是一位“关键的线人”,在一个群体中一个可靠的信息提供者,他可以帮助你接触到其他可靠的信息提供者。我在从事这一项目的时候有幸得到了几个这样的关键线人的帮助。我在本书“鸣谢”部分提到了他们。当我对他们访谈的时候,一个可靠的专家会将我介绍给另一个可靠的专家。这些专家不断地告诉我:“司法学科界是一个很小的圈子。我们都相互认识。”

对于一个局外人来说,如何让司法证据科学专家同意开口说话是一回事,而要明白他们究竟说的是什么则又是另一项挑战。我这个人天生缺乏分析能力。在上中学时,我的代数是如此之糟糕,以至于我始终没有弄明白x这个符号究竟代表的是什么。我一直以为到了高年级的时候老师就会告诉我的(我当时认为它可能代表一个苹果)。我的这些访谈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原因在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代表公众,而司法证据科学家们则善于在法庭作证时向陪审团解释专业问题。另外,科学家们常常要和侦探和律师一起工作,而在后者中有些人就像我一样是英文专业毕业的。再者,我曾经向自己发过誓:随时承认自己的无知,而决不将我的无知传递给读者。

在访谈过程中,这些司法证据科学家在提供他们所掌握的材料时表现出的技巧(和耐心)以及他们与警察非常相似的谈话方式,都让我感到吃惊。我一直非常崇拜警察讲故事的本领,却从来没有想到科学家也具有这种才能。但是我却遇到了向我讲述有关一个微小的血迹的引人入胜的故事的DNA分析员、用诗一般的语言告诉我如何从一个人遗骸的骨骼上看出他或她在生前所遭受的创伤的法医人类学家,以及向我述说其如何根据一块油漆碎片抓获系列杀人犯的惊心动魄经历的微量痕迹分析员。

我也从这些访谈中了解了他们性格的某些方面。如果你认识某个做了父亲的隐秘印痕专家,那就问问他第一次见到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子的脚印时的感受吧。你一定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的那份热诚。他们还往往具有艺术天赋,在闲暇时弹钢琴或画画。我曾经认为DNA分析员像一潭死水一样沉闷,但实际上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幽默感(也许正是因为在实验室中不能随便说话,因此他们在实验室外就变得格外健谈)。痕迹分析员承认自己有点强迫症的倾向,这对检查纤维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在家里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来。在影视片中,犯罪现场处理人员往往被描述成一些像机器一样没有情感的人,但事实上那些恐怖的场面也会让他们回去之后做噩梦。

在与司法证据科学家交谈多了之后,我每次走进树林都感到自己会发现尸体。法医人类学家曾经无数次地对我说:“当你在树林中发现尸体之后……”然后他们就会告诉我应该如何去做。

司法证据科学家说起话来还有点像厨师。有很多次,当他们和我交谈时,我觉得他们好像是在介绍某种糟糕的菜谱。例如,有一个法医人类学家在实验室检查尸骨时教我说:“首先,将这具尸骨放在锅中用沸水煮,直到上面的肉掉下来。然后将附着在骨头上的剩余的组织剔除掉……”

虽然调查凶杀案的侦探是一些很幽默的人,但是有时与他们交谈会使我感到紧张。当我和他们面对面交谈的时候,他们有时会停下来,非常严厉地盯着我,那眼神就好像在说:“我们知道你干了什么。”

我总共访谈了全国各地的80名司法证据学专家。他们包括犯罪现场处理员,“DNA证据的未来”全国委员会成员,DNA分析员,隐蔽印痕专家,微量痕迹证据分析员,血迹分析员,毒物学家,司法人类学家,司法考古学家,昆虫学家,司法植物学家,枪支检查员,专门负责凶杀、抢劫和盗窃案的侦探,悬案侦探,验尸官,犯罪实验室主任以及律师和检察官。我参观过很多犯罪实验室。以下是我的发现:

犯罪现场调查并不像那个电视剧中所描述的那样。这项工作非常耗时而又费力(新泽西州的一名犯罪现场处理督导员曾经说过:“如果你知道如何正确处理犯罪现场的话,你就会知道这是一项非常麻烦的工作。”)。刑事案件的侦破取决于司法证据科学和坚实的调查工作,而不是某个花哨的司法证据科学嚼头(一个证据技术员说:“这些电视剧的荒唐之处在于,它们让所有人都觉得,只要到犯罪现场去提取一些DNA样本,犯罪现场调查工作就结束了。”)。

我所访谈过的几乎所有司法证据科学家和犯罪现场调查员都反复提到一个(对于局外人来说)默默无闻的法国犯罪学家艾德蒙德·洛卡尔(Edmond Locard)的名字。他们常常提到“洛卡尔原则”(Locard principle)。洛卡尔根据福尔摩斯故事中所提倡的方法——即对显微证据的检查——建立了司法证据科学。洛卡尔的那句名言——“每次接触都会留下痕迹”——适用于司法证据科学的所有领域。近年来在DNA测试和各个科学领域出现的新技术和新仪器将“洛卡尔原则”带进了21世纪的犯罪现场以及法庭之中。

而且这项工作远比电视剧中科幻式的司法证据科学更具创新性。例如,纽约首席验尸官办公室在鉴定世贸大厦遇害者身份的工作过程中推动了法医DNA技术的发展。在南方,警方使用大猎犬来搜寻在逃犯。在阿拉斯加州这样一个土地辽阔而只有一条真正可以称得上道路的地方,犯罪现场调查员采取了特殊的方法:证据技术员将必要的现场处理设备装在背包里,通过飞机、船和雪地摩托车到达现场。洛杉矶县警察部门专门为侦探们开办了一所凶杀案件侦查学校。他们征用了一家饭店并将其改装成模拟的室内和室外犯罪现场,并使用假人、被枪击的汽车、自杀留言、假血,以及从万圣节商店里买来的残肢断臂等道具来加强现场的真实感。

本书采用了口述的编写形式。在每一章的主体部分,我都让专家们自己讲述他们的故事(在每一段口述的后面我都为读者注明口述者的职业)。大多数专家在接受我的访谈之前都必须获得其所在的部门、机构或犯罪实验室的同意,而且还提出了一些条件,其中一条就是他们的评论在书中必须以匿名的方式出版。在征得本人同意之后,我在一些口述后面注明了口述者的姓名。

我的目标是尽可能将篇幅留给专家。我在每章的开始部分写一个导言,然后就直接提供犯罪现场处理或分析人员的评论或故事。除了在口述中的引言之外,我省略每段口述的引号。

但是读者应该知道这些人都是有关领域中可靠的向导。本书的最后部分列出了所有口述者的姓名以及他们的简介。

本书的内容包括从最初发现尸体到法庭最终判决的整个过程。专家谈论其专业、他们的所见所闻及其对他们的影响。通过这些读者们可以真正了解那个被《犯罪现场调查》以及诸如此类的影视剧所虚构化或在电视采访中显得过于死板的世界。如果你是一个正在考虑选择法医科学作为职业的学生,本书可以向你介绍一些以前你也许从未听说过的学科和技术。那些从事现场保护、处理和分析的人员也许可以从本书中找到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如果你即将第一次走进犯罪现场,本书可以帮助你避免犯下严重的错误。

这是一本由有关专家所创作的书:其所记录的是专家所说的话,专家的知识——以及专家们如何从遇害者所留下的痕迹中解读其被害经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蛛丝马迹(犯罪现场专家讲述的故事)/新知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康妮·弗莱彻
译者 毕小青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55514
开本 16开
页数 383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32
CIP核字 2015239427
中图分类号 D918.4
丛书名
印张 25.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8
153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Andrew Nurn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定价
印数 1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