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聚编著的《黄金时段的爱情谋杀与意识形态--美国电视剧文本研究》是对一定时间之内一定数量的美国电视剧(简称“美剧”)的文本所做的研究。这个陈述本身已经包含了诸多的预设前提:首先美剧是一种基于电视和互联网而存在的虚构性叙事媒介产品(或作品),它自身具有作为视听媒介技术和艺术的自律性;其次,当使用“文本”这个词的时候,我们一定是在经过结构主义转型之后的语言学或叙事学的视阈之内探讨问题。
图书 | 黄金时段的爱情谋杀与意识形态--美国电视剧文本研究/传播与民族文化研究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金晓聚编著的《黄金时段的爱情谋杀与意识形态--美国电视剧文本研究》是对一定时间之内一定数量的美国电视剧(简称“美剧”)的文本所做的研究。这个陈述本身已经包含了诸多的预设前提:首先美剧是一种基于电视和互联网而存在的虚构性叙事媒介产品(或作品),它自身具有作为视听媒介技术和艺术的自律性;其次,当使用“文本”这个词的时候,我们一定是在经过结构主义转型之后的语言学或叙事学的视阈之内探讨问题。 目录 导论 上编 视听语言分析 第一章 镜头:画面与场面调度 第一节 画面:空间幻觉 第二节 摄影:运动幻觉 第三节 其他辅助要素 第四节 场面调度:统一的影像时空 第二章 剪辑:镜头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剪辑点和匹配度 第二节 两种蒙太奇段落 第三章 声音:与影像交互的艺术 第一节 对白、配乐与音响 第二节 声音的艺术手法 中编 叙事机理阐释 第四章 通俗叙事的常规与革新 第一节 复线叙事与编剧公式 第二节 美剧叙事的常规与革新 第五章 两种叙事范式及其特征 第一节 神话式叙事及其特征 第二节 肥皂剧式叙事及其特征 第六章 话语整合与意义生成 第一节 类型剧中的话题嵌套 第二节 话语的整合与意义的生成 下编 意识形态读解 第七章 霸权价值观体系:个体与社群 第一节 个体:青春崇拜的生命观 第二节 个体:轻性重爱的情爱观 第三节 个体:亲情至上的家庭观 第四节 个人:天赋使命的职业观 第五节 社群:中产价值核心的阶级观 第六节 社群:维护平等神话的种族观 第七节 社群:身份即政治的性别观 第八节 社群:信仰服务世俗的宗教观 第八章 文本中的主体建构:男性与女性 第一节 美剧文本中的主体与主体性 第二节 主流意识形态主体:男性 第三节 主流意识形态主体:女性 第九章 断裂处的新综合:国家形象 第一节 代表国家机器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他者”:蒙昧落后的异域 第三节 “我们”:文明正义的美国 结论 第一节 悖论:普世价值与文化帝国主义 第二节 霸权价值观与主体的关系 第三节 反思:站在中国文化的主体位置 附录 理论综述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黄金时段的爱情谋杀与意识形态--美国电视剧文本研究/传播与民族文化研究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金晓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513952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5-08-01 |
首版时间 | 2015-08-01 |
印刷时间 | 201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2 |
CIP核字 | 2015166576 |
中图分类号 | I712.07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