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时间之线(彼得·布鲁克回忆录)(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时间之线(彼得·布鲁克回忆录)(精)》是彼得·布鲁克的自传。在这本书中,他回避了“私人关系、过失、嗜好、放纵、密友的名字”等话题,聚焦于生命中意味深长的时刻、不懈的戏剧实验及内心世界的探索,讲的主要是生命体验、戏剧理念、精神领域的研习、经历的人和事如何塑造了他和他的艺术。

内容推荐

他被诸多同行评价为真正的戏剧革命家,以一系列奠基性的作品颠覆了人们思考戏剧的方式。此外,在电影、歌剧等其他艺术领域,他亦执导出影响深远的作品。

在《时间之线(彼得·布鲁克回忆录)(精)》这本独具一格的自传中,彼得·布鲁克回避了“私人关系、不检点的过失、嗜好、放纵、密友的名字、私怨”等回忆录体裁的常见情节,而聚焦于生命中意味深长的时刻、不懈的戏剧实验及内心世界的探索。本书作者将记忆碎片丝丝入扣地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回溯种种生命体验、戏剧理念、精神领域的研习、经历的人和事如何形塑了他和他的艺术,呈现出这位孜孜不倦的探索者奇妙的一生。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我本可以把这本书叫作《错误的记忆》。不是我在刻意编织谎言,只是写作过程本身证明,我脑海深处并没有一个冷冻库,完整无缺地封存着我的记忆。正相反,我的大脑似乎只存储了一些零星的讯号,没有色彩,也没有声音和味道,只有想象力赋予它们生命。或许,这反倒是一件幸事。

此时此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某个角落,有人也在记述着他的一生。他记忆力惊人,巨细无遗。据说他会写下记忆留存的所有细节,所以一年里发生的事情,同样要花上一年的时间来写完。只可惜他动笔太晚,永远也赶不上时间了。他的窘境恰好说明,自传有着另外的目的。需穿过那些随意的、不完整的意象所构成的扑朔迷离的混沌,不偏不倚,用过来人的眼光,看看是否有一种人生的样式浮现出来。

而我在写作时,并没有将所有真相一吐为快的冲动。你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看透自己潜意识中不可见的那部分。的确,在这个故事背后,有我并未去挖掘的禁忌、困境与隐秘,自然我也不认为私人关系、不检点的过失、嗜好、放纵、密友的名字、私怨、家族冒险记,或者欠下的情义——单单这些就足够写满一本分类账本了——能在这里写出来,就如同初夜,众所周知地夹杂着绝美与痛苦的体验,是不可言传的。我完全不理会传记学派那套,他们相信只有把社会、历史与心理方面的所有细节统统加起来,才能描绘出人生的完整画像,才能栩栩如生。当有人妄图揭示出人类的奥秘时,哈姆雷特要来一支长笛,摆出一副熟悉其中每一个笛孔与按键的样子,吹出一阵咿里哇啦的噪声来与之相抗,对此,我倒是站在他这一边的。我竭力要编织起来的,是帮助我形成现实认识的那些丝线,并希望它们对其他人的经历多少也能有点用处。

护士竭力想对那个五岁男孩和蔼些,孩子却发现自己深更半夜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一头雾水。“你喜欢橙子吗?”她问。“不!”我倔头倔脑地回答。见自己惯用的伎俩不起作用,她失去了耐心。“不管喜不喜欢,总会给你橙子的。”她厉声喝道,然后把我推进了手术室。“来,闻闻这些橙子。”她一边说,一边把一个面罩狠狠压到我的鼻子上。瞬间一股苦味呼啸而来,剌鼻难忍,强横霸道地冲入我的鼻腔。我努力抵挡,却失败了;噪声与凉惧汇聚成了纯粹的恐慌,我很快就不省人事。这是我第一次经历幻灭感,也从此明白了要赶走它有多难。

岁月飞逝。我穿上了军装,为战争做预备。那只是个伪装,这个无名小卒的形象不可能是我。但的确有一场战争在发生,也的确有一个牛津大学的学生,为了维护他的特权,不得不付出每周参加一次军事训练的代价,因为每个大学生都是当然的后备军官。从幼时起,一想到战争我就害怕,而它似乎离日常生活又很遥远,因此我总是相信,一旦战争来临,我大可以爬到床底下躲过整场战争。现在我明白了,不可能轻易逃脱,所有的借口与推托都是徒劳的,我只能乖乖地穿上沉重的军靴和让人浑身发痒的短上衣,接受检阅。

今天是第一堂障碍训练课。哨声吹响,我们出发了。教官中士大声驱策着,所有情绪亢奋的小伙子们都抢步上前,跳过绳子,弓身越过障碍,快速翻过脚手架。我落在了最后,在学校里我就擅长逃避,现在仍旧无视教官的讥笑,费了好大力气才把自己拖过障碍墙,接着也不是纵身跃下,而是缓慢地滑下,直到单手将整个身体挂在墙上后,才小心翼翼地轻轻落到地面。我赶到河边,得靠一根圆木过河。其他人早已到达对岸,大声吆喝着跑远了。只有中士在一边等着我。“来吧,先生!”他吼道。他的语气里充满了侮辱,但我是未来的军官,他必须叫我“先生”。P1-3

书评(媒体评论)

饥饿、暴力、残忍、强奸、犯罪——在此时此地结盟。戏剧总是能够刺入恐惧和绝望的最深黑暗之中,理由只有一个:不是在此前,也不是在此后,就在当下,此刻,确有灯在黑暗中亮着。……戏剧可以让你在这个时间格上获得自由。

——彼得-布鲁克

比起回忆录,这本书更像是一个艺术家对自己心路历程的内向自省。……他巧妙地选择了一些场景和厕面,将目光集中在了那些最重要的时刻和人物上。

——《纽约时报》

学习戏剧的学生,学习人性的学生,还有那些对一些不那么容易定义的“别的东西”感兴趣的人,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纽约时报书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时间之线(彼得·布鲁克回忆录)(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彼得·布鲁克
译者 张翔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64774
开本 32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2016166300
中图分类号 K835.615.78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53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