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与自我抒情》为“身份共同体·70后作家大系”中文学批评卷的一种,收录青年评论家饶翔具有代表性的文论。作者认为回顾近现代以来,从王国维、鲁迅、李健吾、沈从文等人的文学批评,到上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的“黄金时代”,无不兼顾“知人论世”与“自我抒情”。在“理论之后”的年代,当我们“绝望地”回到文学自身,又抑或“不忘初心”捡拾传统的时候,从中或亦有所得。
| 图书 | 知人论世与自我抒情/身份共同体70后作家大系 |
| 内容 | 内容推荐 《知人论世与自我抒情》为“身份共同体·70后作家大系”中文学批评卷的一种,收录青年评论家饶翔具有代表性的文论。作者认为回顾近现代以来,从王国维、鲁迅、李健吾、沈从文等人的文学批评,到上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的“黄金时代”,无不兼顾“知人论世”与“自我抒情”。在“理论之后”的年代,当我们“绝望地”回到文学自身,又抑或“不忘初心”捡拾传统的时候,从中或亦有所得。 目录 知人论世与自我抒情(代自序) 第一辑 纪实与虚构 何种现实,如何虚构 担当、洪荒之力与中篇小说 横亘在城乡之间的那个“我” ——关于“返乡笔记” 《篡改的命》:在真实与荒诞之间 《北鸢》:传统与个人才能 《烈佬传》:以文字照亮那没有光的所在 情与智,诚与真 E时代的“母女战争” 第二辑 知人论世 作为美学空间的小城镇 ——对张楚小说的一种解读 付秀莹的美学天地 追摹本色,赋到沧桑 ——论蔡东 从幻灭到追求 ——论文珍 两极世界:欲望都市的乡愁 ——论甫跃辉 十年一觉少年梦 ——吕魁片论 第三辑 形象与主体 变与不变:一个女作家的形象学 “痛苦的理想主义者”:主体与时代 第四辑 众声喧哗 小说:虚构人生之境 盲抵人心的小说没有捷径可言 他有那么一个愿望升起,这已经显得弥足珍贵 风格化的写作者如何“破局” 一个人在岛上,胸怀着全中国 ——话说“老吕” 愿他永远是少年 ——徐刚印象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知人论世与自我抒情/身份共同体70后作家大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饶翔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山东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95358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30 |
| 出版时间 | 2017-04-01 |
| 首版时间 | 2017-04-01 |
| 印刷时间 | 2017-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6 |
| CIP核字 | 2016309736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山东 |
| 长 | 240 |
| 宽 | 166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