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胭脂记(精)/贵妃的红汗
内容
试读章节

红蓝花

可以在花田中相遇啊。

这里所说的是那种以历史为背景的言情小说,包括网上风行的“穿越文”,对于此类小说来说,男女主人公(“男猪”和“女猪”)的第一次碰面可是顶重要的了,不仅要让两位当事人心生特别的感觉,还要让读者也心生特别的感觉,有继续阅读下去的兴味。拿花田来当作一双情种彼此嘹到第一眼时的场景设置,不是很浪漫的一种选择吗?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多少的风吹花海。如果故事发生在宋元明时代的广州,相遇可以是在雪洁如洗的素馨花田里;如果是在明代的南昌,那就可以是同样的雪海似的茉莉花田,并且,女孩的家为茉莉花枝编成的篱墙所环绕;如果是在明清时代的北京京郊,那就可以在漫坡灿烂的玫瑰谷……如果,如果作者很有雄心地把故事架设在剑戟森张的北朝时代,那么则可以选择红蓝花田。

置身在红蓝花的花田,也许没有素馨、茉莉那样芬馥的氛围吧,不过,红蓝花可以制成如血的胭脂,这就为故事展开了另外的可能性。至于情节设计,贾思勰《齐民要术》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就预备好了:

花出,欲日日乘凉摘取,(不摘则干),摘必须尽,(留余即合)。关于这一言简意赅的说明,缪启愉先生的注释如一段优美的散文:

《天工开物·彰施·红花》:“采花者,必清晨带露摘取,若日高露旰,其花已结闭成实,不可采矣。”启愉按:红花开花时间不超过48小时,其花瓣在由黄变红时,在24—36小时内采摘者,花色最为鲜美,过时就变暗红色而凋萎。要是在今天早晨看到花蕾内露出一些黄色小花瓣时,明天早晨就必须采摘。采摘时间必须在清晨露水未干以前,因为红花叶子的叶缘和花序总苞上都长着很多的尖刺,早晨刺软不扎手,等到太阳一高露水干了以后,刺变硬,不但扎手操作不便,毛手毛脚还会抽伤子房,并且晚了花冠变得萎软,严重影响花的质量。再迟,就凋谢没法采,采来也没有用了。所以当天必须全部采完,不能留着白白蔫合受损失。(《齐民要术校释》,365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读这段注释,总让我有幻觉,觉得在读汪曾祺先生的小说,或者这是某位日本作家的文笔。

其实不仅是红蓝花,茉莉、玫瑰等鲜花也是一样的采摘规律。为了我们假设的“小言”作品中的初遇,贾思勰还进一步架设情节道:

五月种晚花,(春初即留子,入五月便种,若待新花熟后取子,则太晚也。)七月中摘,深色鲜明,耐久不黦,胜春种者。

一顷花,日须百人摘,以一家手力,十不充一。但驾车地头,每旦当有小儿僮女十百为群,自来分摘。正须平量,中半分取。是以单夫只妻,亦得多种。虽说是小农经济,但必须趁日出前抢收干净的特点,使得一家一户无力独自承担摘花的任务,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劳动方式:到了该摘花的日子,附近的男孩、女孩会自动地成群赶来,田主反而只需把车驾到地头停下,然后尽管安心等待。孩子们披着露水辛苦一个早上,采来的鲜花按当时约定俗成的规矩与田主五五对分。对于只能从事轻劳力工作的未成年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很有吸引力的工作机会。所以说,《齐民要术》已经清楚地勾勒了千百年前某一次相遇的具体过程:一个非常勤快懂事的孩子四更即起,比小伙伴们都要更早地赶到某大户的花田里,以便趁着第一缕曦光抢先开始工作,摘得更多的花朵,结果却撞见身负重伤的大侠或者皇子或者武将晕倒在花丛里……假如这个孩子家里负债累累,父母生病,弟妹众多,那就是“虐心”小说;假如这个孩子竟然不是女孩而是少年,那就是“耽美”小说。

P1-4

后记

几次,有朋友告诉我,在书店寻找《贵妃的红汗》,发现这本书被归置在“化工类”的书架上。

对于一个化学始终学得不大好的文科生来说,这真是一个意外的人生奖赏。

现代美容用品生产与现代化学工业相联,所以相关书籍会归在“化工类”。传统妆品与美容护肤品固然与今天意义上的“化学”无关,但却确实受益于古代的原始化学探索——不知是否该以“前化学”“早期化学”之类的观念来概括。在中国,“原始化学”在极大程度上是道家的实践活动,不仅如此,道士们的探索亦覆盖了其他多个领域,包括医学、医药学以及物理学等。即使在本书中也不难看到,由炼丹等活动中获得的“化学”成果,不断地进入中医,也进入美容与妆品的制作,各领域之间形成了交叉互动。

因此,没有认真的、全面的、深入的研究中国古代道家系统在知识领域内所取得的不朽成就,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对于人类生活进步的贡献,是今人的耻辱,是不可原谅的罪过。“五四”至今一百年,也是几代人了,难道都是吃干饭的?

近来,对于传统美容品与妆品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爱好者动手自制相关复古用品的风气也很盛。因此,我和出版社一起考虑,把《贵妃的红汗》中的四个大类分成三个小册,方便读者各取所需。像有的女孩喜欢在家中手工自制美容皂,那么可能就会对《香皂记与兰泽记》中与皂类相关的内容感兴趣,却不见得同时还需要《妆粉记》《胭脂记》。

不过这本书的真正目的是想从古代化妆美容用品这个角度,与读者一起感受传统生活的氛围,体会古人的世界并不像我们曾经以为的那样贫乏。另外,或许还能顺便约略鉴赏一下,古代物质世界的星星点点碎片,是怎样在诗词当中璀璨生光,让文学作品有了特定的质感。

书中小有改动,主要是增加了“胭脂膏”一节。最初写作关于胭脂的篇章时,对于《红楼梦》里宝玉介绍的胭脂膏子颇为不解,后来读到《小山画谱》才恍然。因此,趁这次改版,把此一有趣的发现补充进来,相信读者对于“平儿理妆”时用到的怡红院化妆品都有了解的兴趣。

依据古代文献中的资料,发现古典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很多生活细节都可以解释清楚,理解清楚,这本身就是意义吧。

目录

红蓝花

胭脂粉

紫矿胭脂

血晕妆

芙蓉粉

胭脂泪

干胭脂

珠子粉

桃花娇面香粉

蜡胭脂

甲煎口脂

红玉甲

玉龙膏

油胭脂

金花胭脂

绵胭脂

胭脂膏

海棠蜜

后记

再版后记

内容推荐

《胭脂记(精)》是知名作家孟晖所写的关于中国古代妇女所用的胭脂的随笔集,并配有彩色插图。作者学考古出身,所写随笔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行文清丽,笔触细腻,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瑰丽和精致,类似随笔收到读者喜爱。

编辑推荐

《胭脂记(精)》作者孟晖以清丽的笔触,以历史考据得来的真实,集中就红蓝花、胭脂粉、紫矿胭脂、芙蓉粉、腊胭脂等中国古代有关胭脂的美容用品及妆容文化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分析。作者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横贯东西方文化,一方面精研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另一方面深刻理解西方艺术的辉煌,同时能从中生发出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新的理解和认识,往往令人耳目一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胭脂记(精)/贵妃的红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孟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68901
开本 32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97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2016092182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93
13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3: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