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青春漫游的时代(三岛由纪夫的青春纪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我青春漫游的时代(三岛由纪夫的青春纪事)》是三岛由纪夫讲述其青少年时期经历的一部作品,包括他的学生时代和开始作家生涯初期。作品也反映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的时代风潮和社会现实。书中各篇文章为三岛由纪夫不同时期发表于不同媒体的回忆性文章,相互独立,且又有一定的相关性,联缀而成一部青春记事作品。

内容推荐

《我青春漫游的时代(三岛由纪夫的青春纪事)》是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讲述自己17岁至26岁的青春纪事,书中不仅讲述了作者在学生时代青春萌发时的荒诞行为,而且通过讲述自己在战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二战末期日本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民众的心理变化。作者还在书中记述了自己如何走上文学之路,以及对一些日本当代作者的评价,如川端康成、太宰治等。三岛由纪夫少年时代由于二战末期日本战败而产生的幻灭意识,影响其一生,并最终在其小说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本青春纪事记叙了他幻灭意识产生的心路历程。

目录

我的思春期

我青春漫游的时代

师生

高原旅馆

以学生身分写了小说

我心向往之

作家与结婚

我的母亲——我的最佳读者

我想要当个艺术摆饰品

小说家的儿子

我的体育经验

我的遗书

令我讨厌的人

男人的美学

陀螺

后记

试读章节

谈到自己的思春期,实在颇有时代差异的感觉。我生于大正十四年(1925),因此昭和十年(1935)左右,可说是我情窦初开的时期。当时,爆发了二二六事件[1],军国主义的风潮日渐炽烈,整个社会笼罩在战争爆发前的紧张气氛之中。在这种情势下,所有的享乐都被视为恶习,性的问题亦然,被视为阴暗堕落,会严重阻碍国家的整体发展,因此只能被无情地打压。不过,从这个意义来看,当时二三十岁左右的成年人,早已过着极度颓废的享乐生活。因为他们已感受到时代的狂风暴雨将至,战事一旦爆发,他们可能随时会失去生命,所以每天能做的就是偷偷尽情地寻欢享乐,以消除内心的恐惧与焦灼。与过去不同,现在虽知道自己明天尚能活着,却因暗不见底的空虚生活,备感焦急煎熬,转而及时享乐。我那时还是个少年,看不清楚世事的底蕴,只能把诸多的刺激压抑下来。当然,我不是太阳族[2],也不是男女同校,只能继续过着男学生们单调乏味的生活。况且,我又长得不够俊美,没有异性缘,除非我主动展开追求,可我又偏偏缺少这份勇气,因此我的思春期平淡无奇得可怜。

我就读的“学习院”[3]是个极为遵循古老传统道德的学校,直到大正时期(1912—1926),校内才稍稍出现并包容上流社会惯有的品德堕落。我们学校与一般学校不同,学生没办法从同学之间得到太多性方面的知识。学生们多半是纨绔子弟,在这方面,他们不是装模作样就是避而不谈。记得我就读中学初等科的时候,一天,与同学们走出校门,碰巧撞见一只公狗和母狗做出诡异的动作来。我看这两只狗搭骑的姿态实在太奇特,便向同学问道:“它们在干吗呀?”同学若无其事地回答:“它们在交尾呢!”我问:“什么是交尾啊?”同学说:“你连交尾都不懂,真是傻呆!”我是由祖母带大的,一回到家里,先向祖母问好,专门照顾祖母的护士也在,我倏然在她们面前劈面问道:“什么是交尾啊?”只见她们俩脸色铁青,狠狠地骂了我一顿:“不许你问这种问题!”于是,我的这个困惑仍没有得到解答。

我依稀记得,轰动社会的阿部定谋杀案[4],刚好就是那时候发生的。或许大家都知道阿部定是何许人也,虽说这是起充满性凌虐的凶杀案,却给在战争阴影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百姓增添了新鲜的话题。当然,阿部定弒主的新闻披露出来,家里的大人们只能偷偷翻阅,甚至把报纸藏起来。看来,每个家庭都这样处理,学生们到了学校,从来不提及阿部定的事件。我向同学探问:“有人知道阿部定事件的来龙去脉吗?”这时,同学神色正经地说:“不知道,不清楚啦。”就这样,阿部定的事件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痕迹,淡远而去。

以下这个事例,或许正反映那时候小学生的幼稚无知。话说,有个学生的家长因为脑溢血倒下,这小孩向学校请了假。于是,我们几个同学做了决议:下次那个同学出现的话,最好离他远些来得保险。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害怕被脑溢血传染。现代的学童,大概都知道这病是不具传染性的,但那时我们真的害怕极了。不用说,我们对性方面的知识也少得可怜,有人在校内提到性行为的事情,同学们便目瞪口呆,直说那种事情不可能发生。其中有同学说:“我比谁都清楚,我爸爸和我妈妈绝不可能做那档事情。”他说“我比谁都清楚”的口气坚决无比,几乎没有同学加以反驳。

我看起来像是个早熟的孩子,但仅止于精神方面,我经常偷听大人们的谈话。一天,有个年轻的叔叔来到我家,说起他在风月场所和咖啡馆如何受女性欢迎等等。对此,我便故意问他:“叔叔,就算你那么吃香(此处兼具受欢迎与拿得动的双关语意),可她们抬得动你吗?”那叔叔看我不懂“吃香”的意思,开始冷然地嘲笑我。其实,我早就知道这句话是什么含义,却明知故问和装傻,因为借此捉弄大人实在有趣。小时候,我就曾写过一篇改编自《茶花女》的小说,经常装出老气横秋的姿态来。

P1-P4

后记

三岛由纪夫在20世纪的日本文化中是一个独特现象,一生风头甚健,却也备受争议,仰慕者很多,贬损者亦不少。批评者的矛头,主要集中在三岛身上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和他对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极端推崇,认为他是一个负面色彩较浓的作家,虽才华横溢,但政治思想上谬误多端,是日本的特殊历史铸就的怪胎。

三岛身上集中了那个时代日本的某些国民精神,整个人都显得十分奇特。不论在生活方式上还是艺术作品上,三岛呈现出来的都是日本美学中的两个极端:一个是日本国民精神中阴柔的一面,如恬静、谦恭;一个是暴烈阳刚的一面,如他的剖腹自杀。

事实上,三岛青少年时是一个体质纤弱、性格孤独、意志懦弱的人。中年后那些专门拍摄的极具表演意味的武士照片,那个展示出极具武士道精神的三岛,与真实的三岛可能大相径庭。从《我青春漫游的时代》这本自传中,我们知道,1945年,三岛接到征兵入伍通知,但没有通过身体检查,因此,他一生都没有参加过军队。或许正是青少年时身体瘦弱、性格阴柔,使他尤其向往健壮、阳刚、暴烈的形象,于是在三十岁后迷恋健身、拳击、剑道等能体现阳刚的运动,从而遮蔽或者消解他性格中阴柔、敏感、女性化的特质。所以日本文学评论家长谷川泉认为三岛的精神是文士与武士的双重构造,其内心深处怀有“弃文从武”的憧憬。

所有这些,人们可以从他自己所写的传记中窥见一点变化的轨迹。《我青春漫游的时代》这本自传所讲述的,正是40年代初至50年代中期三岛从战时青春期一直到步人中年的这段经历。这段时间也正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步步走向战败到战后日本社会逐渐平稳,经济开始获得高速发展的时期。日本国民从国家灭亡、“一亿玉碎”的恐惧和绝望中解脱出来,逐渐转变为渴望摆脱美国的控制,独立发展。因而,三岛由纪夫的这段经历就涉及对一个时代的评价。由此,《我青春漫游的时代》这本自传也具有了一种独特的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青春漫游的时代(三岛由纪夫的青春纪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
译者 邱振瑞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54135
开本 32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3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2015157209
中图分类号 K833.135.6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台湾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