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八十年来(黄炎培回忆录片断)/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
内容
编辑推荐

黄炎培(1878~1965),杰出的民主主义战士、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卓越的教育家、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新中国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八十年来(黄炎培回忆录片断)》分四个时期记述了黄炎培毕生从事职业教育事业、从坚拒做官到做人民的官的非凡经历,并附有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

内容推荐

《八十年来(黄炎培回忆录片断)》主要根据时间段来划分,共四个时期:第一时期(1978-1900年)、第二时期(1901-1913年)、第三时期(1914-1930年)、第四时期(1931-1949年),后附有《延安归来》,记录了黄炎培八十年来从出生、求学到追求救国救民之道直至新中国成立风云变幻的一生。本书资料翔实、语言生动,体现了其拳拳报国之心。本书曾于1982年初版,此次作为中国文史出版社推出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系列之一种出版,内容未作改动。

目录

 第一时期(1878—1900年)

 第二时期(1901—1913年)

 第三时期(1914—1930年)

 第四时期(1931—1949年)

附录

 延安归来

 忆念吾父黄炎培 黄大能

 《黄炎培日记》后记 黄方毅

 《黄炎培诗集》前记 黄方毅

 黄氏四顾信阳 黄方毅

 父亲黄炎培与母亲姚维钧的情书故事 黄方毅

 黄炎培百年前赴世博 黄方毅

《八十年来》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从机场周围一看,好像四面皆山,山壁上凿下无数的洞,洞的外形,上边是个半圆,下边是一画,无数个排列着,好像扩大的龙门佛像,却全是老百姓的家屋。我曾经游过晋北,住过这种窑洞,但没有这边规模大。今年陕北苦旱,延安一带,恰在我们到这以前三星期下过两场雨。

我们坐着十人座位的汽车,到了王家坪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进客堂,宾主围坐。主人比来宾约多三倍,在欢洽的空气中,新旧朋友分别杂谈。进会堂午餐,这堂有讲台,很像重庆白沙沱中华职业学校的礼堂。这不是说中华职业学校建筑宏伟跟中共礼堂一般,也不是说中共规模简陋和一个私立的苦学校一般,事实确是这样。只是这礼堂的梁和柱要比中华职校的礼堂粗得多。这里有一点遗憾。这“遗憾”两字,用得特别准确,是遗传下来的憾事,就是山上很少林木,不是天没有生,是在中共到这里以前,被某种军队砍光了的。我曾经游过岷江上游,光秃的丛山,那种惨象,写入我的《岷源一曲》。这里山顶,带青绿色,还算好哩。

餐后,仍乘车行,渡过浅浅的延水。我们南方人读《孟子》,“子产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车子怎能渡水呢?是不能了解的。那年到曲阜,坐着车渡汾水,才恍然大悟。我们是客,坐着水陆两用的车,还有许多人,褰裳涉水而过。

过了延水,穿过了小小的延安城,眼帘前忽然闪过一块牌子:“韬奋书店”。

出延安城南门,到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招待所,地名瓦窑湾,每人一间卧房,凡是你所想到需要的,都替你预备着。

小睡后,偕慧僧、御秋出门,没有告诉别人,很自由自在地散步新市场。

排列着好几家大规模的北方式的商店,叫“过俄行”,是一个大院落,养着不少驴马,问过他们,知道是代客运货,运到的货,也代客买卖。慧僧问他们运些什么东西,说一部分运进棉花;问棉花的价格,说每担流通券五万多元,就是法币十三万多元。

这里向来通用的边币,须七元多换法币一元。现在发行一种流通券,仿关金券(流通券一元抵边币二十元),现在法币二元六角,换流通券一元。

这里妇女的装饰分两种,一种是短发制服,大都是公务员;又一种是从乡村来的,穿着窄而长袖的大襟的白布短衣,小而圆的裤脚,不穿裙,天足,梳着扁形的圆髻,髻上插上十来个白银的针,中心一针较大,周围较小,眉目有些特别,鼻梁是平而长的,两目和两眉,各成一字形的直线,显出一种天然的秀美。我所看到的乡村装饰的妇女是一律的。一个这样装饰的少妇,在驴夫扶助下,跨上驴背,盘着一脚平置驴背上,一个六七岁的男孩,跨在仿佛是他的母亲的背后坐着,他们骑驴的技术这样老练,真使我惭愧。

一家是联合木器厂,去访谈了,他们说是若干木器制造的工人,合组起来的。这里的木器不坏,是工作很道地的旧式木匠,用当地的材料,做成新式的木器。刨得很光,拼得很紧密,角和边线,都把棱去掉的,漆用淡黄色,着热不褪色。我从木器厂里、招待所卧房里,和各朋友家里看来,是一律的。诸位:休笑我写得太精致,要研究群众文化的程度,这种地方倒是值得注意的。

一家是供应总店,又去访谈了。原来各机关各公务员衣食用品凡是公家供给的,都经供应店供应,有分店,有总店。

街头墙壁上贴着一份拥军公约,是四言的二三十句话,都是讲民众对于军人,和军人对于民众应该互助的工作。

一家妇女联合会开的合作社,所售商品,都是公务员家庭制造的,吃的用的穿的,种类着实不少。

到处是新建筑,我和御秋去访问,你们这屋是自己筑的吗?答是。有没有公家贷款给你们或是补助你们?答没有。看各家的建筑,各式各样,可以证明这确是他们自己的建筑。

P110-112

序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参加人民政府工作,继而当选全国人民代表。我响应领导和党的号召,本我所见所闻和行动,秉我是是非非的直笔,陆续写成《八十年来》。看看今天,想想昨天,大家知所努力。我个人呢,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一分精神全为国,一寸光阴全为民,以“天天向上”自勉,这样学习到老,改造到老。

书分四个时期。其中第三、第四时期,承孙晓村同志建议,为了节约我的精力和时间,根据我口述内容,提示资料,请民建李文杰同志协助执笔;若干同志抄写校对,大家认真从事。七八十年间,个人国族的出生入死,翻腾演变,或为历史家所亟欲一寓目乎?1964年10月全书写成,对各方面不尽感谢!感谢!

黄炎培

后记

我的父亲黄炎培(1878—1965)历经五朝:前清举人;辛亥元老;北洋两辞教育总长而埋头办学数十年;抗日烽火中创建民盟,创立民建;1949年出任政务院副总理。他的八十余年人生,无疑是我们这一古老国度在奔向现代化艰辛探索过程中的一个侧影。

1945年父亲等六名国民参政员应中共之邀访问延安,与毛泽东做了著名的历史周期率对话,四年之后满怀期望进入新中国。建政之后,父亲怀着对毛泽东等中共领袖业已建立的期望与信任,在有关民众福祉的大事上,未隐瞒观点,讲出了真话。

1958年已届八旬的他逐渐淡出现实政治,而计划撰写80#字人生回忆录,取名《八十年来》。但在“文革”前夕环境下此愿望未得全部实现,仅成文8万字,而且被规定只内部印刷,不公开出版。《八十年来》杀青后,父亲给毛泽东寄上。

毛泽东喜欢父亲的诗词、书法,对父亲书写的诗词册页爱不释手,将父亲借他的册页作为“押品”达两个半月,不时拿出欣赏,又请父亲为他书写同样的册页。毛泽东的图书管理员讲,毛泽东直到去世,在他的游泳池书房内,还存放着父亲赠他的诗词册页,同时还有父亲的这部《八十年来》。

“文革”之后我国进入新时代,1982年,《八十年来》获得正式出版,而深知父亲心思的父辈友人孙起孟、孙晓村、胡厥文、王艮仲等人在正式出版此书时,有意把父亲的《延安归来》附在此书末尾,从而把父亲生前最后时刻很想对毛泽东讲而未能讲出的“周期率”再次端了出来,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1982年版《八十年来》末尾收入我兄黄大能撰写的纪念我父之文,此或系为弥补父亲原本撰写80万字的宏愿,当然他原来的腹稿以至底稿都不可能复原,只好采取这一“子代父言”的办法略作补救。为此,今日再版此书之际应编者之邀,刊入本人书写父亲的文章数篇,有本人为《黄炎培诗集》所作前记,也有本人为记载其54年人生轨迹堪称其留世最宝贵史料的《黄炎培日记》所写后记,写其情感生活的文字等一并收入,也来“子代父言”吧。

从1964年至今的52年之中,《八十年来》走过曲折的路,经历了“文革”前夕的内部出版、“文革”之后的公开出版和当前再版的不平凡历程。虽然此书未能全部表达父亲的原意,虽从数量而言也仅表达了原拟表达的十分之一,但毕竟给后人留下些宝贵的一手史料,从而具有其特定的历史价值与历史意义。因而,无论于史,于家,于国,于民,这部《八十年来》都堪称不俗。在此,我谨向再版此书的中国文史出版社致以衷心的感谢!

《八十年来》,永昭青史。

黄方毅

2016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八十年来(黄炎培回忆录片断)/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炎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82922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7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2016250093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