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兵团梦引
内容
试读章节

中午是由食堂送来的汤汤水水就着粗面馒头果腹,这样日复一目年复一年的日子,简单劳动。农场的农民和职工们至少还有一个贫寒而简单的家可以栖息,在繁衍育种的欢乐中,平衡苦难带来的麻木。作为所谓的解放军军人,却从来都未见过枪炮子弹,手中操弄的只是最最原始的生产工具锄耙犁锨,从事的依然是牛拉人扛的简单劳动,只是到秋收、夏种季节场部机耕连的收割机、拖拉机才会偶尔显示一下农业机械化的威力,使人感觉到我们所在的场带队,属于农场,现在农场又编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成了建设兵团。

面对大片贫瘠的土地,瑟瑟摇曳的芦苇丛,浑浊黄海激浪带来的咆哮,尽管原有的农垦局系统已经被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浪潮打碎,全省国营农场整系列地被称为生产建设兵团,一切按照军事化系列以师、团、营、连、排编制取代了场、分场、大队、小队。开进了一帮军人成了师长、团长、营长,反正我看师首长全是清一色的军人,团、营一级的首长却已经是军队为正,地方为副,像萝卜青菜那样搭配组成了军事化的管理体系。我们连的首长,都是原来的生产大队长和小队长,摇身一变成了连长、排长,这样一群农民身份不着军装依然衣衫褴褛的长官,统领着我们一群非常另类的战士,向大自然开战,同时也对人的思想行为进行围剿和规范。

而我们这拨兵团的另类军人们竟然还不如出现在电影镜头中那些新疆、东北建设兵团的知青,他们至少还有一套军装可以炫耀为未列入正规部队的农垦军游击队。我们这一群衣衫斑驳杂乱的队伍,算是什么军队,实在有点难以形容,说是军事管控下的苦役还是打入另册的战俘都不太合适,因此我们被非常文明地称为“兵团战士”或者“知识青年”。

繁重的体力劳动,严格军纪的约束,漫无希望的等待,半饥半饱的生活,停滞了思维,枯竭了灵感,就仿佛像是行尸走肉那样,空负着一张皮囊,在瑟瑟寒风中飘荡,无法栖息。简直是在苦熬着岁月。

在这片浩瀚无垠茫茫不着边际的大海中苦等着冬去春来的季节变换,我借用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唱词:“盼星星盼月亮,只盼着深山出太阳”,苦盼着每年的春节来临,好回城中温馨的家去享受几天安逸的生活。

不过,眼前地下仍是白茫茫的,天空仍是灰蒙蒙的,仿佛苍茫大海又笼上了一层浅浅的迷雾,使人感到分外压抑,再加上天际飘浮的丝丝凉风吹动着田埂边灌木丛和白杨树发出的“飒飒”声响,这瑟瑟风啸就更显得压抑中带着几分凄凉和寒酸。

我在机械地迈动脚步,舞动锄把为破土而出的棉苗松土,这场景太像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中出演的角色,在生产流水线上枯燥地机械作业,既无聊又单调,活生生的人变成了工具,而这工具有思维,就显得相当痛苦。  耳畔偶尔会传来当地男女村民的调笑声。显然他们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这是他们习以为常的娱乐生活,这娱乐只不过是为夜深人静时的床第男女声小合唱平添的/首愉快的前奏曲而已。我开始听时,还有着某种初来乍到的新鲜感和羞涩感,因为这和我长期所受的清教徒式的禁欲主义教育格格不入,人欲有如无孔不入的水银见缝就钻,在这个穷乡僻壤,显然就是被社会遗忘的角落,人欲在天地缝隙中愉快地舒展。这很能勾起我对一些往事的回忆。

想起那和我仅一墙之隔的街坊,我的小学同班同学黎星星,在我们上了中学后那个全民造反的时代,她竟悠闲地和街上的一个年长她6岁的工人谈起了恋爱,当他们双双出入那条幽静的小街时,背后就有人指指戳戳地说这“女人”如何风骚等等。她当时还只是个不满16岁的少女,就被人称为“女人”,显然那些人的语气是蔑视的、不屑的。而她却是我当年的梦中情人,是我暗恋的对象。也许她根本就没有正眼瞧过我。

P2-P3

目录

引子 天地奏鸣曲

 李副连长的堕落

第一章 初踏兵团路

 一 从巅峰到底层的跌落

 二 我和伪军、肥子去兵团

 三 马大叔接我们到连队

 四 秋指导员和李副连长

 五 庄重而滑稽的早请示

 六 黎星星和方吟梅

第二章 眉山路往事

 一 伪军与黎星星搭上碴

 二 伪军的革命和方家遭难

 三 来到地主儿子马居正的家

 四 记忆中的省城眉山路

第三章 离恨情仇事

 一 方吟梅怒火中烧

 二 恐怖行为蔓延大地

 三 在劫难逃的历史噩运

 四 难忘的如烟往事

 五 动乱年代的劫难轮回

 六 黄卫军的枪法和厨艺

第四章 离奇投毒案

 一 她们离去使他感到失落

 二 猎物不是动物而是人

 三 投毒案带出了枪击案

 四 食堂的稀饭全变了味

 五 学习毛选竟带着国骂

第五章 夏季风情录

 一 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

 二 安谧宁静的夏夜情韵

 三 革命斗争中的风流韵事

 四 西瓜地里的朗朗笑声

第六章 池浅王八多

 一 男女组合的政治需要

 二 借助酒肉的诉求表达

 三 我们充当打鬼的钟馗

 四 马居正成了整肃对象

 五 地主儿子马居正之死

 六 大批判继续深入进行

 七 黄卫军开始被领导惦记

第七章 螳螂捕秋蝉

 一 悲剧的浓雾开始笼罩

 二 揪出“五·一六”分子

 三 决心和伪军划清界限

 四 伪军对领袖的不敬之词

 五 和联动分子挂上了钩

 六 冲击“中央文革”接待站

第八章 黄雀藏在后

 一 和我们截然不同的黎星星

 二 重弹出击伪军屁滚尿流

 三 黄卫军乘机负案潜逃

 四 李副连长的省城之行

第九章 穿上绿军装

 一 形势逆转后的命运转折

 二 令我难忘的程颖阿姨

 三 淮州车站巧遇赵明明

 四 走进部队大熔炉

 五 我的同期战友和老乡

 六 江苏医院的“反革命”

 七 周宏光和小白脸杨万龙

 八 离部队越来越近了

第十章 初踏军营路

 一 新兵连人物写真

 二 去电影组初显身手

 三 巧遇老同学倪民

 四 钱敏敏崭露头角

 五 我和周宏光厕所论诗

第十一章 红一连记事

 一 分配去了红一连

 二 弹着点仅十五米

 三 常青指路双人舞

第十二章 司令部忆往

 一 烟雨朦胧湖南路

 二 秋雨淅淅忆当年

 三 跳跃的艺术火苗

第十三章 浮沉人间事

 一 军人俱乐部往事

 二 动乱年头桃花源

 三 首长警卫杨万龙

 四 当年男儿战边关

第十四章 红色浪漫曲

 一 时班长的桃花运

 二 各自心中有秘密

 三 情感蹉跎费抉择

 四 阳光灿烂的日子

不是尾声:相聚玄武湖

内容推荐

《兵团梦引》作者陆幸生用诙谐、幽默的笔调描写了几个大院子弟在那个荒唐年代演绎的有趣故事。从兵团战士到军旅画家人生沉浮的另类军人生涯。广阔的社会背景,真实的场景叙事,发人深省的历史事件、爱情和事业追求,以跨越时空的艺术结构,非虚构的文学手法,都能够激起人们的阅读快感。本作品写人物故事栩栩如生,论世态人情入木三分,体现作者对青春的真诚忏悔和反思,展示其作品的批判锋芒和社会思考,不失为当代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

如果您饱经人生沧桑,这部小说一定会让您击节赞叹;如果你正青春年少,这部小说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编辑推荐

荒唐岁月的真情演绎,大起大落的人生悲欢;

夜色海洋的黑色幽默,刻骨铭心的青春反思。

《兵团梦引》作者陆幸生用诙谐、幽默的笔调描写了从兵团战士到军旅画家人生沉浮的另类军人生涯。广阔的社会背景,对爱情和事业追求,以跨越时空的艺术结构,非虚构的文学手法,都能够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本作品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故事引人入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兵团梦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陆幸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59110
开本 16开
页数 4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12
CIP核字 2016253017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3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