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周易与中国文学/中华学术与中国文学研究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易》学研究史上第一部研究《周易》经、传与文学关系的专著。内篇八个专题,探讨卦、爻辞与《系辞》、《文言》等原始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学原理、文学观念、审美意识、语言艺术诸种要素,力证《周易》的内容与形式,被一代代人接受并加以发挥、转换,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观念体系的大致格局。外篇十个专题,主要论述《周易》对中国文学发展方方面面的深远影响,从人文精神、文学本原到创作、鉴赏等种种文学观念范畴的正式确立,理论构架的成型,一部简明扼要的中国古代文艺学概论,纲举目张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附篇介绍的《焦氏易林》,是直接从《周易》本体绽开的文学奇葩。

陈良运教授以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历时十年,数易其稿;本书是他继《中国诗学体系论》之后又一部研究古代文学观念起源和文论体系建构的力作,“探源溯流、阐精发微”的学术风格融贯其中,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而使理趣与情趣盎然于字里行间。

目录

《周易》卦象卦名一览

引言:“圣人之情见乎辞”

——充满文学趣味的《周易》

内篇

第一章“盛德大业,至矣哉!”

第二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第三章“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

第四章“物相杂,故曰文”

第五章“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

外篇

第一章“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第二章“原道心以敷章”

第三章“刚柔迭用,喜愠分情”

第四章“感于物而后动”

第五章“诗不患无言,而患言之尽”

……

附篇

一部超越时空的诗体启示录

主要引用书目与参考书目

重写《周易与中国文学》后记

试读章节

由此,我们可以说,《周易》之道,比起以“仁”为内核的孔子之道,内涵远为丰富;比起“无为而无不为”的老子之道,能量远为强大。2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周易与中国文学/中华学术与中国文学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良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5799865
开本 32开
页数 4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1999-06-01
首版时间 1999-06-01
印刷时间 199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2
出版地 江西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