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风俗是壮族自传本的民族志。要理解壮族独特的个性,壮族风俗史无疑提供了一把灵验的钥匙。虽说风俗是自发或无意识地产生的,但人类的进化,总是向着多元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觉悟发展的。参加本书编撰的人员长期生活在壮族风俗文化的氛围之中,不少同仁还参加过壮族风俗文化相关专业的学习、深造,对国内外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的一般知识有所了解,并强化了田野作业的深人,弥补了之前的缺感。因此,农学冠主编的《壮族风俗史》的编写,无疑也是对壮族文化的历史重构。从中,我们也深感文化探索的艰难和欣喜。
图书 | 壮族风俗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壮族风俗是壮族自传本的民族志。要理解壮族独特的个性,壮族风俗史无疑提供了一把灵验的钥匙。虽说风俗是自发或无意识地产生的,但人类的进化,总是向着多元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觉悟发展的。参加本书编撰的人员长期生活在壮族风俗文化的氛围之中,不少同仁还参加过壮族风俗文化相关专业的学习、深造,对国内外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的一般知识有所了解,并强化了田野作业的深人,弥补了之前的缺感。因此,农学冠主编的《壮族风俗史》的编写,无疑也是对壮族文化的历史重构。从中,我们也深感文化探索的艰难和欣喜。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生产风俗 第一节 农业风俗 第二节 林牧习俗 第三节 手工业习俗 第四节 商业交易习俗 第二章 服饰风俗 第一节 历史上的壮族服饰 第二节 现代一般壮族服饰 第三节 不同地域的壮族服饰 第三章 饮食风俗 第一节 上古时代壮族先民的饮食 第二节 饭稻羹鱼时代 第三节 丰富的现代饮食 第四节 炊具、食器与传统烹饪方法 第五节 酒和茶 第六节 食俗与礼仪 第四章 居住风俗 第一节 壮族居住方式的演变历史 第二节 干栏建筑 第三节 居住空间的布局与拓展 第五章 家庭、村寨社会组织风俗 第一节 家庭与家族 第二节 村寨组织 第六章 节 庆风俗 第一节 春季节 俗 第二节 夏季节 俗 第三节 秋季节 俗 第四节 冬季节 俗 第七章 婚姻风俗 第一节 成年礼俗 第二节 恋爱风俗 第三节 婚嫁风俗 第四节 婚仪 第五节 婚姻禁忌 第八章 生老风俗 第一节 求子习俗 第二节 分娩与幼教习俗 第三节 敬老养老习俗 第九章 丧葬风俗 第一节 丧葬礼俗 第二节 丧服守制 第三节 扫墓与祭祖 第十章 民间信仰风俗 第一节 包罗万象的自然崇拜 第二节 民间法事 第三节 民间禁忌 第四节 壮族信仰风俗的特点 第十一章 语言风俗 第一节 民间壮语概述 第二节 壮语熟语 第三节 壮语的运用与禁忌 第十二章 民间文艺、体育与医药风俗 第一节 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活动 第二节 壮族民间神话、传说和故事 第三节 壮族曲艺、师公戏和壮剧 第四节 壮族音乐与舞蹈 第五节 壮族民间绘画 第六节 壮族民间文娱体育活动风俗 第七节 壮族医药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壮族风俗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农学冠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民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36936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4 |
CIP核字 | 2015086604 |
中图分类号 | K892.318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