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历代艺术文粹”丛书之一。丛书按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戏曲曲艺等艺术门类分为五册。主要选录中国历代诗文、笔记、杂著、专著中有关艺术的优美篇章和精彩论述;每篇选文后附有简明注释和精当评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感悟上述各类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审美特性。本书重点选介中国历代有关戏曲曲艺的代表性佳作60余篇。内容既有戏曲曲艺的溯源、优秀剧目的评点、经典曲论的阐发,也有名令生平的传记、精湛演技的刻划、演出盛况的描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与史料性。对了解中国传统声腔艺术的神韵和历史发展有指导作用。
图书 | 梨园撷英(戏曲曲艺艺术文粹)/中国历代艺术文粹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历代艺术文粹”丛书之一。丛书按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戏曲曲艺等艺术门类分为五册。主要选录中国历代诗文、笔记、杂著、专著中有关艺术的优美篇章和精彩论述;每篇选文后附有简明注释和精当评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感悟上述各类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审美特性。本书重点选介中国历代有关戏曲曲艺的代表性佳作60余篇。内容既有戏曲曲艺的溯源、优秀剧目的评点、经典曲论的阐发,也有名令生平的传记、精湛演技的刻划、演出盛况的描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与史料性。对了解中国传统声腔艺术的神韵和历史发展有指导作用。 目录 1.序 2.前言 3.戏曲部分 4.史记·滑稽列传(节录) 5.教坊记·踏谣娘 6.乐府杂录·俳优(节录) 7.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节录) 8.黄氏诗郑序 9.中原间韵·正语作词起例·造语(节录) 10.录鬼簿·序 11.青楼集志 12.太和正音谱·乐府体式(节录) 13.南词叙录(节录) 14.杂说 15.曲律 16.答吕姜山 17.元曲选·序二 18.曲律(节录) 19.谭曲杂札(节录) 20.曲品(节录) 试读章节 天下欢之日短而悲之日长,生之日短而死之日长,此定局也;且也欢必居悲前,死必在生后。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悉泣别,而终于团圆宴笑,似乎悲极得欢后更无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也!P8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梨园撷英(戏曲曲艺艺术文粹)/中国历代艺术文粹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立新等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27384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2 |
出版时间 | 1999-01-01 |
首版时间 | 1999-01-01 |
印刷时间 | 199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