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祇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中华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现代人类学的视角,分析研究了中国古代神话及其母题:盘古神话及“宇宙卵”母题,女娲神话及“泥土造人”母题,昆仑神话及“世界之脐”母题,洪水神话及“世界末日”母题 ,人类再造神话及“兄妹婚”母题,夷羿神话及“射日”母题,农业神话及“弃子”母题,黄帝神话及“叛神”母题,治水神话及“叛神”母题,治水神话及“英雄除水怪”母题,冥界神话及“彼岸追寻”母题,展现了远古先民生活图景,探寻中华民族文化之根。

内容推荐

神话是人话,是原始人生活与思想的反映。当我们披毛茹血的祖先在雷鸣电闪和林火山洪中抖瑟时,当他们在毒蛇猛兽尖牙利爪的威胁下挣扎时,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大脑。原始人群居聚处,他们的集团精神一旦受到激励,就升华为“神”的形像,于是,与各民族造人神话正好相反,不是诸神按他们的模样创造了人类,而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形像创造了神,并按照自己的生活实践创造了神的故事……

目录

绪论中国古代的神话与神话中的

古代中国

第一章 神话与母题

——破解神话的一种方法

神话的由来

什么是神话?/远古传来的歌唱/断断续续的交响乐/神话世界的复原/神话的一种解读法母题的意义

什么是“母题”?/神话之分类/母题索引/神话基因的复制/民族文化的遗传密码

第二章 宇宙的开辟

—一盘言神话及“宇宙卵”母题

来历不明的盘古

中国没有创世神话吗?/盘古神话与中国

人种之由来/卵中天地/超自然生殖力的

神秘象征/宇宙卵与原始思维

盘古神话的中国“根”

大极图与宇宙卵/垂死化身/天人合一/盘古之“根”/伟大的开端

第三章 人类的由来

——女蜗神话及“泥土造人”母题

女神时代

我从哪里来?/母亲之神女蜗/泥土造人/汗泥与制陶/贞洁受孕/女神的荣耀

大地与母亲

大地是一个产妇/女娟是大地之神/人与神的混融/地母之祭/恋母情结

第四章 生存的空间

——昆仑神话中的“世界之脐”母题

混沌的世界

神、鬼、人的舞台/天堂、冥界、仙境/宇宙模型种种/中国神话宇宙观/巨大的万神殿

“中国”之由来

世界之脐/昆仑神山寻踪/袖珍的宇宙/内部世界的口碑/海外奇谈

第五章 严酷的自然

——洪水神话与“世界末日”的母题

灾变与毁灭

狰狞的自然/生而复灭的世界/上帝的愤怒/从苏美尔到希伯来/世界大洪水

中国洪水神话圈

中国不是伊甸园/大禹治水/石龟眼睛出血/雷公的报复/天女之惠

世界文化之谜

旷日持久的大论战/不能忘记的惨剧

第六章 生命的沉醉

——人类再造神话及“兄妹婚”母题

原欲的迫力

性的发现从为什么会有男女之别?/两性人/如果没有性爱/放荡的狂欢节

人类的再造

神的选民/不可思议的血亲婚配/乱伦时代/禁忌与神谕/对女婿的考验/禁果的诱惑

第七章 英雄的崛起

——夷羿神话及“射日”母题

英雄时代

文化英雄的出现/弓箭与夷羿/搏杀猛兽毒蛇/射伤风神水神/神女恋英雄

太阳之死

日月之运行焊灾与求雨巫术/射日母题的普遍性/“十日”的真相/历史性的转折

第八章 生产的革命

—一农业神话及“弃子”母题

农业的起源

人与文化/人身牛首的神农/神秘的种子/谷神崇拜/人头祭弃子之谜

三弃三收的婴儿/一个古老而流行的母题/从后稷到哪吨/童男童女的献祭/尸体化生与农业祭祀

第九章 战争的洗礼

——黄帝神话与“叛神”母题

民族融合之路

7000年前的图景/黄帝与炎帝/逐鹿中原/战神的威风/黄帝:中华之祖

失败的英雄

叛逆之神/强大的蚩尤族/兵主蚩尤/枫木与苗民/猛志常在

第十章 文明的曙光

——治水神话及“英雄战水怪”母题

前仆后继的治水英雄

共工与洪水/鲧的失败/神奇的息壤/悲壮的誓师/大禹变法

从治水到治国

宏伟的工程/英雄战水怪/联姻涂山女/力杀防风氏/走向新的文明

第十一章 不朽的超越

——一冥界神话及“彼岸追寻”母题

灵魂的归宿

不死民与不死国/死的起源/灵魂的奥秘/魂归何处/黑色的王国/转化与复活

舍生忘死的追寻

夸父的壮举/永生的渴望/爱:死神也不能征服/亲人的呼唤/上下而求索

结语中国古代神话的永恒魅力

附录:中国古代神话母题的一些国际编号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正如意大利著名学者维科所言,当人们对一种事物处于无知的状态时,人就把他自己变成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原始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缺乏了解,因此,他们心目中的周围环境,是一个充满了由与自己相似然而威力却大得多的神们所组成的巨大的万神殿。这里,我们以屈原《九歌》中的诸神为例,看看这座万神殿中具有些什么样的神灵:

太一,至上神。他是最尊贵的天神,天地间的主宰,宇宙的创造者和象征物。据说,天空中最明亮的北极星,就是他的行宫。他掌管着天地宇宙的一切变化和对人间世界的赏罚。由于古人看到每天总是从东边开始天亮,所以将祭祀他的庙宇设在东郊,故称他为“东皇”,合称“东皇太一”。在祭神仪式上,首先要祭的就是这位尊神。

  东君,太阳神。他是一位挟长弓的勇士,每当天亮之际,他就乘着龙车,升上高大的扶桑树,从容地驶入天际。他浑身放射出万道金光,像一支支金箭一样,直射黑夜的残余—一天狼星。在他的光辉照耀下,大地又重新充满了生气,人类欢欣雀跃,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云中君,云神。据说他名叫丰隆,又名屏翳,掌管施云布雨。云神驾龙周游天下,往来迅速。他身穿五彩鲜艳的衣裳,在翱游四海的同时,还注视着人间世界的疾苦,不断降下甘霖。

  大司命与少司命,星神。大司命掌管人类的生死,少司命掌管人类的婚姻与子嗣。大司命是一位男神,他威严、冷酷而足神秘。当他从天空中乘着滚滚乌云下临人间时,飘风为他开道,冻雨为他洗尘。少司命是一个处女神,她美丽多情而又浪漫。她一降临人间,就挑选了一个意中人,与他眉目传情。可是天上人间相隔,“悲愁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还没有与她说上一句话,她又倏然而逝,将无限的悲哀与眷念留给了那个痴心汉,使他望眼欲穿,神情为之恍惚。在先民眼中,命运正如星星,那么神秘;那么多变,那么不可捉摸。

  湘君与湘夫人,他们是湘江之神,一对恩爱夫妻。传说舜帝南巡,死在湘水发源之地的苍梧山,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听到死讯后,投湘江而死。于是舜和他的两个妻子都成为湘江之神。他们由人向神的转化,表现了先民的“万物有灵”思想,也反映了原始社会后期神话世界的一些变化,即一些文化英雄在死后被神话,进入了神的殿堂。

  河伯,黄河之神。作为水神,他的形象可能更符合原始思维的特点。据说他的名字叫冯夷,人的脸,乘两条龙。他住在水的深处,以鱼鳞为屋,龙鳞为堂。他的妻子是美丽而又放荡的洛水女神宓妃。二人常常乘坐着白色的大鳖在水中追逐有彩斑的文鱼,到各条支流及河中小岛上游戏。谁知水性杨花的宓妃后来又爱上了人间英雄后羿,与他发生了暧昧关系。最后,闹得两位情人诸诉武力,河伯化为白龙,羿则射瞎了白龙的左眼。结果,这位倒霉的丈夫,妻子被人夺去了,到天帝那里去告状,也未讨得公道,还挨了一顿训斥。

  山鬼,山中女神。也有人认为她是山中的鬼怪或人死之后跑进深山里的鬼魂。从屈原诗中来看,山鬼似乎是一个美丽、多情、活泼、浪漫的少女,她骑着红色的豹子,带着毛色有花纹的狐狸,身披青藤与鲜花,眉目含情,笑容满面,她孤独地在深山中漫游,思念着她的情人。

  除了这些天神、地抵之外,《九歌》中还提到了人鬼,这就是《国殇》中的那些为国战死的鬼魂。这些生前“带长剑兮挟秦弓”的壮士,虽然在战场上身首相离,但却“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在《九歌》中描写的这些神灵,只是先民信仰中神灵世界的一个例子。在中国大地上,每一个原始民族,都有自己的宇宙结构观和万神殿。可惜的是,它们的绝大多数都没有流传下来。

  神话中的宇宙结构及天神、地抵、人鬼的系统,对初民的生活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正是通过这种想象出来的神灵系统,他们将自然和社会整理出了一种秩序,同时,也找到了自己在这个宇宙秩序中的位置。

P76-79

序言

人们常常将难以置信的事情称作“神话”。

要把“神话”讲得头头是道,令人信服,即使不是根本不可能,也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这并不是为笔者开脱。因为200多年前的法国人孟德斯鸠早就说过:“如果书是好的,人们一定会去读它;如果书不好,那么人们读与不读,我更不必计较了。”

中国神话学已有70多年的历史。许多伟大的先驱者,如鲁迅、郭沫若、茅盾、闻一多等人,都曾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拓荒。一代代学人殚精竭力,前仆后继。然而神话对于我们来说,依然还是难以理解的“神话”。

当然,中国神话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中也取得了许多成果。笔者在本书中也汲取了这些成果中的一些,如果没有它们,本书可以说无从着笔。

笔者希望能以文化人类学的眼光,通过中国神话来复原原始社会的历史,同时也以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手段,揭示神话世界的奥秘。然而笔者自知离此目标相距甚远。如果本书能给读者有关神话学和中国神话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笔者就心满意足了。

中华文化是一支源远流长的文化,神话是文化的源头。今后,笔者仍将沿着神话研究的方向努力。殷切希望得到师友和读者们的批评与指教。

笔者感谢所有关怀过和教导过自己的人,特别是刘守华老师和钟敬文老师。此外,笔者也将此书献给自己的母亲李幼华和妻子曹英毅,没有她们的慈爱与支持,笔者根本不可能完成此书。当然,本书的出版,更要感谢三联书店和台湾锦绣公司,尤其是责任编辑潘振平先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祇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中华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建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07483
开本 32开
页数 2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2
出版时间 1994-11-01
首版时间 1994-11-01
印刷时间 199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32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0
13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2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