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蒋百里传
内容
编辑推荐

蒋百里,一个让日本人尴尬万分的异类将军。蒋百里将军,名方震,字百里,这位陆军上将同时还是徐志摩的密友,西方美术史专家,为兴登堡器重,舌战过墨索里尼,用个副官都叫蒋纬国少尉,若是谈他的生平,得用一本书来写。本书描述的正是百里先生一生的经历。

内容推荐

蒋百里名方震,浙江人。清末举人,上世纪初年去日本留学,又转德国留学,习军事,早露头角。得到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赏识,赵曾专折奏保蒋为特异人才,可以大用。奉清廷上谕:“举人蒋方震交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任用。”袁世凯当时亦加延揽,任为保定军官学校校长,时年31岁。不久,一次他为改进校务到北京陆军部有所请求,被拒绝,愤而回校,召集全体学生讲明经过,说我做这样的校长对不起学生,竟开枪自戕,幸而受伤未死。事闻于袁世凯,延请一位日本医官治疗,医官留一日本女看护护理服侍,而此举终成就蒋的美满婚姻。这名日本女护理名佐藤屋子,当时性情刚烈的蒋百里伤势虽已无性命之虞,但其心已死,执意不愿留在人世。美丽而善解人意的佐藤小姐对其照顾看护则无微不至,她对蒋说:“要忍耐,忍是大勇者的精神支柱。如果不能忍耐,将来如何能立大功业呢?”佐藤小姐以日本“忍字诀”规劝他的一番话,深深打动了蒋百里。蒋于万念俱灰之际,得此红颜知己的一番劝慰,不禁油然而对面前这位异国女子产生了爱情……

目录

前言

一、浙江求是书院

二、日本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第一名

三、德国见习军官——渗加过德皇威廉二世的秘密外交

四、禁卫军管带和东三省督练公所总参议

五、保定军校校长——自杀之一幕

六、情场的胜利者

七、从南下反袁到蔡锷将军之死

八、重游欧洲观感一新

九、五四运动后——联省自治运动

一○、一九二六年北伐时期的活动片段

 (一)不幸母死妻病,家庭生活凄凉

 (二)偶过冯军旅部,不觉交浅言深

 (三)洛吴兵败受困,兀自大言不惭

 (四)打算联直讨奉,派人赴粤接洽

 (五)一度任吴佩孚的总参谋长,因志不同道不合而去

一一、中国建军的几段过程

一二、“东不如西”

 (一)蒋、桂、唐(生智)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蒋介石既要用唐,又要疑唐

 (三)“东不如西”的涵义

一三、狱中生活

一四、“一二八”以后

一五、青岛试骑,汤山就浴

一六、奉使考察总动员法,乘机畅游欧美名胜

一七、回国后的第一个建议——发展国防应以建立空军为重点

一八、《西安归客谈》

一九、芦沟桥的烽火

二○、孤军备斗的外交战士

二一、迷途遇仙记一日本人——一个外国

 人的研究》

二二、战时的文坛健将

二三、代理陆大校长”

二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试读章节

一、浙江求是书院

清朝末年,浙江出了个二门三翰林的佳话:名翰林陈豪的长子汉第(字仲恕)、次子敬第(字叔通),先后都点了翰林。后来仲恕主持过杭州有名的求是书院,这个书院就是浙江大学的前身。蒋方震(字百里)曾在这里学习过。

一九三八年,百里代理陆军大学校长时,由衡阳道出桂林,忽然想起老师陈仲恕以高龄避居上海,专靠画竹子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晚景非常清苦,便曲衡州中国银行汇寄五百元接济了他。陈先生收到汇款的第三天,从报上看见百里病逝宜山的噩耗,不禁悲痛万状。百里多才多艺,尤以军事学驰名海内外,国家正在危急关头,而百里撒手以去,无论公谊私情j栋先生内心的难过都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采访百里的早期生活,一九四七年春末夏初的一个佳日,我由上海往硖石,专程去访这位饱经世变的老人。陈先生年已七十四岁,精神兀自饱满,记忆力也未衰退。从他的口中,我得知百里幼年生活的概要,深幸此行不虚。

随后我又访问百里的老窗友钱均甫先生。他和百里同年生,此时也是六十五岁的老人了,他似驻颜有术,望之如五十许人。他和百里订交于己亥岁,那一年,彼此都只十八岁,以文字互契而成莫逆。百里东渡求学后,托钱每逢年节到硖石省问他的老母,他俩的交情是从少年时期建立起来的。

我由海宁回上海后,又承百里的姪儿慰堂先生寄来年表一纸,供我参考。

我写《蒋百里传》,不想仿照往日作传的笔调,用“生而岐嶷”、“具有宿慧”这类字眼来烘托他的天才。不错,人类的天才有丰有啬,百里是一位天才丰富的学者。但我认为,一个人性格之养成,思想之孕育,以及其一生事业之所归趋,与其说受了天才的支配,不如说受了时代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百里后来以建设现代化国防为其中心思想,是由十九世纪后期内忧外患的形势所促成的。

一八八二年(光绪八年),百里出生于浙北硖石镇的一个大族之家。他的祖父光煦(字生沐)是个著名的藏书家,刻有《别下斋丛书》问世,不幸洪杨起义时,庐毁书亡,光煦亦随而谢世。光煦生有不少儿女,他所钟爱的幼子因病早殇,殡殓时他在亡儿的胳膊上做了暗记,祝其“来生再见”,不久就得了个晚年子,就是百里的父亲学娘(字泽久)。学■生下来的时候,不但相貌酷类亡儿,而且声音动作无一不肖,这本是血统上不足为奇的事情,亲友们却故神其说,硬说是亡儿“再世投胎”,光煦也就信之不疑。但学娘生来右臂残缺,动作比较迟钝父亲和诸兄便又视为畸形儿而加以歧视。学■忿而弃家出走,想到庙里当和尚,走到半路上,就被一位行医的父执带回海盐家中,授以岐黄之术,并帮助他娶了一位孤苦伶仃的杨氏女。从此学娘继承了行医的行业,经常往来于海盐,平湖两县,偶尔也回到海宁老家来探望兄弟姐妹,但都越宿即行,有如作客一样。

百里的母亲是个知书识字的女人,一八八五年百里呀呀学语时,太夫人授以方块字,随后年龄稍长,又向他讲述《封神榜》、《西游记》的故事,他听得眉飞色舞,有时溜到镇上小茶馆里,爬在茶客喝茶的桌子上,大声讲述姜子牙登台拜将,孙行者大闹天宫,讲到情节紧张处,他倏地把小圓眼儿一瞪,小辫子一抖,茶博士和茶客们都被他逗得笑了起来。有时他召集邻儿编为两队人马,演习行军对阵,他自己俨然是个发号施令的大将军。一次,他的指挥棍失错打伤了某家儿童,那儿童的家长跑出来问罪,全军便哗然溃散,而大将军也就悄然不知去向了。

一八九二年(光绪十八年)百里十一岁时,父亲叫他回原籍(海宁)附读于蒋氏家塾,因其记忆力特强,深为塾师倪勤叔先生所器重,除授以《五经》及制艺文外,还教他临摹灵飞经书法。一八九四年(光绪二十年)百里十三岁,正当甲午战败的一年,中国以亚洲的第一大国,被蕞尔小国日本所败,驯至忍辱求和,割地赔款,百里所受刺激很深,这是他后来弃文习武和建立国防思想的动机。不料祸不单行,他的父亲也在这一年染疫逝世,他往海盐迎榇归葬,并奉母回原籍海宁定居。

一八九八年百里十七岁的那年,考中了秀才。做了秀才就有坐蒙馆的资格,他因无力继续应考,便在距镇五里的伊桥镇孙家做了塾师。他有一位族人在桐乡做塾师,桐乡是海宁的邻县,他因事往访,恰逢那户人家办丧事,族人留他坐在书房里等候。他实在坐得太无聊了,便信手翻阅案头豹书文消遣,无意中翻到桐乡县令方雨亭所拟的“观风卷”,百里把上面所载的题目抄下来,带回伊桥镇,写好了文章,如期送往桐城县衙门交卷。原来,清朝官场中有一项规矩,一位新官上任,出题目考试属下的莘莘学子,以测验当地的学风,这是科举之外的另一种考试,考取后给以一定的奖金,这种试卷就叫做“观风卷”。

百里的文章受到方县令的极大赏识,考取了超等第一名,并立即派员调查了这位考生的住址,请他到桐乡相见。在那官权极重的时代,一位县令就等于南面称尊的“百里侯”,这件事情马上轰动了硖石、伊桥两镇,人人都知道海宁出了一位天才洋溢的神童。

方和百里一接谈,知道他做教书匠只是为了家贫亲老的缘故。这位县太爷倒很开明,不主张沿着科举的途径猎取功名,却以“天才不可埋没,应求实学以成大器”勉励百里,此语正合百里的心愿。恰好方县令准备到杭州接洽公务,就把百里带去,介绍他到求是书院求学,一切费用由他供应。

说也奇怪,浙江本为人文荟萃之区,而在前清末年,浙江文化之启迪和民族意识之发扬,却是由几位福建人推动起来的。当时的杭州知府林迪臣、海宁州知州林孝恂、桐城县令方雨亭,一色都是福建人。求是书院就是林太守所创立的。他在杭州一共创办了三个新学堂:一是求是书院,相当于大学或高中程度;二是养正书塾,相当于初中或高小程度;三是蚕桑职业学堂,聘有日本教师,培养纺织人才。这三个学堂的优材生,均由林太守亲自选拔,资送日本留学。

林太守著有《求已录》一书,书中收集中国自古以来恕道精神的故事,勉励学生严于律己j恕以待人,由修身而及于家国。这是以上三个学堂学生人人必读之书。方林二人为同乡莫逆之交。方的政声最受人民称道的,就是审案不须下跪,他用了一位不识字的裁缝做县衙门里的号房,他认为不识字的人是不会舞文弄墨的。P1-4

序言

十年内乱期间,我先后受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精神上备受折磨。民贼既除,又患多种老年慢性病,身体日就■羸。但我壮心未已,决以分秒必争的高速度,争取抢回十年来失去的时间,自一九七八年起,朝夕于斯,锲而不舍。不幸一九八一年又加了个白内障,视力日益模糊,这分明是天公对我示警,今后不能再从事文字生涯了。

一九八二年八月,甥女曹修治由美回国省亲,认为我每日工作十小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力劝适可而止。我告以今年(一九八二年)写完自传式的《记者生活三十年》后,将搁笔不再写了。她又不以为然:“八十以上高龄老人,脑力多见衰退,而您记忆力不减当年,正由于平日多用脑的缘故。如一旦改变生活,反足引起内心空虚,精神无所寄托,不如细水长流,写写停停,寓工作于消闲之中,反不失为养生之道。”此言深合现代卫生常理,于是我的决心又动摇了。

我既不能再写长篇大论,那么写什么东西好?有人建议,是否可将四十年前我在中华书局出版过的《蒋百里先生传》修订再版。当时适有浙江出版界要求转让版权,但未得中华书局编辑部的同意,故修本仍交中华书局出版。

百里先生一生提倡精神教育和建设现代化国防,不幸赍志以殁,这对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不无参考价值。将来我们国防现代化告成,则百里先生的抱负不能实现于生前者,能见之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对国对友,两俱有利。我将此意商之中华书局近编室诸公,得到热情赞助,这便是一九八二年着手订正《蒋传》的原因。

恫传对百里先生的一生经历,写得比较详尽,但也有应纠正之处,特别是关于百里先生的国防思想及其著作,略而不详,新书加以订正和补充,自有必要。为了符合传记体裁,新传初拟定名为《海宁蒋方震传》。但我自获与先生订交以来,先生即以字行,因此当代学术界和出版界,均知百里先生为著名军事家,而方震之名反为所掩。最近我读蒋慰堂先生所著《年表》,亦称百里。为此,我又商请中华近编室;新传仍用百里为书名,近编室诸公重视现实,亦欣表同意。值兹工作完成之际,闲赘数语,以告我亲爱之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蒋百里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陶菊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2000892500013
开本 32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1985-02-01
首版时间 1985-02-01
印刷时间 198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5.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4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