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上海与文化名人的关系,有助于文化人、青年人进一步看清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必由之路,对塑造新一代文化的健全人格,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起着积极的影响,因为贯穿文化名人与上海关系中的主流因素,是知识分子与党与人民与祖国在一起,追求光明,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品格。同时对于上海未来的文化建设也自能提供有益的启示。
图书 | 鲁迅(晚年情怀)/二十世纪文化名人与上海 |
内容 | 内容推荐 研究上海与文化名人的关系,有助于文化人、青年人进一步看清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必由之路,对塑造新一代文化的健全人格,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起着积极的影响,因为贯穿文化名人与上海关系中的主流因素,是知识分子与党与人民与祖国在一起,追求光明,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品格。同时对于上海未来的文化建设也自能提供有益的启示。 目录 一、序 二、逆旅中的姑活 “我看住在上海,总是不好的”——“就姑且活下去吧” 三、刀丛荆榛中的恶战苦斗 “国民党何尝不想逮捕我,杀害我”——“骂鲁迅是‘公事’”——“杀人不见血的武器” 四、启蒙即救亡 “人类向各民族所要的是‘人’”——“可羞甚于陨亡”——“甘为泥土” 五、脊梁与篾片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如此公者,何代蔑有哉”——“从血泊里寻出闲适来” 六、“没齿无怨言”与“一个都不宽恕” “赤条条地站出来说几句真话就够了!”——“砭锢弊常取类型”与“无意中触着了别人的伤疤” …… 七、多少话,欲说还休 “在悲愤中沉静”——“其实我何尝坦白”——“我的顾忌并不少” 八、临终情怀 “我们既然生着人头,努力来讲人话罢!”——“战斗的文章,乃是先生一生中最大,最久的业绩”——“都和我有关” 九、后记 试读章节 那时国民党的检查官,不但删掉文章中揭露黑暗统治的内容,并且排印时被删处还不许留空白,要将前后硬接起来,至于前言不搭后语的责任,只好由作者去负。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给你加上几句,把他的“思想”强加到你名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鲁迅(晚年情怀)/二十世纪文化名人与上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彬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06299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3 |
出版时间 | 1999-05-01 |
首版时间 | 1999-05-01 |
印刷时间 | 199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2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