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意在选取古今临床家于中医临证确有裨益之经验,以资临床借鉴。宗此标准,古代文献之选辑,以明清文献为主。
二、编排层次,每卷均先列古代文献,继以现代文献(1949年尚在世者均列入现代医家),其下分列病种,进而胪述各家经验。古代医家一般以生卒时间为序。每病之下,系统论述者居前,医话医案居后。间有部分理论论述,或内容顺序不宜后置者,而提置于前。病下各家经验,多为一篇。间有数家因不便以一篇介绍者,未予合并。
图书 |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一、《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意在选取古今临床家于中医临证确有裨益之经验,以资临床借鉴。宗此标准,古代文献之选辑,以明清文献为主。 二、编排层次,每卷均先列古代文献,继以现代文献(1949年尚在世者均列入现代医家),其下分列病种,进而胪述各家经验。古代医家一般以生卒时间为序。每病之下,系统论述者居前,医话医案居后。间有部分理论论述,或内容顺序不宜后置者,而提置于前。病下各家经验,多为一篇。间有数家因不便以一篇介绍者,未予合并。 目录 古代医家经验 缪希雍 内虚暗风 务慎辛燥 姜礼 明气血阴阳 辨风火痰虚 叶天士 中风案绎 尤怡 卒中八法 其本在肝 沈金鳌 剖判源流 权衡缓急 华岫云 精血衰耗,阳化内风 滋液替阳,清宣痰火 林佩琴 治裁发挥,大法赅备 王清任 半身不遂 补阳还五 周学海 阴虚阳虚为纲领 上焦下焦别虚实 …… 现代医家经验 任继学 析理论治标新见 大法求通瘀热痰 吴翰香 昏迷主重镇而戒香窜 偏瘫审血压以施黄芪 何炎? 急则迅折风火上腾 缓宜权衡阴阳气血 王季儒 辨详经络脏腑 治从虚实闭脱 王永炎 通腑化痰循大法 清升浊降效可期 张发荣 风中脏腑 ,闭脱兼见 …… 试读章节 凡言中风,有真假内外之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何者?西北土地高寒,风气刚猛,真气空虚之人,猝为所中,中脏者死,中腑者成废弃人,中经络者可调理而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单书健等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56024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4 |
出版时间 | 1999-08-01 |
首版时间 | 1999-08-01 |
印刷时间 | 2000-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