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和谐中国(全国掀起构建和谐社会高潮)/共和国故事
内容
试读章节

中央决定构建和谐社会

2004年9月16日,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决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这次会议将构建和谐社会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会议要求坚持最广、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会议指出: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005年2月7日,温家宝在2005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讲话。温家宝说:

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表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反映了10多亿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

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改革和发展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使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使安定团结的局面更加巩固。

实现这一任务,必将极大地推进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都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

中央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以后,新华社评论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文章指出: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四条原则性的界定: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所副所长赵子平在接受《嘹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这既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和基本途径。”  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后,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表率。

2005年春节,胡锦涛在贵州省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与贫困村民一起庆祝除夕。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胡锦涛轻抚小朋友脸颊,打糍粑,接受村民赠送的一卷手工织布的画面。

在此时,温家宝也正在河南贫困地区与艾滋病患者共度农历新春。他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与艾滋孤儿吃饺子的画面也出现在电视上。

与普通百姓,尤其是与其中的弱势群体一起过春节,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这本身就向世人显示了中国领导人实现和谐社会理想的强烈愿望。 2005年3月,在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又围绕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作了重点讲话。

温家宝指出,要从三个方面,全面完成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一是着力搞好宏观调控;二是着力推进改革开放;三是着力建设和谐社会。

温家宝要求: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诸子百家一直在学术问题上争论不休,但他们对“和谐”却都心向往之。从孔子的“和为贵”,到墨子的“兼相爱”,再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表达了希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热爱和平、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因此,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民心,受到社会各界的衷心拥护。P2-6

目录

一、中央决策

 中央决定构建和谐社会

 起草和谐社会指导文件

 出台构建和谐社会决定

 全国各地积极响应

二、贯彻实施

 陕西政法维护公平正义

 辽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

 江苏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宁夏加快扶贫工作步伐

 北京精心打造和谐文化产业

 上海各界开展保护环境活动

 黑龙江稳定就业局势

三、和谐社会

 合肥市民争做好人好事

 安徽大学教授情系三农

 安徽农村出现新气象

 民航职工视乘客如亲人

 上海社区组织传递爱心活动

 东北女法官公正爱民

 青岛公交职工拾金不昧

 廉江民企改造学校危房

 济南急救中心热心助人

 汀南客运站充满温馨

 邯郸汽修学校开展扶贫活动

 汀苏民警心系人民安危

 深圳大力支援地震灾区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问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肃清匪特,再到依法治国;从开国大典到六十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中国商业浪潮的滚滚而来;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从取缔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论十大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从“双百”方针到人才强国战略;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到对其伟大的实践;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新型国家;从以捍卫主权为目的的抗美援朝到多次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军队以数量取胜到精兵之路;从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线竣工到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从医疗制度改革到住房制度改革;从农民工培训到希望工程。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其所在的每个领域都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了不朽的诗篇。

本书为其中一册,记述了全国掀起构建和谐社会高潮的有关情况。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该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每一重大事件单独构成一本书。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选取了全国掀起构建和谐社会高潮中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事件;详细讲述了全国掀起构建和谐社会高潮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和谐中国(全国掀起构建和谐社会高潮)/共和国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18615
开本 32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3.7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3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