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穿越镀金时代
内容
试读章节

有没有中国模式,什么是中国模式,中国快速增长有没有秘笈,什么是中国秘笈,这都是无比繁复的问题,如果可以解答,相信有机会问鼎诺贝尔。本文尝试搭建了一个容易理解的分析框架,为你娓娓道来……

现在可以定定心心地说,市场体系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最终目标了,当时确有无数人为之销魂。虽然这被称为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但最终应验的仍旧是凯恩斯的老话,思想无所谓谁战胜谁,不过是新一代熟悉新分析技术和理论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最终成长了起来。

市场并不神秘,也非万能。它其实就是一个价格发现机制,通过竞争把稀缺物质配置到可能创造最佳效益的环节中去。但市场并非是机械的按照瓦尔托的方式存在于真空中,它需要政府、法律、社会形态以及道德准则这些非市场的制度安排来支持。而契约、产权和货币则是其更具体的制度载体和构造元素,因此应当把中国改革视为一个整体的,为实现市场经济而进行的全社会“现代化”改造的变迁过程。它需要改造整个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甚至人的心理和伦理,这是一场波兰尼意义上的“巨变”。但必须承认,一开始改革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线路图,这是一个典型的——“摸石头过河”的实用主义过程(直到1992的十四大,才有顶层设计出现),最多也不过是某种形式的反向工程“回到过去”。

这里主要描述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产权和价格。突破最先从最贫穷落后、人最多的中国农村开始。联产承包只是外形,包产到户表面是分配以及生产方式的改变,其实内核是产权界定和随之而来的产权改变,准确地说是部分改变,即土地短期使用权与集体所有权的分离和赋予私人。小岗村是产权和所有制变革的开端,而产权的明确是市场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它是利益计算的边界,明确的边界能够刺激各种市场主体自发的获利动机。然后就是1980年代个体户、私营企业的涌现和1985年以后乡镇企业的繁荣。同时,对国有经济的平行改造也从未间断过,特别是1995年以后的“抓大放小”。尽管受到各种诟病,期间也经历了停滞和争论。总体上看,这些所有制改革措施开启了产权多元化的时代,形成了混合所有制,在多元的利益诉求下,一个准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和行业格局被创造了出来。

价格则是另一个关键,它承载了各种资源相对稀缺程度的信息。正常情况下,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可以根据由竞争形成的各种商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进行正确的生产和消费决策。市场机制就如同精确制导的热敏导弹,价格就是热度和热源,它引导产出和资源迅速向它飞行,因此与产权制度改革同步进行的就是校正市场的信号系统,这通过价格自由化来实现。从价格全面管制到价格双轨制,中国历经了,六次大调整,三次大放开。最终在1992年价格闯关成功。到1993年春,中国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95%、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的90%,,以及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的85%,全部放开由市场供求决定,用市场价格机制配置资源从此成为中国经济制度的一个基础。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市场化是远远没有完成的任务。改革非常不彻底,不论是价格还是产权都是这样。两者仍然存在着真正意义上的“双轨制”。首先价格方面的市场化是不对称的,产品市场几乎全部放开,但要素市场——资金、土地、资源、劳动力的扭曲却依然十分普遍而且严重,这包括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妨碍,对利率、汇率的政府管制和对能源价格的人为限定等等。例如劳动力方面,户籍户口制度导致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严重缺失,这极大压低了劳动力成本。再如对自然资源的低成本定价,导致了能源以及环境的过度利用和严重污染。产权方面则主要是土地,目前土地剥离了一部分长期使用权给农民,但抵押权、转让权仍然缺乏明确的法理支持。让土地改变用途从而产生级差地租的定价权和收益权仍旧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土地成为驱动非农产业发展的手段和推进城市化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池。一方面,各要素成本定价过低,特别是劳动力定价过低,就潜移默化地实施了国家级的总成本领先竞争策略;另一方丽,双轨制提供的巨大利益空间,催生了政府部门(土地收入)和企业部门(特别是国有部门)的超额利润增长,进而加速非居民部门的储蓄积累,再转化为高额投资(基础建设、房地产和制造业)来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半市场化的制度安排为国家尽快完成经济起飞所需的原始积累,提供了充分条件,预留下很大的操作空间。P3-5

书评(媒体评论)

“对于中国来说,下个10年特别重要,千得好就是欧美,干得差就是拉美。”这是邵宇新书的一个大胆预测。作为编辑,我常在FT中文飚上读他的金融与经济评述。当下中国的经济时评人中,邵宇博士兼有产官学的独特资历,写得一笔经济学人圈内难得的上乘文字,时有超越体制局限的智慧见解。邵宇,与众不同。

——张力奋

学术的深刻,战略的深远和实践的深入,是书嗣飞越镀金时代所需要的经济理性。

——林尚立瀛畅、轻松、独到、深邃,必须一睹为快!

——沈明高

本书作者是当下卖方宏观研究领域真正能构建大思路、大框架、犬逻辐的研究者,全力推荐!

——刘煜辉

春秋笔法、全球视野、市场节奏,读来畅快淋漓,同时叉发人深省,特此推荐!

——孙立坚

目录

前言 挥别镀金时代

第一篇 中国宏观

中国秘笈:摸石头、山寨机和锦标赛

镀金时代后遗症

中国位于什么发展阶段

未来中国说

新三驾马车:如何升级中国经济并从中获益

检讨中国式城镇化的历史路径

深度城市化即将重塑中国

新型城镇化的潜在风险

诱致性制度变迁消解土地财政

中国经济改革会如何进行

人民币国际化:使命召唤还是刀锋之舞

金十条究竟含金量多少

中国金融自由化需甩开膀子

钱荒不慌:守稳底线,寻求突围

自贸区之歌

中国政府会有资产负债表危机吗?

大国龙骨: 军事工业复合体

第二篇 全球宏观

美元、黄金和白银时代的战争与和平

旧秩序:美元驱动的三个世界

金融危机纪年表:审判日

危机第二波:择日而亡

货币潮汐:QE退出时刻表及策略前瞻

日本:从僵尸经济到货币凶灵

第三篇 流动性经济学

庞氏骗局、货币幻觉和资产泡沫

流动性经济学的新思维

货币不眠:永恒庞氏和金钱本色

如果没有QE3:套息交易、货币竞争和价格波动

杀死影子银行

“钱荒”:茶杯里的金融风暴?

第四篇 市场观察       

新常态、求改革、寻找隐形冠军

PMI分裂症投射宏观经济弱势企稳

流动性退潮下的裸泳

6.20裸泳记实

压力测试和激活存量后的市场动向

理解A股风格,追寻隐形冠军

中国经济正在平稳着陆

如何理解中国目前的发展战略和布局

内外压力下中国资本市场的演绎路径

伦敦杀人鲸:CDX,IG9和系统风险

序言

中国2013年第一季度GDP数据是7.7%,远低于市场预期,但真不出人意料。研究中国过去几十年经济、社会、政治变化的学者通常有时空错乱的感觉,因为这段历史演进的速度太快了,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参照系,有时觉得像1830年前通过圈地运动完成工业化的英国,有时像1920年代自由市场暴露出重大缺陷的美国,有时又像1990年代即将在地产泡沫中崩渍的日本。30年压缩了近代市场经济近200年的悲欢离合和生生灭灭。但现在我确信那是一个“镀金时代”——成长是真实的。泡沫也是真实的,雾霾和漂流猪也是。

经济之所以在下滑,除了外部需求的赢弱外,反腐是一个明显的短期影响因素,但反腐行动不仅仅是压制了白酒或者鲜花等“奢侈”的消费,这应该不过是开始。近期最高检表示要抓一批大案要案,联系列监管部门对某些债券部门的突袭,估计很快更多隐秘的重大利益链条将会暴露出来,而这次将影响的是融资,进而是投资。这也是市场已经老生常谈的换届周期带来的一轮新的GDP锦标赛和投资狂潮这次为什么没有真正发动起来的原因。

但我们感觉并不是简单的利益清洗,更为重要的也许是这次将配合真正的长效机制的建设,一旦全口径预算纳入人大监督体系,那么重大工程建设、土地财政和国有资本运行将会全面暴露在阳光这最好的杀虫剂之下:而另一方面,根据国务院的机构职能转换时刻表,2014年6月底前将出台并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2014年底前将完善金融账户实名登记制度,这些都将被市场理解为是阳光法案的技术准备动作,那么结论就是——这次可能真的不同。

实际上理论研究业已证明,中国地方政府增长竞争除了GDP锦标赛机制以外,还有一种所谓的争宠机制也在发挥效力,这两个机制是相容的,上一级的决策偏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执行层觉得上一层的目标函数真的偏向结构调整,他们也会逐渐适应起来,不再以速度作为唯一的决策目标,或者降低其重要性权重。当然必须承认,这需要时间。

因此短期内来自货币的约束将变得更为显著起来,结合四部委463号文(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银监会8号文(清理银行非标产品和理财通道)、10号文(加强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监管)等动作来看。我们感觉政府的脚已经从油门放回刹车上了,未来放松大搞基建的可能性不大。而一季度6.16万亿的社会融资总量、15.7%的M2,可能更大概率是高潮的结束而不是新刺激的开始,是一种类似提前过户的政策规避行为的集中反映。这意味着,在接下来三个季度中,流动性子弹将受到更多限制。

而近期对香港的异常贸易数据、外汇占款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显示出不仅仅外围的廉价热钱想进来,国内也有不少获利多时的资金想要出逃。总的来看,当流动性供给总量从一个年化20%的平台跌落到14%左右的话,不言而喻的是——那些镀金资产的成色肯定会显得不足。

中期来看,这未必是件坏事。除非H7N9明显恶化或出现外部恐怖袭击扩大等重大下行风险,决策层应该不会再次重启刺激,因为其最为关注的就业和收入指标并没有明显恶化,从人保部的调查报告来看,2013年一季度的城镇单位新增就业超过300万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同比增长1.7%,这反映出国内就业形势较好;而从统计局的收入数据来看,2013Q1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6,7%,农民增9.3%,所以政府对经济放缓的容忍度不应低估,7.7%的GDP可能是符合决策层预期的,而周期股近来较为疲弱的表现似乎也在反映着这种共识。

地球人都清楚,金融危机触发的重大机遇窗口还打开着,对于中国来说,下个10年特别重要,干得好就是欧美。干得差就是拉美,正常预计能干10年的人,应该不会特别在意1-2年的短期绩效。当然时间的宝贵体现在,如何用速度换质量,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在1—2年内,给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可靠布局。

这种布局已经在展开,例如金砖德班峰会就力图打造的是一个平行世界的新格局,小三驾马车(IMF VS储备库,WB VS金砖发展银行WT0 VS工商理事会)正在启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始终扭扭捏捏不肯让出太多的份额和话语权,美国的否决权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都不会有变化,世界银行(WB)可以提供的弹药,在发达经济体自身的高负债下,援助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力度和意愿也不是太强,WTO的多哈回合其实已经死亡,发达经济体忙着构建TPP、TIIP等以形成新的贸易圈和游戏规则,总的思路是不带新兴经济体玩,或是以更高的入门费来玩,逼迫中国二次入世。

而另一方面,近期解放日报发表文章怀念胡耀邦,来重点突出当前的中国需要重新凝聚改革共识,预期秋天的三中全会会给出下一步重大的价格、税收、财政、汇率等系统改革的整体解决方案、时刻表和路线图,一如1992-1994那次系统性改革,并奠定未来20年的发展基础。

翘首以待……

内容推荐

《穿越镀金时代》作者认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时期是一个“镀金时代”。在这段历史中,中国实现了真实的成长,同时也积聚了经济泡沫。作者把中国的增长秘笈归结为一个脱胎于较低生产力水平、僵硬计划管理体制的“史前经济体”,快速形成市场和资本的现代化过程。它压缩了超过200年的悲欢离合和生生灭灭,是一个从残酷野蛮、积累加速准备起飞的前现代,到狂飙突进、推崇生存价值和经济效率最大化的现代化阶段,再到强调多元生活价值、主观幸福,不再唯经济增长至高无上的后现代的完整演化过程。但从现在开始,镀金时代结束,进步时代开始,接下来的10年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中国是否能迈进一线大国的行列。

《穿越镀金时代》的作者是邵宇。

编辑推荐

那是一个“镀金时代”,成长是真实的,泡沫也是真实的,雾霾和漂流猪也是。

对于中国来说,下个10年特别重要,

干得好就是欧美,干得差就是拉美。

《穿越镀金时代》作者邵宇认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时期是一个“镀金时代”。在这段历史中,中国实现了真实的成长,同时也积聚了经济泡沫。作者把中国的增长秘笈归结为一个脱胎于较低生产力水平、僵硬计划管理体制的“史前经济体”,快速形成市场和资本的现代化过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穿越镀金时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邵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68420
开本 16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6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16
CIP核字 2013237145
中图分类号 F12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