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忤逆(穿越血与火的战国)/军国日本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萧西之水所著的《忤逆(穿越血与火的战国)》图文并茂,呈现日本不同历史时期的战争动机与实战表现;着意探查和归纳军国主义的历史源流和社会土壤;警惕日本潜在的军国化倾向,认真做好战略、战术军事预案。

室町幕府末年的战国乱世,战事频繁,大大小小的战争打了150余年,日本才终于走向稳定和统一,在这一进程中危机下“以武胜”的社会心理得到典型体现。常态下恪守等级制度、强调服从与尽忠的日本社会,对战国时期大规模出现的下级武士僭越、背叛、谋杀领主并取而代之的事件,竟无真正意义上的批判和抵触,以灵活的态度默认了权力更迭。这样一种武力超越其他社会准则,遵循强者逻辑行事的作风,可说是军国主义在日本发展壮大的特有的社会基础。

内容推荐

《忤逆(穿越血与火的战国)》是“军国日本系列丛书”之一,由萧西之水所著。

《忤逆(穿越血与火的战国)》讲述:15世纪上半叶,室町幕府末年,日本经历了一场长达百余年、前所未有的大混乱。上层政治不稳定是引发这场混乱的一大诱因,而当地方强人相继崛起,局面渐难收拾,大混乱从此持续向纵深发展。与这一时期失序、残酷的社会现实相因应的,是武家政治中出现了一种凭实力说话、视情况必要而无视上层控制的“下克上”风潮。

这一“忤逆”现象在日本历史上仅在战国时期有过集中爆发,它既是艰难时世社会奇特生态的一种体现,又昭示出这个民族在重大转折时期习惯性地遵从于武力、摄服于强者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如这本书所做的,系统性地展示战国历史始末,使其褪去传奇色彩回归史实本身,就成为我们了解日本以及日本文化的一种必然。

目录

上篇 室町幕府,老去!

 第一章 一切为了将军/004

 第二章 幕府、分裂/013

 第三章 大乱,勃发/021

 第四章 文明之终,乱世之始/030

 第五章 加贺,字旗的天下/038

 第六章 以实力决胜负吧!/046

 第七章 乱中有变/055

中篇 大名,新生!

 第八章 两座城,两场败仗/066

 第九章 河越城,月光/074

 第十章 毛利改革/084

 第十一章 善德寺,三国演义/092

 第十二章 最后的大内/100

 第十三章 一座银山引发的血案/109

 第十四章 桶狭间之战/117

 第十五章 宿敌,川中岛见/125

 第十六章 京都,60年后第二人/135

 第十七章 盟约算什么/144

 第十八章 破茧而出/153

下篇 天命归属何方?

 第十九章 长筱,真是那样么?/166

 第二十章 御馆,上杉之警钟/175

 第二十一章 别了,本愿寺/183

 第二十二章 谜在本能寺/191

 第二十三章 袭取织田/200

 第二十四章 没错,就是关白/208

 第二十五章 统一,最后一战/216

 第二十六章 丰臣秀次,牺牲品/225

 第二十七章 镇国之失/233

 第二十八章 庆长五年,真乱/241

 第二十九章 江户崛起/249

 第三十章 大坂,炎上/257

试读章节

足利义教,独裁者?

在长期以来的评论中,足利义教都以独裁者的冷酷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但从多方面综合来看,这种“独裁”的形象,其实是足利义教采取了集权政策,进而对室町幕府传统的分权体制进行整饬的结果。

受到足利义教压制的最主要的势力便是镰仓公方足利持氏。围绕镰仓的问题,6代将军足利义教在正长二年1429 6月3日下令,要求东北地区的筱川公方——足利满直率领东北地区10名国人防备镰仓方面的进攻。

所谓筱川公方,指以筱川城福岛县郡山市安积町作为主城、协助镰仓公方治理东北地区的统治机构,设立于应永六年1399。虽然作为从镰仓公方分立的机构,但面对京都、镰仓之间的争斗,筱川公方足利满直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支持前者。

这是为什么呢?正长二年8月30日的一封书信泄露了筱川方面的真实意图。在书信中,足利满直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希望能够统辖关东事务;二是希望关东地区的结城、千叶、小山3家最有实力的国人能够归属自己管辖。换句话说,足利满直希望通过击垮足利持氏而获得关东、东北两地的统治权。

但足利义教的主旨在于同时收服关东的两股势力,而不是任何一方被单独消灭。经过审慎的思考,他便将计就计,以上述两条建议作为诱饵,要求足利满直进攻镰仓公方,目的在于使双方两败俱伤。筱川方面看出了足利义教的意图,明里答应出兵,私下却按兵不动,关东战况陷入僵持。

永享三年1431 3月14日,镰仓方面的关东管领上杉宪实担心镰仓公方会被筱川公方取代,只好派遣使者二阶堂盛秀进入京都,当面向足利义教请罪。足利义教没有会见这位使者,反而要求镰仓方面先写下停止进攻的誓约,否则一切免谈。无奈之下,二阶堂盛秀写下了保证书,表示镰仓方面会立即停止进攻。这样一来,7月19日,足利义教决定接见使者团,接受了镰仓公方的致歉。

这场筱川公方、镰仓公方之间的政治斗争以对峙告终,标志着足利义教集权政策的开始。他一方面通过筱川公方来制衡镰仓公方的发展,一方面也希望镰仓公方能够自动收敛行为。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他对于镰仓方面的压制不止激怒了足利持氏,更引发了幕府臣子的强烈不满。  于是,关东政治危机刚刚告一段落,足利义教为了日后进一步压制镰仓方面,首先对幕府内部的制约势力进行了扫除。

首当其冲的是4代将军足利义持的遗孀——日野荣子。正长元年接任将军之时,日野荣子强行为足利义教安排了婚事:与出身日野家的日野宗子结婚。由于足利家连续两代与日野家通婚,日野荣子的地位又非常高,足利义教根本无法推辞。永享三年1431 7月27日,日野荣子一去世,足利义教立刻与日野宗子离婚。这虽是家务事,却明显触犯了4代将军之前的陈规旧矩,标志着足利义教扫除制约势力的开始。

由于这个举动,8月30日,幕府政所中送来了一份批评足利义教的文书,其中甚至指责足利义教:如果继续这么做,年内或许就会失去天下。足利义教大怒不已,当即召开会议,强迫当时的政所执事伊势贞经退隐,让其弟伊势贞国接任。

幕府的内部整顿到此大致收尾,足利义教的目光转而投向骏河国静冈县中部,这里是连接近畿、关东的重要交通枢纽,世袭骏河国守护的今川家是否支持足利义教,自然是能否压制镰仓方面的重要因素之一。

永享四年1432 9月,足利义教来到骏河国,名为游览富士山,暗地里却干涉骏河国守护的继承问题。骏河国守护今川范政不喜欢长子——今川范忠,希望将幼子——千代秋丸立为家督。千代秋丸的母亲出身于关东管领上杉家,与镰仓方面有着莫大的关系,这自然遭到了足利义教的反对。9月中旬,迫于足利义教的压力,今川范政只好同意将今川范忠立为继承人,而骏河国在日后也成为了对抗镰仓的前线。

除此以外,与镰仓方面串通一气的比教山延历寺在永享六年1434 8月设坛诅咒足利义教,引来了京都方面的不满。延历寺是由平安时代桓武天皇兴建的寺庙,拥有长久的历史,也形成了独立的寺庙体系,很多幕府臣子甚至皇族对其都偏爱有加。

11月19日,足利义教做出了与后世织田信长相同的举动:进攻比叡山延历寺。对于这个举动,幕府重臣们的响应并不积极,作为讨伐军主力的畠山持国、山名时熙、赤松满佑等人只是派遣儿子或弟弟出发,表示了对足利义教这番举动的强烈不满。12月2日,由于寡不敌众,延历寺僧徒申请议和,幕府军罢兵而归。

但足利义教并未因此原谅延历寺,永享七年1435 2月4日,幕府将负责调停幕府、延历寺关系的几名山门使节召入京都,并立刻将他们斩首。无奈之下,5日,僧徒放火烧毁了延历寺主殿——根本中堂,很多人也自焚而死,这场灾难或许是织田信长火烧比叡山的滥觞吧。

足利义教激进的举动确保了他拥有比前任将军更大的权力,但从重臣的态度来看,这种硬朗的执政风格已经引发了明显的不满。嘉吉之变的发生,与这种执政风格有着直接关系。

P6-7

序言

在东亚地区的近代历史上,素有军国传统的日本是影响这一地区和平的一大不稳定因素。这不仅仅是由于日本在二战中穷兵黩武,带给邻国莫大伤害,更由于迄今为止,它仍然拥有极具威胁性的战争杀伤力,且历来对侵略历史缺乏真正的反省。

2012年以来,日本与中、俄、朝、韩等国因岛屿之争不断引发纠纷,国内右翼势力喧嚣尘上。东亚地区的和平会不会因此受到干扰,甚至被打断,自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日本在巨大的国际及国内压力下,会不会铤而走险选择战争?日本自卫队的军力会不会轻易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在短期之内迅速膨胀,一如往昔之彪悍?对于这些问题,人们或许有所预期,却很难得出确切的答案,因此,重新回顾日本的战争历史,在当下显得更有意义与必然。

“军国日本”系列丛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日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战争动机与实战表现,同时也着意察探和归纳军国主义在日本历史上的源流以及它所生长的特殊的社会土壤。

日本军国主义对于战争的狂热,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追寻,与公元12世纪末兴起并延续数百年的武家政治不无渊源。源赖朝创立镰仓幕府之后,武士取代公卿跃升为统治阶层,国内尊武之风盛行,在社会上形成了以武力解决问题的普遍信念。室町幕府末年的战国乱世是此种心理最典型的体现,常态下恪守等级制度、强调服从与尽忠的日本社会,对这一时期大规模出现的下级武士僭越、背叛、谋杀领主并取而代之的所谓“下克上”事件,竟无真正意义上的批判和抵触,而是灵活地默认了权力更迭。日本社会里存在如此的文化基础,即,愈是在非常态的历史时期,愈容易把武力征服作为解决问题的第一顺位,表现出一种遵从强者逻辑行事、弱者任其凋零的赤裸裸的丛林作风。

走入近世后,明治维新这场变革进一步强化了日本社会对武力的尊崇。正如戴季陶在其名著《日本论》中所指出的,军国主义不可能限于思想上的表现,而一定要成为一种制度,军事组织的力量成为政权重心,日本在明治时期不但完成了军国主义的制度化,而且是以惊人的高效完成了这一进程。据日本学者估算,在天皇制的最初十年,军事费占到全部经费的80%以上。在国内一般机械工业尚无影子时,日本的炮兵工厂、横须贺造船厂已发展为世界一流的大工厂,军事上必要的铁路、电话、电报等设施在完全无视经济需要的情况下被迅速建立,对邻国军事情报的搜集和运用,则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精细程度。即便如此,山县有朋1880年向天皇递交《邻邦军备略》时,还在指责政府分不清“强兵”与“富国”的本末关系,对军备扩张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而伴随着军队近代化改革完成、参谋本部设立、陆海军大臣武官制等一系列事件,军界巨头们得以挣脱政府内阁的制衡,真正可以随心所欲地放手行事了。

军国化进程的结束对日本未来的战略选择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武力的运用,除了扩张,自然再无他途。孱弱的亚洲诸邻被彻底抛弃,以西方列强殖民策略为学习对象,日本决意侵吞琉球群岛、台湾岛、朝鲜半岛甚至中国大陆,在东亚建立由其主导的新秩序。鉴于东亚战略与清国、俄国两大国存在重大冲突,日本挑动事态,主动求战,日清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接连爆发。这两场战争中,日本最终得胜虽有侥幸成分,但世界各国却不得不悚然心惊地承认,这一尚武之国对于战争技巧的纯熟运用,以及开国短短数十年内其军国化的军队表现出的惊人战力提升!日本跻身于世界一流强国之列,但也从此在扩张的道路上一去不回。

战功煊赫的日本军部在极端民族主义的刺激下,对外扩张的冲动更难扼制,军国主义演变为无理性的战争狂热。1937年全面侵华后无法迅速打垮中国,又在北进的诺门坎战役中遭到重挫,日本不得已将战略目标转向东南亚。凭借着与德、意两国结盟,以及用一纸中立条约稳住苏联,它孤注一掷,在西太平洋上挑战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在各国盟军的联手打击下,终至一败涂地。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在发动了一场与其综合国力极不相称的、不断扩大的战争后,日本终将绞索套上了自己的脖子。

历史虽已证明军国主义道路必将日本引向灭亡,但在今天,亚洲各国对日本的军国化倾向仍应保持适当警惕,并认真做好战略及战术的军事预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军国日本”系列从书着重选择了几个关键性的时点,从战争本身出发,展现战争细节,剖析军国文化。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军国日本,或许不失为一种珍视二战成果、维护地区和平较好的方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忤逆(穿越血与火的战国)/军国日本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西之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102768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2013169113
中图分类号 E313.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8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