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徐小圃医案、徐小圃经验方、徐小圃医话,徐小圃学术经验传承、徐小圃先生治学二三事及徐小圃逸闻摘记等六部分组成。前四部分大多参照《申江医萃》丛书分册之一《儿科名家徐小圃经验集》,并增加徐小圃经验方部分、徐仲才先生编写的《徐小圃儿科经验简介》,又补充部分医案及江育仁等后裔门人的简介,并且修正少量错误。
图书 | 徐小圃医案医论集/名医遗珍系列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由徐小圃医案、徐小圃经验方、徐小圃医话,徐小圃学术经验传承、徐小圃先生治学二三事及徐小圃逸闻摘记等六部分组成。前四部分大多参照《申江医萃》丛书分册之一《儿科名家徐小圃经验集》,并增加徐小圃经验方部分、徐仲才先生编写的《徐小圃儿科经验简介》,又补充部分医案及江育仁等后裔门人的简介,并且修正少量错误。 内容推荐 徐小圃(1887-1959),名放。上海市人,尽得其父杏圃公之传。弱冠时即悬壶济世,设诊所于上海东武昌路,晚年迁居虹口,专业儿科,名噪一时。小圃先生对仲景《伤寒杂病论》钻研颇深,辨证严谨,用药果敢。治病素来注重温阳挟正,推崇“扶阳抑阴”之论。对祝味菊先生善用附子为首的温阳药经验甚为服膺,虚心学习,也善于汲取西医诊疗的长处。他常于外感内伤病证中应用附子,如遇麻疹并发肺炎致心阳虚者常用麻黄、桂枝、附子宣透温阳之品而取效。对小儿肺炎,喜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加减。由于临证擅用麻黄取效,故有“徐麻黄”之称。对白喉症见面色苍白、脉细、气急者,投附子等温热药回阳救逆,温肾纳气,多化险为夷。上世纪30年代初,上海夏季流行小儿暑热症,先生创制含有附子的温下清上汤剂治疗,为儿内科医家所赏用的一张有效名方。小圃先生积极从事社会学术团体活动,支持中医教育事业,且虚怀若谷,屡次认捐巨款、土地等。凡中、西医同道好有所长,辄竭诚请益。且雅好古玩书画,是闻名海内外的收藏家、鉴赏家。他的书法造诣也颇高,笔力遒劲,笔法俊秀。 目录 徐小圃医案 感冒 麻疹 丹痧 天花 水痘 百日咳 白喉 湿温 疟疾 暑热症 风疹块 咳嗽 肺闭 哮喘 吐泻交作 泄泻 痢疾 腹痛 小儿肠痈 疳证 惊风 乳中毒 水肿 黄疸 汗证 鼻衄 眩晕 不寐 小儿淋证 遗尿 走马牙疳 口疳 乳蛾 喉疳 赤游丹
徐小圃经验方
徐小圃医话 《徐小圃经验谈》手抄本选存
徐小圃学术经验传承 徐小圃儿科经验简介 再论先父徐小圃“扶阳为主”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徐小圃先生治学二三事 附录:徐伯远患病始末(节自祝味菊《伤寒质难》) 学习老师徐小圃的学术经验 浅谈小儿常见的几种腹泻 疳证治疗体会 诸虫因症施治 辨证论治治疗小儿肺炎的体会 博采众长诲人不倦 秉承师教愈顽疴
徐小圃逸闻摘记 《银元时代生活史》笔下的徐小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徐小圃医案医论集/名医遗珍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陆鸿元//徐蓉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31851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6 |
出版时间 | 2010-02-01 |
首版时间 | 2010-02-01 |
印刷时间 | 2010-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49.6 |
丛书名 | |
印张 | 10.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