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现代作家型编辑家研究(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蒋成德编著的《中国现代作家型编辑家研究(精)》选取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十二个作家同时又是编辑家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其编辑活动为主,梳理创作与编辑历程,总结其编辑理念与编辑思想与编辑方法,是跨学科的交叉性研究。有一定的难度。作者显然对文学史与编辑出版史、文学编辑学有很好的功底和研究基础。前期所作的一些研究也有被发表、引用,作者业务能力和写作水平较高。

内容推荐

作家与编辑,这是一个交叉的学科;作家型编辑家研究,这是一个跨越创作、出版、新闻、学术几大领域的方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家,人们往往更多的是研究他们的创作成就、创作思想与创作特色,而很少关注他们于创作之外的编辑活动,更罕有研究他们所创办主编的报刊,以及这些报刊对当时社会运动与文学创作的影响。蒋成德编著的《中国现代作家型编辑家研究(精)》以他们的编辑为切入点,选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十二个作家:陈独秀、鲁迅、李大钊、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闻一多、朱自清、瞿秋白、夏衍、丁玲、巴金,在广搜史料的基础上,纵述他们编辑活动的历程,揭示他们的编辑思想与编辑特色,探论他们编辑报刊的宗旨与主张,总结他们丰富的编辑经验,从而为人们更全面地去认识作家;并从另一侧面对作为作家型的编辑家进行深入研究。

目录

由个案说及作家与编辑(序一) 吴敢

独特的视角 系统的研究(序二) 张卫中

“编辑是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代前言)

第一章 陈独秀:“以编辑为生”志在“改观思想”

 第一节 《国民日日报》与《安徽俗话报》

一、“《国民》既风偃,字字挟严霜”

二、“家鬼害家神”,“《俗话》演出来”

三、“以编辑为生”思想的萌生

 第二节 《新青年》与《新青年丛书》

一、《新青年》编辑的三个时期

二、新青年社与《新青年丛书》

 第三节 《每周评论》、《劳动界》、《向导》及其他

一、“主张公理,反对强权”的《每周评论》

二、“做我们工人的喉舌”的《劳动界》

三、“呼号于国民之前”的《向导》

四、对其他刊物的指导与帮助

第二章 鲁迅:“毫无忌惮地批评”中国的社会和文明

 第一节 以“思想革命”来办刊物

一、参编《新青年》与对胡适的斗争

二、编辑新书以推动新文化运动

三、支持《新潮》与批判《灵学》

 第二节 “撕去旧社会的假面”

一、莽原社与《莽原》

二、未名社与《未名丛刊》、《乌合丛书》

三、催促新生与排击旧物

第三章 李大钊:用铁肩担起“再造神州之大任”

 第一节 代民立言的《言治》

 第二节 “民宪之基础”的《民彝》

 第三节 “青春中华之创造”的《晨钟》

 第四节 赋予“新生命”的《甲寅日刊》

第四章 郭沫若:“要重新创造我们的自我”

 第一节 创造十年

一、弃医从文,成立创造社

二、编辑创造社刊物与出版《创造社丛书》

三、组建创造社出版部

四、创造社之外的编辑活动

 第二节 抗战以后

一、“我是社长”的《救亡日报》

二、担任主编的《中原》月刊

三、医治“时代疟疾”的“社外总编”

第五章 郁达夫:“以汗水来作天才的养乳”

 第一节 “八高”的校刊编辑

 第二节 从发起到脱离

一、发起成立创造社

二、编辑创造社刊物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

三、脱离创造社

 第三节 “和鲁迅握手”

一、主编《民众》旬刊,提倡农民文艺

二、与鲁迅合编《奔流》及其他

三、鲁迅的影响

 第四节 抗战在南洋

一、星洲三年,编刊十一种

二、在星洲建树文化站

第六章 徐志摩:“毕生行迳都是诗”

 第一节 流产的《理想》与英文杂志

 第二节 《诗镌》与《剧刊》

一、创刊《诗镌》,倡导新诗格律化

二、创办《剧刊》,振兴中国戏剧

三、主编《晨副》的转向

 第三节 《新月》与《诗刊》

一、负责《新月》的“总编辑”

二、“开拓”新诗的《诗刊》

 第四节 徐志摩的编辑特点

第七章 朱自清:造一个《诗》做“歌舞养育之场”

 第一节 从《诗》到《诗集》

一、“共同讨论《新潮》”

二、创办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

三、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

四、其他编辑活动

 第二节 编辑国文书刊和《闻一多全集》

一、“以服务为目的”编辑国文书刊

二、主持整理《闻一多全集》

第八章 闻一多:“把民主的声音喊得更响一些!”

 第一节 《清华周刊》的总编辑

 第二节 发起创办《诗镌》

一、流产的《河图》

二、“为新诗辟-第二纪元”的诗刊

 第三节 《民主周刊》的社长

一、仅出一期的《语言与文学》

二、“以民主为准绳”主编《民主周刊》

三、“把民主的声音喊得更响一些!”

第九章 瞿秋白:“忠实的共产党员编辑”

 第一节 创办《新社会》与《人道》

 第二节 “忠实的共产党员编辑”

一、接编《新青年》

二、主编《新青年社丛书》

三、创办党报党刊

四、其他编辑活动

 第三节 领导“左联”时的编译成就

一、对“左联”的政治领导

二、“左联”时期编译的特殊贡献

 第四节 主编《红色中华》

一、接编《红色中华》与《关于(红色中华)报的意见》

二、对《红色中华》报的改进

第十章 夏衍:“去完成历史赋予的任务”

 第一节 “五四”时代的《浙江新潮》

 第二节 “左联”时期的几个刊物

 第三节 从《救亡日报》到《华商报》

一、受命总编《救亡日报》

二、《救亡日报》的灵魂

三、创办《华商报》及其他

第十一章 丁玲:“我一生当过编辑”

 第一节 “象征光明与黑暗”的《红黑》

 第二节 在“鲁迅领导下”主编《北斗》

一、由“灰色”变“红色”的《北斗》

二、转向大众的编辑导向 l

三、团结成名作家,发现培养新人

四、鲁迅、瞿秋白对《北斗》的支持

 第三节 “把副刊办成人民的朋友”

一、创办《红中副刊》

二、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

三、为《晋察冀日报》创办文艺副刊

四、在解放区的其他编辑活动

第十二章 巴金:人生追求与历史使命的理想契合

 第一节 社会理想与政治刊物的编辑

一、“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理想与编辑《半月》

二、宣传无政府主义与《平民之声》、《民众》的创办

 第二节 文学活动与文学刊物的编辑

一、主编文学刊物,推动新文学发展

二、抗战的《呐喊》与《烽火》

 第三节 “文化的先觉者”与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

一、文生社成立的意义

二、巴金主持文生社的三个阶段

三、巴金主持文生社的劳绩

四、巴金的编辑思想、编辑作风与奉献精神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现代作家型编辑家研究(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成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988057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7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2014130744
中图分类号 G232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21: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