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惠先生除了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深思与专研,早年还受长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和教育家陈鹤琴的影响,潜心于儿童教育的思考。
本书是关于陈汝惠先生的纪念文集,包括:陈汝惠教育思想研究、陈汝惠文学创作研究、怀念与记忆三部分,收录了关于陈汝惠先生的文章数十篇。
图书 | 陈汝惠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汝惠先生除了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深思与专研,早年还受长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和教育家陈鹤琴的影响,潜心于儿童教育的思考。 本书是关于陈汝惠先生的纪念文集,包括:陈汝惠教育思想研究、陈汝惠文学创作研究、怀念与记忆三部分,收录了关于陈汝惠先生的文章数十篇。 目录 序:研究是最好的纪念 第一编 陈汝惠教育思想研究 一部具有前瞻性的家庭教育教科书——陈汝惠《父母与子女》评介 陈汝惠及其《父母与子女》 一本富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好书——读陈汝惠先生的《父母与子女》有感 关于成长与健康的经典之作——《父母与子女》读后感 喜于书海得遗珠——陈汝惠家庭教育思想浅析 陈汝惠与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 再谈陈汝惠与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 试论陈汝惠的高等教育理念——以《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为例 以科学实践理论指导教育科研的先驱者——纪念陈汝惠先生 陈汝惠关于教学过程之理论原则与实践的主张 第二编 陈汝惠文学创作研究 有一页尘封的历史——《陈汝惠文集》读后 新中国成立前陈汝惠先生在上海的文学创作活动 爱国作家陈汝惠 革命途中的献祭与超脱——陈汝惠小说论 论陈汝惠小说创作的主题 迷惘中的人生探寻——论陈汝惠的教育小说 历史的回音心路的旅程——反思陈汝惠小说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陈汝惠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陈汝惠小说创作的文化影响 陈汝惠小说的文化蕴涵 论《风尘》中的主人公周天池 水底鱼龙欲奋扬——陈汝惠小说创作的异彩 “孤岛”知识分子的爱情和国家责任——论陈汝惠的战时小说 生动的人物优美的语言——试论陈汝惠小说的艺术特色 论陈汝惠先生文学评论的艺术 抗日爱国心向共产党——陈汝惠杂文浅谈 陈汝惠先生杂文艺术论 陈汝惠先生从事抗日和革命活动及文学创作教学研究的初步考证 第三编 怀念与记忆 这样的知识分子形象是厦大的骄傲 陈汝惠老师的精神遗产脞谈 悲怆十年祭——纪念厦门大学教授陈汝惠 怀念大学时代的陈汝惠老师 怀念陈汝惠先生 怀念恩师陈汝惠先生 斯人已逝慈颜永驻——纪念陈汝惠先生 师恩重如五老峰——忆陈汝惠教授二三事 默默为厦门大学耕耘的园丁——陈汝惠老师 谈陈汝惠的为人与做事 敬挽陈汝惠先生 怀念陈汝惠教授 陈汝惠教授创作及学术研究研讨会感赋 陈汝惠赞 陈汝惠教授十周年祭——此赋代记先生危苦之思 祭陈汝惠先生文 百感交集思念与感谢 回忆父亲 再见爷爷 附录 陈汝惠年谱 陈汝惠著作及文章目录 陈汝惠研究论文编目(部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陈汝惠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本书编委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722789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8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4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