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纪念杨公骥教授诞辰九十周年学术论文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李炳海、赵敏俐主编的《纪念杨公骥教授诞辰九十周年学术论文集》讲述了杨公骥教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史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化史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杨公骥教授是东北师范大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学位委员会成员,曾参与制订了建国后第一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在全国、吉林省也曾兼任多种学术职务,为我国的学术教育建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二重证据”与文学批评的理论视野;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20世纪唐诗研究的几点反思;论晚唐五代“齐梁体”诗歌的体格特征;汉代琴曲歌辞与五言诗的关系等。

目录

“二重证据”与文学批评的理论视野

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

20世纪唐诗研究的几点反思

论晚唐五代“齐粱体”诗歌的体格特征

论词体的徒诗化进程

论高启诗歌审美观念的演变

明代宋玉作品的真伪考辨与辑佚及其对传播的影响

赵执信与清初诗学之终结

五十年的追问:什么是戏剧?什么是中国戏剧史?

青闺夜照团圆月——朱素臣《秦楼月》传奇写作与刊刻的前因后果

聪明捷敏人之美材——读《左传》札记

周诗中所反映的宠幸之祸和亡国之痛

《周颂·有客》与周代宾礼

周人颂美女祖诗歌的文化解读

《左氏春秋》叙事的文化超越品格

《逸周书》编著意图考论

缺失环境中凸显的完美——屈原品格与战固士精神

诗言志与先秦的言意之辩

上博馆藏楚竹书《孔子诗论》的诗教思想

汉代琴曲歌辞与五言诗的关系

政治与学术之间的艰难抉择——汉代三篇“设论”赋的细读

论汉代边塞简牍的文学文献价值

歌诗演唱与相和歌辞艺术的原生态考察

《汉书》完成过程考——兼论刘之遴所校《汉书》古本真伪

论汉末建安诗文的“迁逝”之悲

审美与哲理的会通:论两宋理学诗的诗性品格

慎思明辨的学术典范——杨公骥《商颂考》评析

杨公骥教授《中国文学》(第一分册)的注释特色

关于《巾舞歌辞》研究的公案

《巾舞歌辞》研究综述

一部不该被遗忘的著作——重读杨公骥先生《西藏古史考》

探索文学原初动力的典范——学习杨公骥先生《中国文学》的体会

视野宏阔论断透辟——杨公骥先生《中国文学》中“战国时代的历史散文”学习札记

师门琐忆——深切缅怀杨公骥先师

怀念公骥师

怀念杨公骥先生

学术芳草园中的树兰滋蕙——杨公骥教授研究生培养理路举要

回忆杨公骥先生给博士生上的第一堂课——附1982年9月20日讲课内容记录稿

卓识高节风范千秋——从公骥师的几次教诲谈起

一位始终不渝追求真理的学者——杨公骥教授

独具个性执著求真——怀念我的导师杨公骥先生

自传及著作筒述

编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纪念杨公骥教授诞辰九十周年学术论文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炳海//赵敏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738278
开本 16开
页数 50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8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1.1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2-53
丛书名
印张 3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6
188
3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6: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