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了学习毛泽东的伟大风范,《毛泽东青少年时代故事》是一本为广大青少年朋友编著的、集思想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关于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故事书。

在毛泽东老人家诞辰120周年之际,龙正才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认真鉴别挑选,以史料为依据,让事实说话,努力挖掘历史照片,采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力求写出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生动的少年和青年毛泽东来。

内容推荐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故事》是一本为广大青少年朋友编著的、集思想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关于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故事书。

通过《毛泽东青少年时代故事》,受到一次深刻的毛泽东思想的教育。我们看到,毛泽东作为古今中外历史上罕见的伟人,他在青少年时代即显示出思想开阔,品德高尚,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另一方面,我们也深知,毛泽东确实是人不是神,他的伟大出自平凡,他的天才由于勤奋;他那种勤奋学习和刻苦磨砺的精神,令我们感动不已。我们相信,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一定可以更多地领略毛泽东的风范,汲取毛泽东的智慧;一定可以从中得到许多的启示与激励,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和鼓舞下,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爱祖国、爱人民,学习勤奋、道德高尚的有志青年,为实现复兴中华的“中国梦”而蓄才储能,贡献力量。本书主要由龙正才撰稿。

目录

导言 韶山出了个毛泽东

刻苦攻读篇

 舅舅蒙馆的“旁听生”

 “六年孔夫子”

 劳动、学习两不误

 “像牛闯进了菜园”

学习方法篇

 “省先生”的来历

 “四多”读书法

 不动笔墨不看书

 读“无字之书”

勤劳俭朴篇

 小“长工”

 “牛司令”

 厚道而又好强的孩子

 “乡巴佬”、“建国材”

济贫助弱篇

 菩萨心肠

 见穷人就帮

 替穷人说话

 “逢恶就莫怕,逢善就莫欺”

敬长尊师篇

 “咯是从哪里拱出来的呀?”

 情义深长的祭母文

 “父母都不肯孝敬的人,还肯为人民服务吗?”

 对外婆家的深情

 “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爱国爱民篇

 “我们将来也要写书,写农民的书”

 “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影响了我的一生”的一件事

 “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教育弟妹舍小家为大家

强身励志篇

 “为何死了七个同学?只因不习十分间操!”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发表《体育之研究》

志向高远篇

 立志出乡关

 “三不谈”与“五条戒律”

 昭山之巅畅谈人生

 富国强兵的“中国梦”

 “如果三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决不回来见乡亲!”

后记

试读章节

少年毛泽东还有一个诨名,叫“省先生”。为什么大家叫他“省先生”呢?原来这有一段来历。

毛泽东从小聪颖,当他进入南岸私塾正式读书时,邹春培先生教的那些内容,他在舅舅的蒙馆里跟着人家读过多遍,自然难不倒他。

在私塾里,本来老师要求学生读书是要朗朗发声的。然而,毛泽东从不高声朗读。

他虽然不大声朗读,但他很专心,把它默念着记在心里。所以,即使刚刚教过的课文,他也能背得一字不差,令先生和同学们十分惊讶。

他读书勤于思考,喜欢提问。一次,他在课堂上问道:“先生,《百家姓》的开头怎么不用你家‘邹’姓,也不用我家‘毛’姓,而是用‘赵’姓呢?”又有一次,读到《论语》中的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时候,他又走到邹先生的面前问道:“先生,‘民可使由之’的‘由’字,怎么解释?”

当时,学生的习字课要填“红蒙字”,就是用毛笔蘸着黑色的墨水去填写印在纸上的红字。毛泽东不填红蒙,要自己放手写。他放手写的字比一般学生填的红蒙字还要好些。

邹春培教了半辈子“子日诗云”,没有碰到过这么聪明的孩子,对毛泽东这个学生打心底里满意,就专门跑到上屋场,高兴地对毛泽东的母亲说:“五十婶子,你家三伢子有些特别哩,他读书从不读出声来。我给他点书,你猜他怎么说?‘春培阿公,您老人家不要点,省得费累。’我感到奇怪,就问他,‘你爹特地送你来读书,不点书怎么行呢?’他就讲,‘您不要点,我都背得’。我点了几章,他果然背得,不像有些读白眼文的伢子,看上去他在大声读书,很认真,但真要他背,就结巴了。你家三伢子聪明,会读书,根本不要我劳神。”这话一传开,有的人就说:“那就省了先生哕!”

“省先生”真正传出去,还是因为他入私塾不久,就学会了使用《康熙字典》,有什么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他会自己去翻字典,不用老师教。

在关公桥私塾上学时,还出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位同学见他桌上摆着一本厚厚的字典,问他:“你这《康照字典》怎么用法?”

毛泽东忍不住笑了起来,说:“这字读‘熙’,不读‘照’。你来看看它的读音。”毛泽东热情地向他详细介绍了查字典的方法,给他查出了‘熙’字和‘照’字,指出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他还说,每个字都要认真看,不认真看,会把‘荼’字看成‘茶’字,把‘佘’字看成‘余’字。翻翻字典,就会知道它们各自的读音和字义,就会晓得它们的区别,省得什么都去找老师。这个同学很感动,高兴地说:“你给老师省了不少事,我们以后干脆叫你省先生吧!”此后,“省先生”的诨名,就在学堂和韶山冲叫开了。

“四多”读书法

毛泽东不但喜欢读书,而且很会读书,很讲究读书方法,所以学习效率特别高。他小时候,给小朋友介绍他的读书方法就是要“四到”。即眼到——眼睛要看着要读的字;口到——口里要读出要读的字,虽不大声也要默念;心到——心里要记下要读的字的字形;笔到——要做读书笔记。后来他又说,读书还要做到“四多”,即多读、多写、多想、多问。这种读书方法贯穿了他的一生。

所谓多读,就是广泛涉猎,博览群书。他一辈子没有一天不读书,就是在他重病在床、去世的当天还读书、读文件11次,近3个小时。他一生读过多少书,无法计算。在他去世后,人们整理他的图书有近10万册,大部分都被圈点过。所谓多读,另一方面是讲对某些重要的书、对某些重要的文章多读几遍。青少年时代,他读《饮冰室文集》,读韩愈的古文和唐宋诗词,无不读到能背诵出来。他爱读诗,能背诵400多首古诗。他最喜欢中国的古典小说《红楼梦》,很早就找来阅读。他说至少读过五遍,而且看过《红楼梦》的十多个版本。他多次指出,读《红楼梦》“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P19-22

序言

在湖南省中部,湘潭、湘乡、宁乡三县交界处,有一座美丽的山。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路过这里,让人演奏起动人的音乐。乐声在山野间激越回荡,引得凤凰飞舞,百乌和鸣。因为舜帝奏的音乐叫“韶乐”,后来,人们便把演奏过韶乐的这一片峡谷叫“韶山冲”,把高峻陡峭、气势雄伟的那座山叫“韶峰”,把韶山冲内潺潺流淌的溪水叫“韶河”。

在韶河不远处的土地冲,有一栋土墙青瓦的“凹”字形农舍,名叫上屋场。1893年12月26日,一代伟人毛泽东就诞生在这个山村农舍的普通农民家庭。

这个农家的家长,也就是毛泽东的父亲,叫毛顺生。他是一个勤劳节俭、善持家务的农民,只读过两年私塾,为了还清父辈的债务,曾外出当过两三年兵。退伍回乡后,务农之余,兼做贩卖谷米和生猪的生意,不仅还清了债,还买进了田,成了富裕农民。致富以后的毛顺生仍然带领全家勤奋劳动,精打细算。他常以“吃不穷,用不穷,人无划算一世穷”的古话教育家人。

毛泽东的母亲文素勤,人称文七妹,是一位勤劳、善良、贤惠的农村妇女。她不但在当地以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有名,而且心地善良,待人诚恳,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毛泽东称她是“可以损己利人”的人。她的品德,对毛泽东影响最大。

毛泽东来到世间的时候,正是清朝末年,中国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天比一天厉害。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双重剥削和压迫下,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在韶山,占人口6.5%的官僚地主和富农,占了68%的良田。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后,只能租种地主的田地,或上山打柴,用肩挑或用独轮车推到二十多里外的银田寺去卖。

韶山冲来冲连冲,

丈夫砍柴做零工。

一天弄得升把米,

儿啼女哭难维生,

粗糠野菜口里吞。

韶山冲来冲连冲,

十户人家九卢穷。

有女莫嫁韶山冲,

柴棍红薯度一生。

这些民谣是当年韶山农民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毛泽东从小爱国爱民,立志要改造那个不合理的社会;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带领中国人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使备受压迫的广大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毛泽东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真心爱戴。

韶山,是毛泽东成长的摇篮。这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这里的民风习俗、文化传统教化了他;父母、亲属、师长都对他的性格和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

毛泽东,也是韶山的光荣与骄傲。如今,小小的韶山冲,成为万众景仰的革命圣地,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中外人士,扶老携幼,来到这里参观、瞻仰,缅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聆听毛泽东的故事,学习毛泽东的思想与品德。

后记

为了学习毛泽东的伟大风范,我们决定为广大青少年朋友编著一本集思想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关于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故事,并就资料的收集与选择、编写的内容与方法进行过多次讨论。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认真鉴别挑选,以史料为依据,让事实说话,努力挖掘历史照片,采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力求写出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生动的少年和青年毛泽东来。在他老人家诞辰120周年之际,这本小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编书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通过本书的编写,我们受到一次深刻的毛泽东思想的教育。我们看到,毛泽东作为古今中外历史上罕见的伟人,他在青少年时代即显示出思想开阔,品德高尚,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另一方面,我们也深知,毛泽东确实是人不是神,他的伟大出自平凡,他的天才由于勤奋;他那种勤奋学习和刻苦磨砺的精神,令我们感动不已。我们相信,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一定可以更多地领略毛泽东的风范,汲取毛泽东的智慧;一定可以从中得到许多的启示与激励,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和鼓舞下,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爱祖国、爱人民,学习勤奋、道德高尚的有志青年,为实现复兴中华的“中国梦”而蓄才储能,贡献力量。

本书主要由龙正才撰稿,吴君华协助撰写了“强身励志篇”;胡湘玲、陈显良具体负责组织、补充,丁琼林负责打印、校对等工作;湘潭市关工委的领导对书稿提了许多修改意见。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中共湘潭市委党史研究室、湘潭市红色文化研究会、韶山市关工委和韶山毛泽东图书馆给予了大力支持;湖南省关工委主任沈瑞庭与韶山管理局原副局长高菊村等同志给予了宝贵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编写中,我们广泛参考了已出版的有关毛泽东的各类书籍,采用了许多摄影家所摄的照片,恕不在此一一列举,谨向这些书籍和照片的作者、编者、出版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错漏之处一定不少,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龙正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320588
开本 16开
页数 1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2013277412
中图分类号 A752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3
14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