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玛尔戈王后(共2册)(精)
内容
试读章节

一 吉兹先生的拉丁文

1572年8月18日,星期一,卢浮宫里正举行盛大的典礼。

古老王宫的窗户,通常是那样阴暗,今日却灯火通明;附近的广场和街道,平时圣日耳曼-洛塞鲁瓦教堂的钟声敲响九下就寂寥无人,今日时已半夜却依然熙熙攘攘。

在沉沉的黑夜中,从四面八方汇集来的喧嚷、拥挤、气势汹汹的群众,就像是波涛汹涌的黑色大海,每一支人流就是一股咆哮的浪潮;这大海,在塞纳河岸的码头地带狂涌着,溢入福塞-圣日耳曼街和拉斯特吕斯街,冲向卢浮宫的墙脚,又倒涌向矗立在对面的波旁宫。

尽管宫廷在大张庆典,也许正因为宫廷在大张庆典,人群中蕴藏着一种紧张的情绪。他们没想到,他们作为旁观者参加的这次庄严的典礼,只是一周后的一次狂欢的前奏,届时他们是会受到邀请,尽情地玩乐耍闹的。

宫廷里正在欢庆的,是已故国王亨利二世的女儿、国王查理九世的妹妹玛格丽特·德·瓦卢瓦夫人和纳瓦尔国王亨利·德·波旁的婚礼。这天早晨,波旁主教已在巴黎圣母院门前现搭的台子上为这对新人行过了法国公主成婚时照例要举行的仪式。

这桩婚姻使所有的人都大为惊讶,尤其使那些看得比较清楚的人百思不解;人们无法理解新教和天主教这两个互相仇视的教派为什么会在这时联姻。人们在寻思:年轻的孔代亲王怎么会不记父亲在雅尔纳克被孟德斯鸠杀害的深仇,原谅了国王的弟弟安儒公爵?而年轻的吉兹公爵又怎么会忘却父亲在奥尔良被波尔特罗·德·梅雷杀害的宿怨,原谅科利尼海军元帅?再说,无能的安托万·德·波旁的勇敢的妻子,带儿子亨利来参加王室订婚仪式的雅娜·德·纳瓦尔死去才两个月;关于她的突然身亡,流传着种种古怪的谣言。人们到处窃窃私语,也有的甚至大声议论,说她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秘密,卡特琳娜·德·美第奇怕这秘密泄露,就用一个名叫勒内的精通此道的佛罗伦萨人制作的香味手套毒死了她。在她的儿子要求下,两名医生——其中有著名的昂布鲁瓦兹·帕雷——负责检查尸体,可他们只被准许打开躯体,而不能打开头颅,于是这种谣传就散布得更快,并且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因为雅娜·德·纳瓦尔是通过嗅觉中毒的,只有在大脑中留下罪行的痕迹,而偏偏就是头部不准解剖。我们说罪行,因为没有任何人怀疑这是一桩罪行。

还不止如此,尤其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查理国王对这次既能使他的王朝恢复平静、又能把法国胡格诺派的要人吸引到巴黎来的婚事,态度十分坚决,简直到了执拗的程度。由于新郎和新娘分属不同的教派,一个信仰天主教,一个信仰新教,他们不得不写信请求居住在罗马的格列高利十三世特许。因为迟迟得不到特许,现已亡故的纳瓦尔王太后非常担忧。一天,她向查理九世诉说,她怕特许是不会来了。国王回答道:

“不用担心,我的好姑妈,我尊敬您甚于尊敬教皇,我对妹妹的爱也甚于对教皇的畏惧。我虽不是胡格诺派,但我也并不愚蠢,如果教皇先生装糊涂,我就亲自把玛尔戈领到教堂去和您儿子完婚。”

这番话很快从卢浮宫传遍了全城。胡格诺派教徒感到欢欣鼓舞。但天主教徒不由得暗暗思忖:国王是真的要背叛我们,还是仅仅在演一幕喜剧,突然有一天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局?

在对待这五六年来一直和国王激烈交战的科利尼元帅的问题上,查理九世的行为更是难以解释:生前查理九世悬赏十五万金埃居通缉科利尼,而今天竟然如此盲目地推崇他,称他为父亲,公开宣布从今后把指挥打仗的重任信托给他一个人。事情发展到连一直控制着儿子一切行为、意志和愿望的卡特琳娜·德·美第奇也感到不安了。她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在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中,提到弗朗德勒地区的战争时,查理九世曾对元帅说:

“我的父亲,有一件事必须注意:太后虽然不懂得战争,却什么都想插手。我们必须严守秘密,让她丝毫觉察不了,否则,她这个糊涂虫会把我们的一切都搞糟的。”

然而,精明能干、富有经验的科利尼,却没有严守住受到如此充分信任的这个秘密;尽管他是怀着满腹疑虑来到巴黎的,尽管在他离开夏蒂荣时,一位农妇扑倒在他脚下喊道;“噢!先生,我们的好主人,不要到巴黎去!如果你一定要去,你和同你一起去的先生们都会死在那儿的。”可是这些疑虑在他和他女婿泰利尼的心头还是逐渐消失了。国王对泰利尼也十分友好,亲热地称他为兄弟,就像对最知己的朋友一样。(P1-4)

目录

《玛尔戈王后》(上)

 一 吉兹先生的拉丁文

 二 纳瓦尔王后的卧室

 三 诗人国王

 四 1572年8月24日晚上

 五 从个别的卢浮宫谈到一般的美德

 六 清债

 七 1572年8月24日夜间

 八 大屠杀

 九 凶手们

 一○ 死亡、弥撒或巴士底狱

 一一 圣婴墓前的山楂树

 一二 知心话

 一三 万能钥匙

 一四 新婚第二夜

 一五 女人要的也正是上帝要的

 一六 敌人的尸体总是好闻的

 一七 昂布鲁瓦兹·帕雷医生的同行

 一八 死而复生的人

 一九 太后的香料商勒内师傅的住宅

 二○ 黑鸡

 二一 索弗夫人的那套房间

 二二 陛下,你将是国王

 二三 又一个改宗者

 二四 蒂从街和破钟街

 二五 穿桃红色斗篷的人

 二六 玛格丽特

 二七 上帝的手

 二八 罗马来信

 二九 出发

 三○ 莫勒韦尔

《玛尔戈王后》(下)

 三一 围猎

 三二 兄弟之情

 三三 查理九世的报答

 三四 上帝的安排

 三五 国王们的夜游

 三六 拆字

 三七 回到卢浮宫

 三八 太后的腰带

 三九 复仇计划

 四○ 阿特柔斯家族

 四一 占卜

 四二 知心话

 四三 波兰使节

 四四 俄瑞斯忒斯和皮拉得斯

 四五 奥尔通

 四六 丽星旅店

 四七 德穆伊·德·圣法尔

 四八 两个脑袋一顶王冠

 四九 一本鹰猎的书

 五○ 鹰猎

 五一 弗朗索瓦一世阁

 五二 审问

 五三 阿克泰翁

 五四 万森树林

 五五 小蜡人

 五六 看不见的盾牌

 五七 法官

 五八 夹刑

 五九 小教堂

 六○ 格莱夫的圣约翰广场

 六一 示众塔

 六二 血汗

 六三 万森城堡的平台

 六四 摄政

 六五 国王驾崩了!国王万岁!

 六六 尾声

 附录一 玛尔戈王后个人回忆录中对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的记忆

 附录二 本书相关历史背景年表

 附录三 西班牙、德意志、法兰西三国宗教战争比较

 附录四 玛尔戈王后相关材料知见录

序言

亚历山大·仲马(1802-1870)是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法兰西文学苍穹的一颗独具特色的明星。其作品卷帙浩繁,多达三百余部,包括戏剧、小说、游记、回忆录等多种多样。而他的长篇历史小说尤其成就卓著,《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势》、《玛尔戈王后》……这诸多的代表作跨过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玛尔戈王后》发表于一八四五年。在这前一年,他的《三个火枪手》问世;而在这后一年,另一部杰作《基督山伯爵》出版。《玛尔戈王后》正是作家大仲马巅峰时期的产物。

“什么是历史?就是钉子。用来挂我的小说。”作为历史小说家,大仲马常常是不注重表现历史本身的。他的许多历史小说,热衷渲染的是主人公个人的奇遇,历史只是与之稍微挂钩的背景,若即若离,连他的代表作《三个火枪手》也是如此。不过他有少量历史小说作品,与历史的框架贴合比较紧密,历史的依据比较坚实,历史的内涵比较丰富。《玛尔戈王后》便是突出的一例。

《玛尔戈王后》取材于法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宗教战争。那是约四百年前的事了。十六世纪下半叶,宗教战争的幽灵在法国的土地上肆虐了八次,蹂躏法国近四十年,给法兰西民族造成深重的灾难。追溯这场战争的根源,至少可以说到该世纪初叶的宗教纷争。那时,天主教会腐败已极,宗教改革之风兴起。改革思潮最初在少数教士中传播,逐渐扩及下层民众和资产者,产生了所谓“革新了的宗教”——即新教。十六世纪五十年代,法国人加尔文在瑞士创立的教派传到法国。加尔文教否定了在《圣经》中“查无依据”的一部分天主教教义和陈规陋习,废除了教士等级制而代之以信徒选举的长老制,有力地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很快就成为法国新教中最主要的一宗。许多地方,特别是南部,加尔文教团体如雨后春笋,连贵族也纷纷加入。到五十年代末,以南部为基地的新教派最终形成,其领袖为法国西南部属国纳瓦尔的波旁王室。而北部则是天主教派的势力范围,以洛林地区的大权贵吉兹公爵家族为首。在巴黎掌握中央政权的瓦卢瓦王室信奉天主教,但它对两派的态度并不取决于宗教信仰,而是按自身的政治需要时有变化。自从封建统治阶级不同集团的代表人物成为各派的宗教领袖同时又是政治领袖起,这场宗教改革引起的纷争就具有了封建统治阶级内讧的性质。

十六世纪下半叶,法国经济严重衰退,中央集权削弱,加上接连担任国王的卡特琳娜太后的三个儿子软弱无能,使分裂主义乘机抬头,成为宗教战争得以爆发并且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南部新教派首先发难。他们于一五六○年策划绑架幼主弗朗索瓦二世,遭到镇压。矛盾平息未几,一五六二年天主教派袭击正在祈祷的新教徒,重开战端。一五七二年卡特琳娜太后制造圣巴托罗缪节惨案,大批新教徒遇害。一五七六年,新教派索性在南部成立“胡格诺共和国”,推举在圣巴托罗缪节惨案中死里逃生的纳瓦尔国王为领袖。同一年,北部天主教派也成立了“天主教同盟”,意欲操纵王权。从此,王权与“同盟”的斗争跃居首位。一五八八年“同盟”在巴黎组织起义,国王亨利三世出逃。次年,亨利三世被“同盟”的刺客所杀,由于瓦卢瓦王室没有后嗣,纳瓦尔的亨利继承法国王位。他继续与“同盟”作战多年,直到一五九三年,他公开改宗天主教,得到天主教派的承认,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才告结束。

以十六世纪法国宗教战争为背景,大仲马一共写了三部长篇历史小说,即《玛尔戈王后》、《蒙梭罗夫人》和《四十五卫士》。这三部小说先后描写了瓦卢瓦王室最后两任国王查理九世和亨利三世时代的事,有一定的连续性,所以又称“瓦卢瓦三部曲”。《玛尔戈王后》是这个三部曲的第一部,可以说也是最精彩的一部。

如果把简短的“尾声”除外,《玛尔戈王后》的故事始于一五七二年八月十八日纳瓦尔的亨利和玛格丽特公主成婚,终于一五七四年五月三十日查理九世驾崩,时间跨度还不到两年。然而在漫长的宗教战争中,这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片断。其间包括两件大事:圣巴托罗缪节惨案和纳瓦尔国王亨利潜逃。前者是整个宗教战争中最严重的流血事件。后者则关系到战争的全局,因为惨案在南部和西南部已经激起如火如荼的反叛,亟待纳瓦尔的亨利去领导。《玛尔戈王后》的故事情节,就是紧扣着这两大事件展开的。

……

《玛尔戈王后》也有缺陷。其中最突出的、也是大仲马的历史小说所共有的缺陷,就是对历史进程缺乏深刻的理解,因而无法阐示历史事变的真实原因。在《玛尔戈王后》里,瓦卢瓦家族的衰亡、波旁家族的取而代之,即几十年法国政局的变化、历史的运动,全为“天意”所决定。这“天意”就显示在卡特琳娜的占卜中,无论用何种方法占卜,结果总是预言瓦卢瓦家族将有三代国王接连死去,纳瓦尔的亨利终将为王。我们知道。卡特琳娜太后原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的一位公主,她嫁到法国宫廷来以后,在她的影响下,当时意大利的一些风尚,例如占星术和毒药的使用,也输入了法国。她本人就是占星术的迷信者和下毒的老手。但是问题不在于大仲马写了卡特琳娜对占星术的迷信,而在于大仲马自己深深地陷于占星术的迷信。这是必须郑重指出的,尽管就全书来说依然是瑕不掩瑜。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这部《玛尔戈王后》的创作,包含着奥古斯特·马凯的一份功劳。马凯是大仲马最主要的合作者。大仲马的许多作品,包括小说《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在内,都是与马凯合作写成的。由于大仲马当初和马凯有约在先,这些著作历来只署大仲马的名字。虽然未必公道,但正如大仲马的合作者们一致承认的:不论以哪种方式合作,主导者和灵魂总是大仲马;合作者可以有不同的风格,但成果总带着大仲马的烙印;毕竟是大仲马做出决定性的贡献。

大仲马本人曾将小说《玛尔戈王后》改编成同名的五幕十三场话剧,并在他创办的历史剧院演出。这部小说后来还曾被四度搬上银幕,尤以一九九四年帕特里斯·谢洛导演的一部电影最为成功,获得两项戛纳电影节大奖,捧得五座凯撒金像。该片在中国上映,伊莎贝尔·阿加尼扮演的玛尔戈王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切都说明这部历史小说有着经久的生命力。

一九八二年八月一稿于北京

二○一七年一月修订于北京

内容推荐

大仲马著的《玛尔戈王后(共2册)(精)》讲述了16世纪后半叶,法国陷入宗教战争(又称“胡格诺战争”),新教胡格诺派不断遭受天主教派的迫害,社会动荡不堪。为平息内战,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宫廷将玛格丽特公主(即玛尔戈王后)嫁给新教徒首领纳瓦尔国王亨利。然而在1572年8月24日婚礼当夜,一场针对新教徒的血腥大屠杀却全面发动,一夜间七万余人丧生,史称为“圣巴托罗缪惨案”。玛尔戈王后虽被迫嫁与胡格诺派教徒领袖亨利,却在残酷斗争中与之结为同盟,力阻天主教派的迫害,并助其缓步登上皇位。

本书以玛尔戈王后的政治联姻为主线,为圣巴托缪节惨案撰写了一部生动的史诗,呈现出宗教改革时期法国宫廷斗争的复杂与残酷……

编辑推荐

她青春貌美,缘何成为政治牺牲品?她和国王互不相爱,却因何携手齐心?血雨腥风的宗教运动,杀机四起的宫廷生活,她如何穿梭其间,从被动中扭转危局?政治与权斗,阴谋与杀戮,缠绵悱恻的爱情,可歌可泣的友谊……

法国殿堂级作家大仲马的经典杰作,全新修订再版。

增添玛尔戈王后个人回忆录,还原历史真相。

历史背景年表、各国宗教战争比较、玛尔戈王后材料知见录,大仲马著的《玛尔戈王后(共2册)(精)》全方位解构法国宗教改革,重现一位真实的王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玛尔戈王后(共2册)(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大仲马
译者 张英伦//向奎观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26308
开本 16开
页数 74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36
出版时间 2017-09-01
首版时间 2017-09-01
印刷时间 201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254
CIP核字 2017107990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4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1
4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0: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