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08中国最佳中篇小说(精)/太阳鸟文学年选
内容
编辑推荐

“太阳鸟文学年选”丛书将锁定纯文学的佳作精品,以其独具的民间视野,爬梳整理着文学的年度精品。它恪守纯文学阵地,坚持编选的民间视角,逐年梳理,逐年集萃,自成风格。

选本在传统阅读的基础上,打开了文学的多元生存空间,走的是平民化、大众化的阅读路线。它更多的是参与其中,而不是以客观审视或居高临下的姿态亲近现实,它关注生活,靠近民众的阅读心理。因此,这套选本不奇异、不乖张、不空蒙、不小资,平实、亲切、生活、现场,就是它的特点。

本书为林建法主编的《2008中国最佳中篇小说(精)/太阳鸟文学年选》,是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太阳鸟文学年选,由著名学者王蒙出任主编,编委及分卷主编皆为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发表于2008年的原创作品精读、精选,力求将最优秀的作品奉献给读者。

林建法主编的《2008中国最佳中篇小说(精)/太阳鸟文学年选》,较多地关注了反映普通人生存状态、心理冲突的作品。选本走的是平民化、大众化的阅读路线,以积极参与的姿态关注生活,体察民众的阅读心理。

目录

乐师

骄傲的皮匠

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

自以为是的人

暗道机关

在旅途

阿霞

掰月亮砸人

弥漫

晚明

罪恶

试读章节

“我没有你这个父亲。我恨你。”

他忘不了被公安抓走时,女儿的表情。在她那张幼稚的脸上写满了无助、怨恨和恐惧。他以为她会哭,但她没有,她转身回了屋。这二十年来,吕新一直回忆着这一幕,他觉得她转身的样子,像一个跳楼的女人。或者她身后的房子正在燃烧,她一头扎进了熊熊之火中。被关的头年,他真的担心她会自杀,直到收到信,他才松了口气。

过去的邻居大都搬走了。都是陌生面孔。他们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也许他们孩提时候见过他。他走的时候是四十岁,现在六十岁了。他头发花白,满脸皱褶,已显出老态。他们认不出他来了。这样很好。

监禁生活把他的坏习惯都纠正了。没法不被纠正。在那个环境中,吃的用的都受限,所有的口腹享乐都降到最低的程度,躁动的心思便沉了下来。倒真的要感谢这二十年,二十年的改造,让他可以过简单的生活了。只要能吃饱,他就可以活下去。他什么苦都能吃了。

吕新不大出门,他慢慢开始整理屋子。这屋子同他走的时候没什么两样。一些物件让他回忆起从前的生活。比如墙上挂着的那把二胡和古琴。他在乐器方面有天赋,什么乐器只要拿到手上,一玩就学会了。他都有二十年没碰乐器了。他不敢动它们,好像这些乐器里有魔鬼,他一碰,就会给他带来晦气。他在女儿的房间里找到一个洋娃娃。这玩具唤起了他心中的柔情。他的眼眶泛红了。红梅降生的时候,他正在和朋友喝酒,并且喝醉了(其实悲剧的征兆很早就出现了)。他是第二天醒来才得知消息的。他赶到医院,满怀愧疚地抱着女儿——他一开始就欠了女儿一笔债。他满心欢喜地迎接女儿的到来。他觉得女儿真好,如果是儿子,他都不知道怎么办,怎么做父亲。女儿让他很快找到做父亲的感觉。他记起来了,这洋娃娃是为她十一岁生日买的。她的每一个生日都是他内疚的日子。那时,他因为喝酒,经常身无分文,买这玩具的钱还是向朋友借的。当女儿拿到他的礼物时,她小脸上呈现的喜悦,现在想起来还令他心酸。

他明白,这辈子他不但把自己毁了,也把红梅毁掉了。他离开时,她才十五岁。她怎么生活呢?她去了哪里?她活得好吗?他欠她的太多。这几天,他像在牢里面一样不可遏制地想念女儿,想她扑向想象中的火焰的那一幕。

这样与世隔绝生活了一个月后,他步出了家门。初冬,满大街都是落叶,风一吹,落叶满天飞。空气显得干燥而清冷。这让他有一种回到从前的幻觉。奇怪的是,从前的生活在他的回忆里竟有了安静而温暖的气息。他的心里突然涌出一个念头,他要找到女儿。他想看看她,至少应该知道她生活得好不好。他抬头看了看天。天色昏沉,像是要下雨了。一阵风吹到他的脸上,痒痒的。他意识到自己流下了眼泪。

从牢里出来的这段日子,他总是容易感动,好像他忽然之间变成了一颗多情种子。

他们都说不知道吕红梅去哪里了。他们说他进去后,红梅就离家出走,不知去向。中间好像回来过一次。有一个人说,吕红梅早已去了省城。还说在省城碰到过吕红梅,不过没打招呼。吕新问是哪里碰到的。那人态度暧昧,支支吾吾的。吕新说,你直说吧。那人下了很大的决心,说:

“是舞厅。因为认识反而不好意思,所以没打招呼。”

那人说完这话似乎有点过意不去,安慰道:“她具体在做什么,我也不清楚。”

那人的安慰让吕新难堪。他低下头,不敢看那人的眼睛。

“是哪家舞厅?”他问。

“名字忘了,现在舞厅名字都差不多。”那人想了想,说,“地方倒是有印象,好像在城北立交桥附近。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他不想再多打听了,到省城再说吧。

一个晴朗的早晨,吕新锁上家门,找女儿去了。

P2-3

序言

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在课堂上,不知道是由于怎样的话题,谢冕先生很开心地说起一位前辈诗人在题赠给他的一本书中,尊他为“谢冕选家”。身为一位著名学者和著名的诗歌批评家,谢冕先生很特别地开心于被称为“选家”,我想,一定是由于“选家”所从事的工作也有着特别的快乐和特别的成就感吧?林建法先生坚持数年、乐此不疲地编选小说年选,他在这样的工作中,一定也同样体验了诸多这样的快乐和这样的成就感。我能想象他在每一年度的众多作品中潜心阅读、很细心地斟酌和遴选的劳作与辛苦,更能想象出他在这样的辛苦中不时会有的发现的惊喜。我想,这种发现的惊喜,就是我所以为的“选家的快乐”了。“选家的快乐”由此而来,而选家的成就感,却是由选本的意义与价值所奠定。在文学作品的传播与接受、文学史格局的形成,特别是文学作品的经典化过程中,选本的意义与价值是毫无疑问的。选家们的独特贡献与他们的重要性,理应得到应有的评价。这些年来,出版界盛行着文学年选的出版,这种在时间上与创作几乎同步的编选实践,实际上还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方式,它不仅是对上一年度的文学创作的集中检阅,还是对文学现状的特殊与及时的引导与介入。正是在这样的检阅、引导与介入中,一个年度的重要作品得以确认,而一些值得重视的文学动向和重要问题也被编选者所突出与强调。所以我说,文学年选,其实还是一种反思,一种总结,一种对新的创作倾向与文学可能的揭示与把握。某种意义上,正是在这些很多方面,体现了一位选家独特的眼光与关怀,也决定了一部文学选本的意义与价值。

对于中国来说,2008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1978年开始的中国改革恰满30周年。在这个年份中,社会各界都曾经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回望与总结这30年的历史性成就,形形色色的会议、仪式、电视节目、新闻报道和纪念活动,都在呈现和书写着这30年的历史记忆与中国现实。中国书写,成为2008年的中国最为重要和最为广泛的社会书写实践。但在这些面广量大的书写实践中,甚嚣尘上和占据主流性地位的,主要是那些对改革开放以来辉煌成就的激情叙述、乐观总结和充分体现出信心与豪迈的关于“大国崛起”的自我想象,我们的文学所书写的中国——这也许更加重要、更加独特、也更加深刻的中国书写——却亟待我们及时地总结与呈现。也许正是由于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与责任,林建法对2008年中篇小说年度遴选的最为主要的精神关切,才集中于作品中的中国书写,集中于这样的书写所具有的独特性、丰富性与深刻性。2008年,也许只有这样的书写,才能帮助我们接近真正的中国;也许也只有这样的书写,才能充分体现现时代的我们所应具有的真正的中国精神与中国情怀。通过一个年度选本,非常自觉地寻绎和突显文学知识分子不囿时流的精神立场,发掘和弘扬现时代的人们真正深刻的中国书写,也许正是林建法在这个选本中所欲贯彻的编选原则和深远用心。

在为林建法编《2007中国最佳中篇小说》所作的序言中,施战军曾用“中国叙事”这样的说法来把握林氏年选的基本特点,而我在这里所使用的,却是“中国书写”这样的说法。我在这里所说的中国书写,主要指的是对中国社会和广大民众的精神、命运与生存的自觉书写,这样的书写,应该充分体现出文学知识分子所应具有的真正独立的精神意识与话语立场。当然,这样的概括似乎有点过分的抽象与空泛,表现在林建法所选的具体作品中,显然要更加生动,也更加丰富。

见证与回望改革以来的中国历史与中国现实,是艾伟的《乐师》、葛亮的《阿霞》、魏微的《在旅途》和劳马的小说《烦》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而这些作品中的见证与回望,大多又是通过对时代现实和历史变迁中诸多人物的精神、命运与生存的书写来完成的,其中既有突出的批判精神、悲剧意识与历史感,也有令人动容的精神伤悼与人生反刍。

艾伟《乐师》中那位服刑多年终得出狱的乐师吕新对于女儿吕红梅的寻找,以及他在出狱后的社会经历,特别是他对女儿一家真实生活逐步深入的了解,实际上使他非常自然地扮演了一位典型的见证者的角色。二十年的刑期,使他的出狱成了对于现实人生与社会生活的重新进入与回归。他与现实的遭遇,因此也成了见证。这二十年,占取了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主要年份,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以及其中广大民众的人生悲欢与命运浮沉,许多都发生于这一个时期。无论是于谁而言,二十年的刑期都非同小可。而对吕新来说,他正是在服刑中由中年步入了老年,他的包括酗酒在内的很多恶习都已在刑期纠正。“二十年的改造,让他可以过简单的生活了。只要能吃饱,他就可以活下去。他什么苦都能吃了”。他在内心中,似乎已是确定无疑地以为:“他什么苦都能吃了”。但是他哪里知道,他的刑期并没有结束。他的二十年的刑期甫才结束,新的刑期复又开始,而且在实际上,这一轮的苦刑更可能会使得他难以承受。

……

不同于《自以为是的人》对现当代中国的历史书写,何大草的《晚明》则写的是明王朝末期的历史景象。宫廷世界的阴惨诡异、青楼欢场的曲终人散和末代帝王无力回天的绝望与阴鸷落寞,加之以起义大军的兵临城下所造成的肃杀与紧张,交织成一幅具有着强烈的祭奠氛围的末世图景。何大草的小说并没有渲染历史悲情,他对注定败亡的晚明,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惋惜与同情。这也许是因为,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其实都有其咎由自取的原由,林建法之选入这一篇小说,兴许也是要提醒我们对中国历史的书写绝对不能简单化地渲染悲情,特别是在当前这样的王朝故事屡被讲述、帝王将相广受尊宠的文化语境中,我们的历史讲述和书写,一定要保持必要的清醒。

仍然颇有深意的是,林建法的这一个选本还选入了陈希我的《罪恶》这样一篇域外题材的小说。在这篇作品中,“中国”或“中国人”被置入世界背景中来反观与拷问。小说通过一群在日本打工谋生的中国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和爱恨情仇,通过一桩似乎是没有具体凶手的酒吧中毒案件来反思和批判我们“窝里斗”及缺乏罪恶感和自我反省的国民性。正如小说中的一位日本警察所洞悉与责问的:“好像你们中国人互相都仇恨着。那个店里的人,互相之间都有仇恨。因为有仇恨,所以都觉得是别人的错,毫无自责之心”,“谁都觉得自己没有责任,可是谁都是罪恶一环,于是就造成了大罪恶。怎么就没人想到罪恶到我为止呢?”正是由于这样的责问,小说中的欧阳才有了一大段关于中国社会无处不在和绵亘不绝的罪恶问题的深刻思考。这些思考的批判性指向,相当准确地针对了“中国”或“中国人”的恶劣根性。因为有了《晚明》和《罪恶》,林建法的这一选本所呈现的中国书写才更加深厚,更加开阔,更加具有突出的世界意识与历史眼光,它们也和这里的其他作品一起,昭示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作家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自觉书写,并没有放弃他们对“中国”的应有承担和文学应有的尊严,也很充分地显示了现时代中国书写的多维向度、多方面的实绩和将具有的丰富可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08中国最佳中篇小说(精)/太阳鸟文学年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蒙主编
译者
编者 林建法
绘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5089245
开本 32开
页数 43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01
出版时间 2017-07-01
首版时间 2017-07-01
印刷时间 201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32
CIP核字 2017016870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8
152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