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出滇记(二十四位云南人的创世纪)
内容
编辑推荐

温星的这本《出滇记》,是一批走出云南的云南人的精神史。真实、灵动的写出了这26位出滇人儿的生活点滴。

温星的写作真实而又活泼生动,读后有人物妙趣横生、历历在目的感觉。这些好样的云南人,在作为资深记者和青年诗人的温星的笔下,个性特点跃然纸上。

内容推荐

温星的这本《出滇记》是平凡云南人的创世纪,精彩、感动。书稿选取了24位“走出去”的云南人的故事,他们的人生曲折,他们的理想奋斗,他们的爱恨情仇,还有他们在这个大千世界的幽幽暗暗兜兜转转。他们闯荡八方,奔走天涯。他们来自军界、学术界、艺术界、体育界、文学界、传媒界、商界,身份各异,特色鲜明。他们身上唯一共同的标签,便是“云南人”。他们生命的原点在云南,他们心系云南,人生岁月的许多时光却都不得不生活在别处。出滇,是他们共同的生存状态。出滇,于他们而言,更是一种人生的突围。

目录

序言

出滇,人生的突围(自序)

第一辑:剑气纵横出边关

 徐剑:“导弹作家”剑气纵横

 张洁:《新闻调查》是“媒体良心”

 孙关升:23年核科研与28次核试验

 董石才:攀登珠峰的传媒第一人

第二辑:艺海无涯苦作舟

 张丰毅:惧内的影坛铁汉

 叶永青:现代艺术云南总舵主

 李心草:激情飞跃的指挥大师

 倮倮:我瞧不起中国娱乐界

 刘媛媛:用爱歌唱的“红旗歌手”

 樊端然:中国书法在西方的布道者

 袁熙坤:艺术外交大使

第三辑:商海名利且浮沉

 普翔:“高官子弟”与华侨领袖

 敖宏:大而不强的500强有何意义

 严望佳:中国网络安全保护神

 李勃:从尚义街六号“叛逃”

第四辑:学究天人知远识

 徐滇庆:中国学术差错道歉第一人

 赵俊杰:国际问题名嘴

 朱晓阳:北大教授的“小村情结”

 缪佟和:我是一个顽劣小孩

第五辑:体育大国殇足球

 邱钟惠:冠军婆婆老来俏

 杨伯镛:慧眼识姚明

 张健:没有我,就没有李宁

 黄彪:国球“政委”

 马克坚:我和中国足球一起挨骂

附录:相关评论

 华章且吹西南风/徐剑

 一卷在手,尽览云南精英/杨福泉

 书剑与温馨/李霁宇

 善哉,温君/刘胡乐

 几多英豪汇于斯/姚霏

 一个入滇者的“出滇记”/伍皓

试读章节

女儿眼中的父亲:可爱的老徐

“老徐,你的电话。”徐剑的手机又响了,坐在我对面的晓倩立即拿起来递给父亲,然后就退回到红木椅子上坐着,不被问到,绝不主动插话。静若处子。

女儿大三了,专业学的是西班牙语,虽然很小的时候作文就经常得奖,但是,现在却早就已经不写“课外的文章”了。在她眼里,经常跟自己斗嘴,还抢东西吃的爸爸“像个孩子”,“似乎也就比我大一点点而已”。

更有意思的是,她从来不读作家老爸的书,“我跟他这么熟,没有神秘感。”

好险啊,老徐放弃了首长的千金,要不然我怎么办呀

“老徐吹牛说,本来有位老首长相中了他,要让他做乘龙快婿,他不肯就范。否则,就没有我了。”晓倩一开口就笑,给我说起了她自己的“由来”。

事情是这样的:大概1982年,当时徐剑在二炮南方某部服役,担任部队里的秘书工作,很得政治部的一位首长赏识。这位首长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千金小姐,有意许配给当时意气风发的青年军官徐剑。这等人人羡慕的美事,却让徐剑犯了愁。

原来,在那之前,他早就有了一个倾心相爱的小情人,那姑娘叫吴玉明,和他也是老乡,在昆明市官渡区的粮食部门工作。但是,由于部队上对这方面管得很死,他把这个“秘密”严严实实地捂了一年多,没敢让任何战友知道,更别说首长了。

如实汇报吧,害怕被批评“隐瞒重要情报”,更怕首长落个“热脸蛋贴着冷屁股”,伤了面子;可不汇报吧,又该如何答复器重自己的这位首长?

想起当年这事的进退两难,徐剑依然对那位首长满怀感激:“别人都说我笨蛋,连将军的女儿都不要,肯定会被整死。还想不想混啦?结果啥事都没有。我们结婚后,还曾一起去拜见过这位首长,人家没有半句埋怨,只知道为我们祝福。”

“老徐这人挺好呀,所以我妈妈还是蛮幸运的。”根据后来徐剑亲自向女儿汇报的情况,徐晓倩得知,1984年年底,老徐终于娶了昆明姑娘吴玉明,次年7月25日,她便呱呱坠地。

“好险啊,幸好老徐放弃了首长的干金,要不然我怎么办呀?”晓倩做了个鬼脸。

老徐经常来招惹我,他就是这样,太孩子气了

由于是专业写作,徐剑多数时候不用去二炮的办公室,而只待在宿舍区的家中便可以工作。相对而言,婚后就调入部队后勤部门的妻子反倒显得更加忙碌,白天很少在家。所以,家里经常只有父女二人。

写作累了,需要偶尔换换脑子,徐剑喜欢把电视调到中央电视台五套,晓倩却讨厌体育类节目,小学时她要看卡通,上中学了就想看韩剧。

“老徐啊,你好烦,快点把遥控器给我哟!”

“哎呀,求求你啦,我就看一会儿,这可是决赛哦!”

争执的结果当然是以徐剑的失败而告终。没办法,他只有带着一丝“委屈”,回到自己的书桌前,继续埋头写作。

在吃的问题上,全家人都钟情于鳝鱼,所以,吴玉明经常买回家来做。女儿很爱吃,可他没想到丈夫也是,饭桌上,父女俩经常争先恐后、争分夺秒地抢着吃。每每此时,家庭主妇吴玉明只能丢下筷子,用手按着肚子乐不可支。

“老徐经常来招惹我,他就是这样,太孩子气了,可爱得要死,有时感觉似乎比我大不了几岁似的。”说起自己这个“孩子爸爸”,晓倩就咯咯地笑个没完。

“但老徐还是有真生气的时候,蛮凶的。”随着话锋一转,晓倩的笑容立即散去。

那是她刚上初中的一天,她在家里瞎蹦乱跳的时候,不小心绊掉了徐剑电脑的插线,这个小小意外,让作家丢失了约一万字刚写好的文章。徐剑愣了,抓起一本书“啪”地拍在了女儿头上。

“老徐从来舍不得打我……”晓倩撅了撅嘴,似乎是委屈,又似乎是后悔。P11-13

序言

我刚出版了一本诗选集,取名《出云南记》。所选的诗歌作品,多数还是“云南题材”,即评论界近期着力渲染的“地域写作”的典型例证。一本“云南之书”为什么取名《出云南记》?在“自序”中,我说:“将这本诗集取名《出云南记》,没有置身云南之外,获取另外空间的意思,我只是觉得选取的这些诗作,其场域和趣旨不应该限于云南,它们可以应对地域性之外的更多的虚无、丧乱和沉默。”

温星的这本《出滇记》则不同,它呈现的是一批走出云南的云南人的精神史,截取的背景是大背景,指向上却有内倾之势。

在客观的史料现场和传统的人文目光中,云南一直是边地、毒蝇小国、瘴疠之区,蛮荒,是外省的外省,是化外。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中,笔锋触及,汉字都有毒,没几个写正,没几个写得有血有肉,都像文痞骂唾。到了清朝乾隆时代,诗人赵翼入滇统兵抗缅倭,登高黎贡山,仍然觉得,如此惊心动魄的美景放在云南,实在是暴殄天物,不忘“归途我欲挟之行,携置姑苏虎丘路”。类似的文字读起来,让人心里真的高兴不起来,尽管这些“主流话语”并无太多的虚妄。

《出滇记》是不是要“拨乱反正”,或说换另一种角度来看云南?初衷肯定存在这种正常的诉求愿望。可随着访谈人物的面积扩大化,再加之地缘政治的式微、文化一体化的强势,许多锁孔里看世界或小地方人显摆的文化心理也就随之消失了。

民国十八年(1929年),护国余焰犹在,一本中国地图册上这么介绍云南,“云南实有倒挈天下之势。何谓倒挈天下?潜行横断低谷可以北达羌陇,东趋湖南而据荆湘可以动摇中原,东北入川则据长江上游,更出栈道直取长安而走晋豫,故天下在其总挈。全国一大动脉之长江,唯云南扼其上游。所为纵横旁出,无不如志,然则云南省者,固中国一大要区也”。这段话,有其夫子自道的一面,可又字字坐实,算是议论云南的话语中的妙论。温星以其骨韵而遍访出滇的滇籍人士,又能绝弃夜郎自大,绕开轰天炸地的宣传术语,用有血有肉的语言,成日常之书,实在难得。

我的《出云南记》与温星之《出滇记》,出版时期大抵相同,虽各有倾向,文体天别,审美各异,却也不失为喜乐之事。

是为序

书评(媒体评论)

温星的这本《出滇记》,是一批走出云南的云南人的精神史。我的《出云南记》与温星之《出滇记》,出版时期大抵相同,虽各有倾向,文体天别,审美各异,却也不失为喜乐之事。

——雷平阳(著名诗人、作家)

读温星的文章,透着一个社会活动家型记者的温婉与亲和,折射着一个政治学者型记者的睿智与敏感,还传递着一个作家型记者气韵沉雄的才气与张力。

——徐剑(二炮创作室主任、大校)

温星的写作真实而又活泼生动,读后有人物妙趣横生、历历在目的感觉。这些好样的云南人,在作为资深记者和青年诗人的温星的笔下,个性特点跃然纸上。很有可读性。

——杨福泉(云南省社科院常务副院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出滇记(二十四位云南人的创世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温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122321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2014201217
中图分类号 K820.874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