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死时代之双雄(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生死时代之双雄》讲述了在“风雨如磐喑故园”的年代,江南小镇赵家镇的百姓们过着度日如年的艰难日子。裁缝的儿子赵宏伟、拳师的儿子赵驹,一个懦夫,一个恶棍,都被父亲送去日本留学,由此开启了他们那屈辱而又悲壮的人生历程。

作者高淳通过辩证地方法来认识和处理其笔下的人物的,尤其通过两个汉奸从堕入深渊到逐渐觉醒这样一个特殊的视角,来展现抗日战争的严酷与复杂,显示了作者的独特眼光和独具匠心。

内容推荐

高淳的长篇小说《生死时代之双雄》从一八九八年戊戌变法失败开始,到一九四〇年汪精卫时期结束,情节跨越半个世纪,内容叙述宏大磅礴。小说以两位男主人公风云激荡、爱恨缠绵的一生为线索,表现了旧中国乱世烽烟的残酷以及人世间生死大爱的绚烂。小说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融合现代主义技法,力求纯文学之可读性与市场性。

目录

第一部 赵宏伟的荒唐人生

第二部 赵驹的孤独回忆

第三部 男人的悲伤哭泣

试读章节

而现在,似乎也只有自家后院里种着的这棵桂花树,还能给人以一丝淡淡的安慰。金秋送爽,桂花绚烂一树。不管风吹雨打,每年花香总会如约而至。平淡里孕育着一股坚韧的恒久。不管再苦再难,明年花开时,清香还会来,赵宏伟想。

赵宏伟是江庆县教育局正式任命的赵家镇小学校长。想当年,父亲弥留之际,还仍然在为他这个不肖子的前程担忧,而今想来,赵宏伟仍觉心酸。人生至困,无非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但是想想,父亲也幸亏是走得早,不然见到时局如此动荡,日子过得定会是更惊更怕。日本人一来,不知还会遭什么罪。唉,赵宏伟不禁长长的一声叹息。

一些同事临走前也劝赵宏伟走。虽说县政府当初下了令,说是没有命令,政府工作人员一律不准撤退,违者一律撤职,但是现在县政府自己都已经撤了,教育局长也不知是带着哪个小老婆已经奔重庆去了,你一个小小的小学校长还守在这里干啥?不是找死吗?赵家镇上的一些人家,也都已经踏上了逃难的路程。日本人就要来了,不管逃难路上会碰上兵还是碰上匪,总比不逃待在这里碰上日本人强吧?但是赵宏伟就是不走。

赵宏伟是这样想的,万一国军很快就又打回来了,到时候县政府一查,他赵宏伟私自撤退,那不撤了他的职才怪呢。人家局长逃是人家局长的事,没有人会去追究局长的责任。但是他赵宏伟只是一个小小的小学校长,上面要是真的追究下来,那他可是连一丝辩白的机会也不会有的。这就是官大和官小的区别。排长当了逃兵会被枪毙,但是蒋介石当了逃兵有谁敢动他?事情就是这样简单。

赵宏伟从后院踱回了后屋。他正莫名地有些感慨,一抬眼,就又看见了放在后屋墙角的那两坛酒。那两坛酒的外面,很仔细地包着一层旧报纸,那些旧报纸都已经旧得又黄又脆。这种旧,此刻让赵宏伟的心里很不舒服。他立马就去拿了几张新报纸过来,要换掉那些旧报纸。旧报纸上弹起的灰尘,让赵宏伟重重地打了一个喷嚏。

裹在旧报纸里的两个酒坛,依旧干干净净、光光亮亮,一点儿也没有饱经风霜的模样。赵宏伟觉得这也真是一件很值得感慨的事情。或许只有人和纸,才是最经不住岁月磨砺的吧,他不禁想道。他记得差不多二十年前,自己面对着这两坛酒,内心也曾发出过如此的感慨,而那时,自己刚二十岁。而今,自己的双脚已快要踏进不惑之年的大门了,但依旧是在尘烟里孤舟横渡。唯有这两坛老酒如旧。不,那隔着坛子都能闻得出来的酒香,仿佛是更芬芳了。赵宏伟的心里愈觉萧索。

这两坛老酒,是赵宏伟的父母在一八九八年冬天的时候,为赵宏伟埋下的状元红。那一年,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慷慨就义。赵家镇上的那位老秀才在听到六君子的死讯之后,坐在镇上大街的街口,痛骂了慈禧一整天。不过好在也没人管他。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赵家镇的街面上,都常能看到积水结成的薄冰。而赵宏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冬天里,呱呱坠地的。他父亲赵宝贵是在他出生的这一天,亲自去县城最好的酒坊里买的酒。他买的两坛是酒坊里最好的酒。回家后,他就用老婆郑玉梅事先裁好的大红纸,将原本就已经是密封好了的两个酒坛子又仔细地包了起来。红纸与红纸间,用糯米粘住。埋之前,他还特地将其中一坛酒捧到郑玉梅和刚生下来的孩子面前,对郑玉梅说,你闻闻,多香,等孩子长大了,考上了状元,我们一起喝。郑玉梅就高兴地对孩子说,儿子,听到了没有,你爹盼着你中状元呢,你要快快长大,中了状元,去见皇上。

赵宝贵就将两坛酒埋在了自家后院的地里,傍着那棵桂花树。他希望花借酒香,酒借花香,一切都吉祥如意。此后的许多岁月里,赵宝贵和郑玉梅都觉得,这院里的桂花树下,是全家最惬意的地方。

赵宝贵是赵家镇上有名的裁缝。连县里的许多富户,都喜欢找赵宝贵去做衣服。因此,赵宝贵一家的日子倒也一直是过得颇为宽裕。但这裁缝,毕竟是一份下人做的活计,跟路边卖油条的地位没什么两样,尤其是在这小小的赵家镇上。赵宝贵也曾听说省城的名裁缝是要比卖油条的高一等的,但那不是省城吗?所以,从他老婆郑玉梅被老中医确诊怀孕的那天起,他就暗暗做了一个决定:若是生女儿,就传她手艺;若是生儿子,就一定要让他读书,中状元、中进士,哪怕就是个举人,也比秀才好。

P3-4

序言

动荡岁月里人性的挣扎与救赎——《生死时代之双雄》序

朱辉军

“双雄”?竟然指的是两个做过汉奸的家伙,他们怎么能被称作“雄”!

带着巨大的疑问,时常还怀有一些抵触情绪,我逐页阅读完高淳的新作《生死时代之双雄》。

那是在“风雨如磐喑故园”的年代,江南小镇赵家镇的百姓们过着度日如年的艰难日子。裁缝的儿子赵宏伟、拳师的儿子赵驹,一个懦夫,一个恶棍,都被父亲送去日本留学。由此开启了他们那屈辱而又悲壮的人生历程。

优秀小说要写出人的命运,特别是在极端状况下的命运,那是最考验人性,也是最能体现人性的时空。

战争就是人类的极端状况之一。

伟大的抗日战争尽管已经过去了80年,但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发掘和全面展示的地方。以往一些作家艺术家对战争的处理,往往有这么几个阶段:最初是讴歌英雄的阶段,然后就有反其道而行之,有的甚至以嬉戏玩闹的方式来游戏历史。这些艺术处理,都有其片面性。讴歌英雄的,往往粉饰历史,在英雄的传奇里冲淡战争的残酷和荒谬;暴露战争的,往往走向颠覆历史,甚至将敌人也写得富有人性;而戏说历史的,则彻底将历史的真相给消解了。这些年,我们读过的作品,或看过的影视中,类似的情况还少吗?

并不是说本书就十分客观全面了,但在总体把握上,作者是辩证地来认识和处理其笔下的人物的,尤其通过两个汉奸从堕入深渊到逐渐觉醒这样一个特殊的视角,来展现抗日战争的严酷与复杂,显示了作者的独特眼光和独具匠心。

小说最可贵之处,是写出了人的复杂性。

两个主人公,无论出身、经历,还是禀赋、性格,都完全不同。为什么却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出卖灵魂之路呢?这里确实有环境的逼迫。唯物主义者从来认为是环境决定人生。赵宏伟留学日本归国,却毫无用武之地,只能做个小学校长。如果没有那场战争,他也就是小镇上一介书生而已,却偏偏让日寇获悉了他的留日经历,在刀枪的威逼下,他一步步走向深渊。而赵驹比他更惨,因为得罪土匪、黑帮,在日本各地逃窜,回国后也只能四处流浪,到处被匪徒特别是国民党特务追杀,于是卖身投靠了日寇。读着他们的堕落历程,真是倍感愤怒而又深觉无奈!

环境固然决定个人命运,但每个人的选择却是不同的。这两个家伙,骨子里都相当懦弱,就算武艺高强的赵驹,其实内心深处也是胆小鬼,而且都自私、自欺并欺人。小说关于赵宏伟与赵驹的描绘,其实也从一个特殊视角触及了中国国民性中的顽疾。正是这些顽疾,使一些国人在关键时候,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小说借游击队员小秦之口,义正词严地怒斥赵宏伟道:“我是真恨你们这些汉奸,日本人为什么打中国能打得那么厉害,占中国能占得那么快?还不都是因为有你们这些卖国贼在帮着他们!他们的武器再厉害,军事素质再过硬,可是来到中国,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如果没有你们给他们引路、翻译、提供情报,他们能在中国节节胜利、势如破竹吗?要是中国人个个都不怕死,不当汉奸,齐心抗敌,日本人又岂能占我们国土一寸l现在,你的相好被日本人抓走了,这完全是你的报应!你给老虎带路,老虎来了却吃掉了你的女人,活该!”这番话说得真是掷地有声,代表了所有正义之士的心声l

那这两个家伙又是怎么幡然悔悟过来的呢?是侵华日军的惨无人道,是周边百姓的自发反抗,是共产党游击队的英勇奋战,使他们灵魂深处残存的良知受到了深深的触动。而最主要的,则是小秦提到的,赵宏伟的恋人王秀珍被日军不断骚扰和凌辱,在赵驹那里,则是其恋人庄丽云之家业被日寇侵吞,最终惨遭毒手。这样的缘由似乎不怎么纯洁,更谈不上高尚,但我以为这恰好符合赵驹和赵宏伟的实际。历史深处的真实并不总令人振奋和激越。

于是文弱的赵宏伟趁乱手刃日酋竹内,并在最后关头引爆游击队留下的炸药与日军同归于尽;而勇猛的赵驹则如入无人之境,连连射杀日本官兵,自己也遭日军乱枪扫射,血洒疆场。他们都是在生死关头,完成了自己灵魂的拯救和升华。

这么两个被迫做过汉奸的普通书生,最后都置生死于度外,义无反顾地站到了坚决抗击日寇的立场上,可见日寇的侵华战争是多么的不得人心,多么的违背潮流!作者从这么一个特殊的角度,展示了日寇必败、中国必胜的历史必然性。而这样的处理,截然不同于我们先前所接触过的,因此也显示了作者的不同凡响。

对游击队员姚志的艺术处理让我一直很矛盾,甚至困惑。他是一个孤儿,从十六岁起开始参加战斗,一直都在不停地打仗,跟土匪打,跟军阀打,跟国民党打,跟日本侵略军打。作者最初并未直接表现他,而是通过他的战友,还有汉奸,特别是由日寇的嘴里,间接表现出来的。渡边在回答竹内大佐时是这么说的:“金钱美女与高官厚禄,他都视如粪土;皮肉之痛与濒死之苦,他都不屑一顾。他的生命,就像是全部用忠诚与信仰打造而成的,除此之外别无他物。这样的人,我这一生,也很少见过。”渡边说,“我们割他的皮肉、剁他的脚趾,他连哼都不哼一声;我们每隔一个月就会将他全身的骨头重新打断一遍,可是他连泪水都没有掉过一滴;最残忍的那一次,是我们割去了他的生殖器,当他醒来的时候,我们让他看着狼狗在他的面前吃掉了他的生殖器,但是他的脸上却仍然没有一丝恐惧。这样的人,的确是真正的勇士。”竹内也痛苦地承认:“这样的人,是不可征服的。”一一然而,就这么一个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壮士,却在阴毒的山本不断折磨下,最终叛变了!这令我大吃一惊,姚志的选择完全与赵驹、赵宏伟的选择逆反了。细细琢磨,作者的处理有其良苦用心,一方面充分揭露了日寇在中华大地上除了暴行之外,还有各种险恶奸诈的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精神的崩塌、信念的动摇,必定会导致灭顶之灾!

而王秀珍和庄丽云的遭遇,则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中国女性的一个缩影。

……

全书的互文、对比及比喻都运用得十分精妙,显示了作者驾驭这种复杂题材的能力。赵宏伟与赵驹的部分经历交叉,因此互为观照,同时也互为对比。王秀珍与庄丽云的遭遇,既互为对照,又互为补充。而各种精到的比喻及象征等,俯拾即是,显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

小说的语言十分讲究,生动而鲜活。比如写赵驹父亲生前最后一次打拳,“龙形虎步,啸声震天,拳破南山,脚碎北海。疾时赛雄鹰,徐时如磐石。掌开梅花千万朵,腿似铁桩地根生。进则如狮扑,退则似山固。追风降龙九天中,摧金伏虎地狱里。万马奔腾劲,千钧一发力。吞吐山河英雄气,横扫雷霆将军意。四书安天下,八极定神州。开天辟地豪杰情,沧海横流壮烈心。”很有些古代武侠的感觉,用在赵三牛身上,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

有许多段落简直可以当作诗歌来读。像“风萧萧,雨飘飘。鸿雁浩渺出天际,马踏冰霜道别离。相思千番却无语,哭到泪干此生虚。人影灭,夕阳血,情意绝,烟花碎”这样的句子,感情诚挚,词句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虽然作者试图在叙事方式上也做一些探索,包括视角转换,现实与回忆交织等,但这种探索并不成熟,尤其是第二部赵驹的自述,与前后两部无法有机统一,使全书的结构和整体艺术效果都受到了一定损害。创新精神可嘉,但还是要看实际效果。不知作者与读者对此以为然否?

有谁能想到:这么一部繁复深刻厚实的长篇小说,是出自一位重度残疾的80后青年作者之手?

作者高淳,1984年出生于北京,现居江苏常熟。因久病而只有初中学历,但在学生时代,就曾先后获得过“常熟市十佳好少年”“常熟市精神文明十佳标兵”等荣誉称号。初中期间因先天性肌迟缓症而重度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但他凭着顽强的毅力,不仅完成了初中学业,而且自学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

1996年年仅12岁的高淳就开始正式发表文学作品。2002年起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他曾经参加过鲁迅文学院培训中心的四年函授学习,并被评为培训中心高级班优秀学员。作品有诗歌、散文、小说,散见于各类报刊。2005年加入常熟市作家协会。2009年25岁的高淳花四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长达151万字的长篇小说《风逝》,当时托人请我为之作序。我既为他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他优美的文笔、横溢的才华所折服。通读全稿后,我真切地感到这部“作品展开了当代社会的生活长卷,宛如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这一评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这次他转向历史,绘就了一幅如油画般凝重浓烈的历史长卷,同样令我大为叹服,便特别认真地细读了他的这部新著,也特别认真地写下了上述文字。

是为序。

2017年5月20日于北京副中心大方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死时代之双雄(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029012
开本 16开
页数 7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55
出版时间 2017-07-01
首版时间 2017-07-01
印刷时间 201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326
CIP核字 2017182325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4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4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2: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