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感恩的心(白金珍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构建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植入感恩元素!常怀感恩心,一生无憾事!

本书第一版自2007年出版以来持续畅销,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心态!

众多机关事业单位、知名企业、学校纷纷团购,作为礼物赠送给员工!

《感恩的心》一书给人们心中点亮了一盏希望的灯,呼唤人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身边的每一位有缘人,在感恩中化解矛盾和冲突,从而构建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内容推荐

当今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身体距离很近,但心理距离则遥不可及。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的是人们的心态问题,当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修炼自己的心灵品级,适当的时候让灵魂打个盹儿,给心灵洗个澡,你会发现幸福和谐就在咫尺。

本书告诉人们,凡事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时,就会发现,很多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感恩中会迎刃而解。

本书倡导人性回归,呼唤人心向善,激发人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让每个人拥有一颗向善的心、一颗感恩的心。

目录

第一章 感恩父母:是你们给了我生命

 这是亲情,叫我如何不感恩!/3

 无言的母爱撑起儿女们的天空/9

 父亲,大山的脊梁/13

 对父母的感恩,千万不要·懈怠!/17

 别把父母对你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22

 一个帖子引发的深思:用行动去感恩/25

第二章 感恩妻儿:是你们给了我温馨

 每天都沐浴在妻子的爱之中/33

 记得她点点滴滴的好/35

 举手之劳,使夫妻之间更加融洽/37

 人人都有舐犊之情,用亲情感恩孩子/40

 家是幸福温馨的港湾/42

第三章 感恩老师:是你们给了我智慧

 老师将我们引入知识的殿堂/47

 老师帮我们把握人生的航向/49

 老师为我们做出行为表率/52

 老师给我们点点滴滴的关怀/54

 老师用生命呵护我们成长/56

 老师用清贫诠释人生/58

 老师激励我们成长/61

 老师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63

 感谢老师,感谢师恩/66

第四章 感恩朋友:是你们给了我友谊

 朋友为你擦好上路的鞋/71

 朋友的信任是打开心扉的一把钥匙/75

 诤友让你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的不足/78

 把仇恨写在沙子上,把感恩刻在石头上/82

 友谊最可贵之处在于雪中送炭/85

 真正的友谊在有困难时会被无限放大/88

 友情同样需要用心去经营/91

第五章 感恩公司:是你让我在工作中成功

 公司是我们的“社会老师”/97

 公司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的保障/101

 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平台/104

 心怀感恩,忠诚敬业永不过时/108

 心怀感恩,做不抱怨的员工/113

 心怀感恩,让积极和热情成为一种习惯/119

 有事做就是最大的幸福/124

第六章 感恩领导:是你给了我知遇之恩

 领导是我们人生旅途的引路人/131

 领导是我们最好、最近的学习榜样/134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领导的悉心培养/137

 领导的信任是我们锻炼的机会/141

 因为重用你,所以“刁难”你/144

第七章 感恩合作伙伴:是你们给了我鼎力支持

 共赢的唯一途径是合作/151

 不妨拜狼和狈为师/153

 我们凭什么去赢得合作伙伴的援手?/155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157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160

 感恩客户选择了我们/162

第八章 感恩对手:是你们让我在竞争中成长

 有竞争才会有发展/167

 是竞争对手助我上青天/170

 对手给我们创造了竞争的氛围/173

 对手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软肋/175

 正确看待打击/178

第九章 感恩大自然:是你给了我生存的环境

 阳光、雨露和春风滋润着我们/187

 山川、河流和草原孕育着我们/189

 土地、草木和五谷喂养着我们/192

 生物、矿产和资源陪伴着我们/195

 2012,离我们有多远?/198

第十章 感恩祖国:是你给了我爱的天空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205

 祖国让我们过上了自由的生活/208

 祖国让我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211

 祖国让我们享有安宁的生活/213

 祖国让我们拥有尊严的生活/216

 祖国让我们拥有了美好明天/219

尾声/223

试读章节

无言的母爱撑起儿女们的天空

少年时,我们便读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当我们静下心来回忆自己成长历程的时候,母爱总会时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令我们感动无比。

一位朋友说,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正是我国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全家五口人就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为了增加孩子的营养,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条件。一天夜里,母亲对父亲说,家里的孩子已经都上学了,我想到外面找点活干,挣点钱贴补家用。父亲问有什么事可做,母亲说想割青草卖给奶牛饲养场。父亲说这活太重太累,你的身体这么弱,吃得消吗?母亲说,可以坚持。父亲拗不过母亲的坚决,只好同意试试。

从那以后,母亲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钟即起,披星星,戴月亮,在孩子们熟睡之际出门到处去寻找有青草的地方,并把带有露珠的鲜草割下来码放在手推车上送往饲养场。那满满的一车鲜草足有五六百斤重,是母亲体重的好几倍。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母亲总是每天在那崎岖的田间小路上吃力地拉着满满一板车草料去饲养场,肩上的拉绳深深地勒紧她的皮肉。时日久了,肩上的肉发红了,起茧了。母亲待卖完草料后还要匆匆地赶回家为孩子们做早饭,准备一日三餐,然后又是日复一日地做家务。看着孩子们吃饭时狼吞虎咽的样子,母亲总是默默地坐在一旁,似在欣赏,又似在叹息。

在那个物资短缺、经济拮据的年代,母亲既为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感到高兴,也为孩子们吃得“家里透支”而焦虑。唯一的办法只有母亲和父亲省吃俭用,用他们的少吃或不吃来换得孩子们能够多吃点。

朋友的一位邻居曾感慨地对他说:“你妈妈真不容易呀!”

“妈妈真不容易!”是啊,当我们做孩子的时候,对这句话没有多大的切身感受,等自己长大了,再细细品味,其间包含着多么深的敬意啊!这位朋友长大后才知道,他的母亲当时是在身体很不好的情况下硬撑着度过了那艰难的岁月。想想看,好几百斤重的东西,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都不一定做得下来,更何况是一个体态虚弱的女子,那是一种多么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撑着她——是无私博大的母爱使她具有超强的坚韧和超常的牺牲精神!

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不都是在用这种无言、伟大的爱撑起了儿女们成长的一片天空吗?就拿这位朋友的家来说,尽管现在他的母亲已经卸下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但是勤劳的她还是习惯于每天忙碌。她仍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几个孙辈们,在一切细微处体现着她毫无怨言、不求回馈的爱。

母亲!母爱!多么撼人心魄!多么庄严神圣!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里有一位叫陈玉蓉的伟大母亲。

五十多岁的陈玉蓉是湖北武汉的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叶海斌十三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药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2008年底,叶海斌的病情恶化,住进医院,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愿意把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

然而,就在手术前进行的常规检查中,叶海斌被查出丙肝,必须全部切除,需要母亲切1/2甚至更多的肝脏给儿子。而陈玉蓉的肝穿结果又显示她患有重度脂肪肝,脂肪变肝细胞占50%~60%,这种情况一般不适宜做肝捐赠。

陈玉蓉从医院出院后,当天晚上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每天走十公里。在随后的七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有时忍不住夹块肉送到嘴边,可是她一想到儿子,又把肉塞回碗里去。

陈玉蓉说自己有时太饿了,控制不住吃两块饼干,吃完了就会很自责。七个多月来,她的鞋子走破了四双,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而几条裤子的腰围紧了又紧。

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脂肪肝细胞所占比例小于1%,脂肪肝没有了。就连医生都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七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

2009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陈玉蓉这样的颁奖词: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彭长城这样评价她:“她疾走的照片,强烈地震憾了我的心灵。这种姿态,如此心酸,如此美丽。”另一位委员王晓晖也评价道:“为了孩子,母亲可以奉献多少?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答案。陈玉蓉暴走七个月,朴素的母爱愈发沉句。”

的确,在人生的旅途上,若眼前浮现出几十年前母亲艰难地推着手推车的情景,自己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挫折不能面对呢?那种爱的无私与伟大已在人们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了儿辈们人生路上一座永远的感恩丰碑!P9-12

序言

《感恩的心》(第一版)自2007年面世以来已重印四十余次。就这么一本普通的记录心灵轨迹的书能创下如此大的销量,在精神世界普遍疲软的今天,多少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这正如人体缺少什么元素心必向往之一样,感恩元素正是当下社会所缺失的。正如一位四川某市一中的校长写给笔者的信里所言:“唐老师,致力于和谐校园建设是我的终生夙愿,我已努力了二十余载,正当我感到绝望的时候,看到了《感恩的心》一书,令我眼前一亮,我觉得我的终身夙愿——和谐校园建设有望矣!我给我们的教师员工人手一册,并推荐每位学生读《感恩的心》(学生版)。”还有很多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订购了之后要求我给他们做讲座,可见感恩文化建设已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很多读者给我来信表示,此书不仅适合身心灵修炼阅读,也适合各大企事业单位作为团队文化建设的员工培训读物。能否在方法论上有所加强呢?正好,我在原有思想的基础上对感恩与人类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此同时,这几年里,我在健康成功学的研究领域也有了一些新思想、新内容的梳理。因此,一方面应广大读者的需求,一方面出自对本书内容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初衷,便有了《感恩的心》(白金珍藏版)的编写与出版。

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员工在一个企业里待的时间久了,对这个员工来说就像一个病人长期服用一种药产生了抗药性,时间长了管理制度就像药之于病人一样失去了疗效,变得苍白无力;而企业的各种激励机制也犹如一对情人从热恋到结婚,热乎劲儿一过,日子久了就会出现审美疲劳。唯有感恩的心,会像钻石一样恒久,在潜移默化中化解着矛盾和冲突,让人心向善。企业员工用感恩的心态来面对自己赖以生存的企业,精诚团结、努力工作,企业自然就和谐了,大家的凝聚力也就强了。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有这样一支无坚不摧的团队,企业发展便所向无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的竞争上,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感恩文化,感恩文化的核心是感恩元素的培植。然而,感恩元素又是需要培养的,试想一个连父母妻儿亲朋好友都不感恩的人,怎么可能感恩一个企业和社会呢!

当今世界人和人之间的身体距离很近,而心的距离则遥不可及。虽同床共枕却做着异梦,虽同在一个屋檐下共事却钩心斗角,虽在同一艘船上航行却巴不得他人都下船留下空间我独享。为此,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让我们做了很多无谓的浪费生命的事情,使我们的生命质量大打折扣。何以如此呢?都是感恩文化缺失惹的祸。社会缺失了感恩就会不和谐,一个不和谐的社会要想平稳地运行就需要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这就有违我们努力促发展、拼命创财富的初衷。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感恩思想,可见中华民族是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恩的民族。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不得不赶时髦过西方的感恩节。这样说并不是要排异、否定外来文化,相反,对于西方能有这样的节日我们应该感到欣慰。

今天提出感恩这个概念是为了将感恩这个本属于华夏民族的基因再一次培植于华夏儿女的骨子里,而不是每年只在西方的感恩节那一天感动一次作罢而已。然而,让感恩文化回归、让社会和谐,需要培植感恩元素,企业没有了感恩文化,就很难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将企业做大、做强只是一个美梦而已;组织缺失了感恩文化,那就是给办公室政治斗争提供了温床,有人在前面干事,就会有人在后面拆台,长此以往有谁还会甘为人梯培养新生力量?有谁还会百分百投入为人类谋福祉?恐怕要将大部分的精力腾出来扫“雷”了。校园缺失了感恩文化,何言和谐校园建设,老师们传道授业解感的时候可能只用嘴不用心了,培养出来的下一代那就只能是有脑而无心了。当整个社会都只用脑不用心的时候,社会还有安宁之日吗?家庭更是如此,缺失了感恩,再言和睦幸福那是一种奢望。人们曾大骂80后是自私垮掉的一代,现在90后又前前赴后继。难道人们还要继续去骂2000后不成?大家都知道80后及部分90后的父母是被耽误了的一代,他们总想将自己未竟的理想让孩子来实现,盼子成龙,望女成凤,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的童年,让孩子们在书山题海里熬过本该幸福快乐的时光。这本来就是自私这块实验田里的产物,我们却硬要它生出大爱来,这公平吗?作为父辈的我们还有很多课要补,给孩子们以健康成长的土壤。不应该再去指摘80、90后的不是,而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与孩子们一同把缺失的课补上,让大爱延续。

感恩不是叫人卑躬屈膝,感恩是一种能力,它让人心向善、让爱化解心中的怨愤,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位有缘人。化干戈为玉帛,变腐朽为神奇。它可以让你四两拨千斤,做成你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让你的人生升华,让生命质量提高;它能唤醒人间的大爱,让爱充满人间,让怨恨远离。因为只有大爱才能让一个民族恒久地繁衍生息,让一个国家繁荣富强,让一个企业基业长青,让一个家庭永葆和睦幸福,让人生和顺平安!

感恩又是一种力量,它能让战争远离,让人类创造的财富真正为人类谋福祉,而不是制造杀人武器和毁灭人类家园的工具;它能够让社会运行成本最低化,而不是像今日之世界恐怖遍地,处处风声鹤唳。人们也许难以想象全球仅制造防盗门窗、防暴设施及防恐怖主义的费用,就足以让整个亚非拉贫困人口过上富裕幸福的日子。

人类努力找寻大同世界由来已久,但这个世界还是那么的大不同,难道真就没有化解这些反人类活动的办法了吗?难道非要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财富制造出的核武器,以暴制暴地去对付恐怖主义这些“蚊子”吗?人和人之间擦肩而过也是一种缘分,佛言:那是上一辈子回了五百次首的凝望,才换来今生擦肩而过。寰宇有地球,地球上有人类及生灵万物,同样生为人类,那又是修了多久的福呢?地球上有六十多亿人,能与你同床共枕、具有父母情分、兄弟之情、同在一个屋檐下共事、邻里之缘甚至擦肩而过的又有几人?如此来之不易的缘分我们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而不是用怨恨、猜忌和暴力而为之。国家之缘、民族之缘、人类之缘皆为善缘哪!同样是人类,相煎何急!也许很多人以为这只是理想主义幻想家的美梦而已,但当整个人类都做这样的美梦的时候,这个世界的恶一定会越来越少,爱则反之!感恩是有力量的,对于个人,感恩能让生活和顺,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对于人类,感恩能唤醒人们心中的大爱,让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更加美好和谐;对于社会,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离不开感恩。

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物质文明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但随之而来带给人们的不是幸福指数的增加,而是幸福感渐去渐远。大工业文明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将人们的欲望诱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欲望本来是为人类的发展和繁衍生息服务的,而今过度膨胀的欲望却绑架了人们的灵魂。当我们追逐富贵而把灵魂都遗忘的时候,哪里还会有什么幸福感可言呢?生产力不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而是与天下苍生共舞、与自然和谐相处、控制和驾驭自己欲望的能力。知足常乐、感恩当下拥有,才是让幸福感回归的唯一捷径。感恩之心既能幸福他人又能快乐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本书正是让你将失落已久的感恩元素拾起,重新植入骨子里的一个引擎。不尽之处望能共同探讨。

是为序!

唐晓龙

庚寅年春于北京易和书斋

书评(媒体评论)

当我仔细拜读完唐晓龙先生的《感恩的心》这本书后,感触很深,一直以来我对生活总是索取,从未仔细想过回报,当我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懂得了感恩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些平时认为很理所当然的东西重新感染了我。

——大庆油田银浪仓库机械一队于伟

读过书的不一定有知识,但不读书的你肯定没知识,我们年三十晚上所有正部级管理者给在岗员工送完饺子后每人发了一本唐晓龙著的《感恩的心》。

——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华

《感恩的心》像清泉,滋润着无数干渴的心灵;似清风,拂去我们心底的阴霾;如一只温润的手,将我们的心门缓缓打开……

——青银高速员工读后感

阅读《感恩的心》,恰似听了一次次歌曲《感恩的心》,犹如做了一次次心理按摩……

——陕西省政府政务信息化办公室陈可

这是一本通过一个一个感人的故事组成的书,也是一滴一滴的泪水,一句一句暖人心窝的话语组成的心。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

——东菀市学生林雅婷

那天我们去书店购书时看到了足以让孩子享用一生的精神食粮——《感恩的心》一书。我也认真地看了这本书,很多篇章更让我感动得泪水直流。这本书不但把现实生活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件一件一件地描述出来,更在每个事件的后面写上了点评,更有指引孩子“做一做”,让孩子知而后行,是一本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书。

——林雅婷家长吴思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感恩的心(白金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晓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89379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5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