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并非为了舞台界专业人士所写的技术书籍,而是要向“从未看过戏”的读者介绍“戏剧”的趣味。即便如此,剧场人也不能错过,因为《窥看舞台》是为专业人士与一般观众搭起的作品之外的另一座桥梁;对有志于表演、戏剧的年轻人而言,《窥看舞台》更是进入宝山的踏脚石;而一般读者肯定也能以“窥看幕后”的轻松心情体验舞台背后精彩的故事。
图书 | 窥看舞台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并非为了舞台界专业人士所写的技术书籍,而是要向“从未看过戏”的读者介绍“戏剧”的趣味。即便如此,剧场人也不能错过,因为《窥看舞台》是为专业人士与一般观众搭起的作品之外的另一座桥梁;对有志于表演、戏剧的年轻人而言,《窥看舞台》更是进入宝山的踏脚石;而一般读者肯定也能以“窥看幕后”的轻松心情体验舞台背后精彩的故事。 内容推荐 在《窥看舞台》这本书中,妹尾河童的笔触首度触及戏剧和舞台,将舞台工作的秘密毫无保留地公开,更是爆了不少连专家都不知道的料。谈起本书时,妹尾河童显得谦逊可爱,他说“过去我有好几部作品都以‘窥看’为书名,这次是自己窥看自己的老本行,说起来怪怪的,也有点害羞”。一本书展示出舞台制作的全貌,绝对让所有对舞台感到神秘和好奇的人大饱眼福,直呼过瘾。 目录 日本是旋转舞台的始祖 旋转舞台的幕后乾坤 转动舞台的达·芬奇 骗术 布景制作全凭职人手艺 首次出现的“道具簿” 宛如忍者的舞台总监 戏剧界的幕后好伙伴 连黑暗都是种设计的舞台灯光 谁说“特技”“机关”是邪道? 《底层》:从开始到结束 实际的声音·做出来的声音 请别再盖奇奇怪怪的剧院了! 单行本后记 文库版后记 试读章节 常有人碰到我时提及“希望一窥舞台的内幕”,大概是觉得观众看不到的部分应该很有意思吧,有时甚至露出怀疑有啥隐瞒的表情来,真叫人伤脑筋。 “舞台的内幕不过是制作过程罢了,实在没什么值得公开的啊。真正有趣的部分都已经在演出时呈献在舞台上了……举例来说,餐厅总不会让客人进厨房,然后打开冰箱或烤箱给大家看吧。倒不是用了什么食材怕给客人看到,只是单纯希望客人能够好好品尝烹调出来的料理,所以还是不要连厨房里头都看得一清二楚比较好。舞台制作也是类似的道理。” 我每每试着解释,却总是徒劳无功,说服不了对方。 《艺术新潮》的编辑部也一样,两年前就开始一直约稿,“希望能介绍一下舞台的内幕”。每次提起这话题,“舞台有趣之处一定要到现场欣赏?行……我认为舞台表演不该一一告诉大家‘这边是怎么费尽苦心’‘这边又下了什么工夫’的……”我总以这类借口来闪躲。其实推辞的理由,老实讲,部分是因为羞于介绍自己的职场环境。可惜,对方不是会轻易打退堂鼓的人物。 “正如您所说的,欣赏舞台表演和了解舞台设计,两者本质的确不同。不过,了解了舞台制作过程,因为这个契机,原本对舞台剧没兴趣的人也可能燃起进戏院的念头哟。河童先生难道不想让更多人来欣赏舞台剧吗?” 对方的说辞总是头头是道又太具说服力了,最后我都哑口无言。因此,就这么展开了《窥看舞台》的连?。 对此连载,编辑部的要求是“不要使用太专业的用语,希望能够吸引不太观赏舞台剧的读者,还有最好爆一些连专家都不知道的料”,这简直是折腾死我了。 即便编辑部这么交代,但观众对什么感兴趣、想看到什么样的舞台内幕,我还真是毫无头绪,最后只好硬着头皮试问责任编辑M君(宫本和英先生)。 “你对哪个部分特别感兴趣?” 他马上回答: “当舞台上有些机关时,我常想那不知道怎么办到的?蛮令人好奇哩。” 有些舞台是什么机关都没有的,机关太多也可能会模糊看戏的焦点,不过这倒不失为欣赏?台表演的切入点之一。 他还提及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来日本公演时,《塞维利亚理发师》这出戏使用了旋转舞台,相当有趣。公演时所使用的旋转舞台,是整个儿从米兰搬来再重新组合起来的,上头搭建了街道和房舍等,透过旋转的方式将各式各样的场景呈现在观众眼前。 “听说该戏导演蓬内尔(Jean-Pierre Ponnelle)原本是位舞台设计师?” “没错。所以他会为了让舞台更富趣味性而特别增添许多要素。有时候增添的要素较强,导致看完后会觉得他的戏太偏重视觉效果,不过《塞维利亚理发师》真是一出杰作。” 这部歌剧的?乐和戏剧表现的确相得益彰,十分均衡,加上蓬内尔的舞台美术底子,有更上层楼的加乘效果。 “那么,利用旋转舞台呈现各种场景的手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8世纪后半期。你知道吗?旋转舞台可是日本发明的哟。” “什么?日本!” M君发出惊呼。看到他的反应,我心里暗自高兴。常看舞台剧的他都这么惊讶,我想可以从“旋转舞台”的周边开始,再渐次介绍舞台的内幕。 其实,我自己也想趁此机会了解一下旋转舞台的始末。 P3-5 后记 本书并非为了舞台界专业人士所写的技术书籍,而是要向“从未看过戏”的读者介绍“戏剧”的趣味。 话虽如此,我相信还是有不少内容,连同业专家也不清?。为什么会如此,乃是因为戏剧界的工作已经细分为众多专门领域,除了自己担纲的部分,对于其他则所知有限。所以,也有戏剧界的专业人士说,“看了这本书,舞台制作的全貌就清楚了呢”,似乎读得津津有味。也就是说,除了有志于舞台界的年轻人可以当成 “入门书”外,一般读者也能以“窥 看幕后”的轻松心情阅读。 以前常常听到“这本书要是能出文库版就好啦”的心声,但我一直觉得不可能。平凡社出版的开本高二十六厘米、宽十九厘米,一缩小成文库本,我担心无论是图版或手写文字都会太小,难以阅读。 可是,文艺春秋出社的照井康夫先生自告奋勇,“我们会下工夫做出文库版的”,我听了吓一跳。我对他们所花费的“工夫”将以何种形式呈现,很感好奇,便答道:“如果能编成文库版,那我还真想看看哩。” 文艺春秋的美编大久保明子小姐花费许多心思,成果让我大呼“原来如此”!让我佩服不已的《窥看舞台》文库版于焉诞生了。 这本书最早是一九八五年一月号到十二月号在《艺术新潮》上的连载,各位读了就能感受到,负责这项企划的编辑“M君”宫本和英的旺盛好奇心,以及松藤庄平摄影师的锲而不舍,软硬兼施逼得我继续下去。 连载告一段落后,平凡社的鹫巢力先生和稻庭瑞穗小姐提出“想直接集结成书”的要求,新潮社也爽快允诺,于是以当初连载的开本、版型直接出书,也就是这次文库版的前身。 说到这里,这本书最早的养父母是新潮社,再到平凡社,这回来到文艺春秋手上,辗 转由三家出版社接棒,说起来好像命运很坎坷,其实不管哪个阶段都受到细心照料,实在很感谢。 过去我有好几部作品都以“窥看”为书名,这次是自己窥看自己的老本行,说起来怪怪的,也有点害羞,关于戏剧、舞台方面的书,我就只写这一本了,不过,出了这本书,把我自己工作上下游的秘密都毫无保?一举公开了,所以书名与“窥看”系列相异,而定为《河童讲述幕前幕后》了。 希望读了这本书,能让各位因而对戏剧增加兴趣,多加一人都会让我高兴万分。请各位一定要把握机会,进到剧院,亲身感受舞台的魅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窥看舞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妹尾河童 |
译者 | 姜寀蕾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39859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0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81 |
丛书名 | |
印张 | 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20-2009-158 |
版权提供者 | Kappa Senoo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