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哈佛法则(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
内容
编辑推荐

哈佛大学培养了8位总统,40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数以万计的企业精英!哈佛究竟靠什么打造这些精英的呢?哈佛的教育究竟有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李克维著的《哈佛法则(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为您揭开哈佛大学数百年来成就无数精英的秘密法则。

法则1:理想和目标是哈佛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哈佛大学,每个人都被要求确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因为目标就像是一个指示灯一样,可以引导我们不断前进。

法则2:想要有所行动,想要让自己的行动方案更加合理科学,想要避免更多的错误,想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多进行思考。在哈佛大学中,人人都非常重视思考,因为思考是前提,是一种约束和控制手段,一旦欠缺思考,问题和错误就可能会泛滥。

法则3:决定结果好坏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是行动,行动质量往往决定了我们办事的效率和结果。哈佛人的原则就是“行动至上”,对他们来说,执行力永远是成功路上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确保一流的执行力是每个学员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内容推荐

在哈佛大学300多年的历史中,至今共培养了8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数以万计的科学家、思想家、企业家等各界精英。哈佛大学不仅影响了美国的历史,被誉为“先有哈佛,后有美国”,也在世界的发展中发挥着深远的力量,哈佛人士如一颗颗熠熠生辉的宝石,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帷幕。

哈佛精英是怎么炼成的?哈佛教育有何深藏不露的秘诀?

李克维著的这本《哈佛法则(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全面讲述流传于哈佛大学百年的成功原理,揭开哈佛大学成就无数精英的独门秘密,和盘托出哈佛大学数百年来不为人知的成功法则。读完这本书,你也可以从平凡走向卓越,从普通走向巅峰。

目录

第一章 法则1:立志——有雄心的人心中装满整个世界

 对于盲目的船来说,所有的风向都是逆风

 远见与目标,让你在10年后无可替代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天才的梦想家

 没有什么来不及,现在就是最好的开始

 知道自己想要的,摒弃那些不要的

第二章 法则2:思考——三思而后行的人,很少会做错事情

 没有思考的行动只能收获失败

 养成一种质疑能力,不要糊涂地乐观

 不断思考才能不断前进,没有思考终会被取代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

第三章 法则3:行动——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不是思考而是行动

 永远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赶紧行动

 等待只会让你丧失那注定的成功机会

 敢于行动,就能创造别人创造不了的奇迹

 工作需要行动而不需要各种借口

第四章 法则4:勇气——无畏的勇气才能产生无畏的力量

 年轻有无数个重来的机会,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

 永远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坏

 快速而有效地做出决定是所有伟人的共同特点

 走得最远的人,永远是愿意去冒险的人

 敢于对抗权威

第五章 法则5:务实——务实可以让成功变得更轻松

 量力而行,不要好高骛远

 理想虽然很炫,但是脚下的路要踏实走好

 永远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将前功尽弃

 走好每一步就不可能不成功

 认为整个世界都错的人,极可能错在自己

第六章 法则6:自信——除了你自己,没人能否定你

 你不自信,别人就更不相信你

 有破茧而出的魄力

 丧失信心就等于放弃了自己

 不断告诉自己某一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后也会让自己相信

 挖掘自身的潜力

第七章 法则7:乐观——相信自己做得到,你一定会做到

 成功并非你想象中的那么难

 做事前先找各种理由否定掉,那你什么都做不成

 每个成功的人都是乐观派

 只要你想成功,你就一定能成功

 不幸是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经历

第八章 法则8:自控——要征服世界,先要学会自我管理

 自制力是日常行为的一把保险锁

 情绪化是致命的诅咒

 没有人会为你的坏脾气“埋单”

 不生气,永远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淡定,远离浮躁和冲动

第九章 法则9:热情——做任何事都成功的人,只因他们有单纯的热情

 好奇心提供一个梦想,热情可将梦想实现

 成功需要义无反顾的热情

 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疯狂的投入

 一个人缺乏热情就像汽车没有汽油

 做一项工作就爱一项工作

第十章 法则10:勤奋——哈佛不是神话,是勤奋

 成功只属于刻苦勤奋的人

 播下勤奋的种子,才能收获梦想的果实

 凡事都多做一点,这一点或许能成就你

 你停步不前,有人却在拼命奔跑

 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而是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第十一章 法则11:批评——一事无成的无名小卒才能免于批评

 如果你一事无成,没有人乐于批评你

 不要怕不公正的批评,但要知道哪些是不公正的批评

 不要批评你不了解的人,要趁机向他学习

 没有批评的声音,你该如何成长

 如果你经常批评别人,何不试着先赞美别人

第十二章 法则12:细节——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

 你注意了细节会赢得更多关注

 最不起眼的地方往往决定成败

 将细节做到极致,你就比别人早一步成功

 让细节成就你的梦想

 细节就是工作方式的精细化

第十三章 法则13:坚持——哈佛人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成功

 不怕失败,就怕放弃

 凡是成功的人都曾遇到过天大的挫折

 那些折磨你的人其实是成就你的人

 失败后,勇敢站起来,这次就能成功

 方法总比问题多,不要问题多就放弃

第十四章 法则14:变通——能开锁的不只有钥匙

 不放弃错误的行动,只会让你失去更多

 碰壁时要及时掉转车头

 既要坚守原则,又要懂得变通

 遇到困难时,力争不如另辟蹊径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第十五章 法则15:合作——团队合作是哈佛人成功的保证

 中国女孩高票当选哈佛“总统”的背后

 由蚂蚁生存法则看团队精神

 单打独斗的成功不能长久

 乐意合作产生支持的力量,强迫服从导致失败的结果

 友善的合作比煽动更得人心

第十六章 法则16:永远的NO.1——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追求卓越,敢于率众之先

 走自己的路,成功者需要走不寻常的路

 世界会因你的与众不同而精彩

 另辟蹊径的人,才能留下更深的脚印

 每一次都尽力超越上次的表现,很快你就会超越周遭的人

 自己变得强大,别人才会尊重你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法则1:立志—有雄心的人心中装满整个世界

理想和目标是哈佛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哈佛大学,每个人都被要求确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因为目标就像是一个指示灯一样,可以引导我们不断前进。与此相反,如果我们没有目标,没有理想,那么我们的行动将会失去方向,我们的行动将会受到制约。所以如果你想要走得更远,那么就需要设定一个更远大的目标,这样一来你的志向才能够撑起你的明天。

对于盲目的船来说,所有的风向都是逆风

三思而后行的人,很少会做错事。—哈佛法则

早在17世纪的时候,法国作家哈伯特就说:“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的风向都是逆风。”类似的言论数不胜数,“做人不要盲目”这句话大概也已经流传了好几百年,至少要比美国历史更久远,但记住它的人似乎并不多。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只停留在了“做”这个点上,但是如何做,做什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风险和要求,都一无所知。很显然,我们常常还是会成为那个盲目的执行者,很多时候我们仍然漫无目的、不假思索地生活或者工作,自然而然会觉得一切都是不顺的,似乎生活一直就在和自己作对,而这当然令人恼火。

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更为具体地说是那些青少年,他们更容易犯盲目做事的老毛病,很多时候,做事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原则,也没有自己的立场,最基本的准备工作也没有,甚至于连最基本的思考方式也省略掉了。也许你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敢做的人,是一个“快速执行者”,你几乎从来不拖沓,但很不幸的是,你总是面临失败。很显然事情总是先于你而存在,而你的行为又总是先于思考而存在,这就是最大的错误。

如果你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没有一个更为理性而详细的规划,那么从这一点来说,至少你没有真正像模像样地做一件事,绝对没有。连最傻最笨的熊也知道,像那样一头扎进水里去捕鱼,是没有办法捕到任何鱼的。当然你可能会偶尔走运,就像那些爱玩几把股票的初学者一样,你可能随机地购买一些股票来碰碰运气,然后一次性就大赚了一笔钱,但你可以问问股神巴菲特,他几乎从来不干这样的蠢事,你应该记住:盲目可不会给自己带来一辈子的好运。

埃里克森曾经是迈阿密最年轻的超级大富豪之一,当然他的财富多半来自于运气,在充满魔力和传奇意味的美国梦中,他是名副其实的幸运儿。2005年,年仅21岁的他从父亲那儿继承了一笔高达5.7亿美元的遗产,之后他在朋友的劝说下在底特律投资房地产,很快将个人资产扩展到了10亿美元以上。

不过事实上他并不是一个成功的资本家,因为在这仅有的好运之后,他开始接二连三地投资一些没头没脑的生意,尤其是2007年,他竟然花费巨资投资了雷曼银行。后面的事情想必全世界的人都知道,2008年的金融风暴之后,这家全美第四大的投资银行在风暴中丢盔弃甲,最后申请破产。

其实在开始这笔投资之前,如果埃里克森能够对市场稍微有一丁点儿的了解或者考虑,也许就不会被雷曼兄弟拖下水。但是这位仁兄在一产生投资想法后,几乎很快就在雷曼银行开了账户,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而在雷曼银行倒闭之后,他最应该做的就是从底特律撤出自己的生意,可是为了补上自己在雷曼银行中的亏损,他竟然再次盲目地对底特律的房产进行抄底,所以最后当金融风暴袭击底特律这个脆弱的城市时,埃里克森的财富只能严重贬值。

严格说起来,埃里克森并不能简简单单被归结为美国失败投资的一个缩影,因为导致埃里克森失败的并不是什么金融危机,而是他自己的盲目个性。当然,这个最让人头疼的不利因素在很多青少年身上随处可见,真正可怕的是很多时候,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盲目的危险性。也正因为这样,在哈佛大学中,“理性地行动”永远都是教育的核心,实际上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让很多学生都容易产生自大心理,所以行动上的盲目冲动往往不可避免,这是哈佛人尽量避免发生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哈佛大学多年来一直都主张三思而后行,主张任何行为都要建立在理性的思考之上。很多哈佛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已经规划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未来,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知道什么事情值得尝试,知道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忽略。学校要求他们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而不是盲目地去想去做。

哈佛大学第一任校长伊顿曾经说:“你认为将苍蝇的脑袋拧掉之后,它还会准确地飞到菜盘子里吗?”很显然,盲目永远都不是什么正确的举动。伊顿原本只是一个牧师,但是他却很理性地给哈佛注入了最初的新生力量,就像他从牧师的身份转向校长一样,他从来不盲目寻求改变,更不会盲目地做任何事,他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起一种个人的秩序,我们的生活需要更有规则,需要适当去控制,我们的思维和行动需要有所引导。事实上伊顿是一个丑闻缠身的校长,但很幸运的是他将这种理念传承了下去。

很显然,思考、思考、冷静思考,是哈佛大学教给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理念。事实上,做一件事很容易,但是认真负责地做好一件事却很难,你需要懂得克制,需要有一个更为明确和理性的思维来引导。换句话说,无论做什么事,你都要时刻让自己保持“正在理解、正在思考”的状态,你需要更加负责地进行分析和预判,要有一个目标和方向,而不是随随便便地就去执行。

众所周知,羚羊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之一,但是它们往往很容易被猎食者捕捉到,有时候就连狮子这种速度并不快的猎食者也能轻易捉住它们。科学家一开始觉得百思不得其解,虽然狮子也讲求策略,也懂得团队协作,可是羚羊只要一加速,就可以轻易甩开猎食者一大截,更重要的是,羚羊的耐力很好,善于长途奔跑,因此并不容易被捕捉。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科学家发现羚羊在逃跑的过程中会突然失去方向感,甚至于直接冲向狮子,从而沦为狮子的盘中餐。科学家因此认为羚羊是一种非常盲目的动物,它们逃跑的时候注意力会分散,大脑会突然短路,以至于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而逃跑,那么这时候它们无论跑向哪里,都可能会被狮子捉到。

这就是著名的羚羊效应,当然,当科学家们从羚羊身上寻找新的启示时,很多人仍旧在生活的困局中乱跑乱撞,而对于那些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缺乏冷静、缺乏原则的年轻人来说,每一次选择都会摧毁自己。因此我们需要懂得克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在行动之前要懂得多做思考。只有理性思考的人,才能够准确把握方向和目标,因为每一个事物、每一个生活细节都会引导你做出正确的判断。

P1-5

序言

作为世界教育最高的殿堂,哈佛大学对于学子们的吸引力非常大。当然哈佛之所以备受欢迎,完全是因为它所具备的独特魅力。如果你知道这个比美国历史还要久远的大学在300多年的时间里培养了大批的名人、伟人,就能够知道这所大学对于学生们意味着什么,对于整个世界意味着什么。

每个人都渴望获得哈佛式的成功,也都渴望进入哈佛,成为一个成功的哈佛人。可以说成功就是哈佛的一个标签,如果你愿意翻开哈佛大学的履历表,就会被它的光辉业绩所折服。1796年,当美国人民要求华盛顿连任总统的时候,这位有远见的国父拒绝了这个要求,他觉得民权和民主不能受到个人权力欲望的冲击,于是来自哈佛大学的亚当斯有幸成为了第二位美国总统,之后哈佛便成为了美国总统的摇篮,包括富兰克林、威尔逊、昆西、罗斯福、肯尼迪、布什、奥巴马等多位总统都来自于哈佛。仅以这一项来说,哈佛大学着实影响了美国历史的发展,尽管独立于政治之外,但是哈佛却是美国政坛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不仅如此,哈佛大学还培养了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的成就纵观整个世界,也鲜有匹敌者,而30多位普利策奖获得者也来自于哈佛,由此可见它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哈佛还培养出了众多伟大的人,包括像比尔·盖茨这种足以改变世界发展的人。

哈佛的成就绝对不止于此,今天,我们在这里谈论哈佛的成就,想要一条条全部罗列出来,那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它对世界教育史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它的办学质量、教学模式、教育水平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它对于教育的革新能力和先觉能力也是其他大学难以比拟的。

因其历史、地位、学术影响力、成就、财富等因素,将哈佛列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学府之一,绝对不算过分。而且哈佛文化是开放的,正如哈佛的校长德里克·博克所说:“一个大学能够给世人分享的,应该是它提供的知识和文化生活。”不仅如此,我们还能够从中领悟到一种精神,一种哈佛独有的法则,这种法则构成了哈佛的文化氛围和教学系统,构成了哈佛日益发展的一个动力系统。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将哈佛描述为“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这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了哈佛的底蕴以及它迸发出来的独特魅力,这种魅力改变了美国,改变了世界的教育史,并造就了数千万人狂热的梦想。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有理由更深入地了解哈佛,需要更多地学习哈佛的精神和文化,以便能够从中吸收更多的养料。哈佛作为成功的一种典范,对所有追求成功的人都具有借鉴意义,今天我们的年轻人需要从这种典范中追寻更多的梦想,去寻找有关生活的各类真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哈佛法则(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克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48630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2014202556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