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放飞雄鹰--记K-8\教8飞机总设计师石屏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院士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石屏与张雪佩的相识很简单。1958年,强5刚刚上马进行设计时,由于洪都的人手不够,便从南京航专调了一批师生来帮忙,这其中也有强度计算专业的。一个名叫张雪佩的女孩被安排坐在石屏对面办公,事实上,在学校的时候,石屏便见过她,那时,张雪佩刚进入大学,她们班组织了一次与高年级结对的联欢会,而这个班正是石屏所在的班。后来,石屏偶然得知,张雪佩是校舞蹈队的。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彼此都比较熟悉了。1959年春天,她回学校了。当然,这个时候,他们俩只是停留在相互认识的阶段,没有小说里描写鸿雁传书的情节,他们也从来没想过会有下文。

1960年,张雪佩毕业分配到洪都安一2组工作,后来又被分到飞机性能组。

1961年,石屏已经27岁了,却一直单身,这可让高镇宁着急了。此前,他已经给石屏介绍过几次对象了,可都没有结果。一天,高镇宁又找到石屏,他在石屏面前好好地夸了张雪佩一番,石屏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在心里暗笑。高镇宁让石屏好好考虑一下。

工作一忙,加上他当时还没有做好谈朋友的思想准备,过后石屏便忘了这事。

1962年,高镇宁又找石屏谈话,问他为什么还没有行动,石屏这才开始考虑这事。事实上,经过进一步的了解,石屏知道张雪佩的身世与自己非常相似,因此,他也开始注意她了。

石屏与张雪佩的第一次约会很简单。一天,石屏趁下班没人的时候,走到张雪佩跟前小声地说:“张雪佩,下班后我到邮局门口等你。”张雪佩也很平静地回答说:“好。”然后,他们一边散步一边谈起了各自的家庭和工作,石屏也对张雪佩有了更深的了解。

张雪佩是宁波镇海人,自幼丧父,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做小生意,张雪佩的弟弟小时候便送给人寄养,她哥哥在上海做学徒。张雪佩跟着母亲在宁波长大,她聪明文静,性格朴实,由于成绩好,考上了南航。

由于两人都是自幼丧父,共同的身世使他们俩产生了情感的共鸣。石屏说:“正因为如此,我们俩在以后几十年的相处中,在涉及到重大问题时,意见总是一致的。”

因为他俩的工作实在太忙,特别是石屏,非常迷恋工作,张雪佩似乎在恋爱之初就宽容地接受了他忙的习惯。他们俩的恋爱过程很平淡,如果说有什么浪漫,那就是在工休时一起看看书、聊聊天。对于张雪佩的为人,用石屏的话来说,就是:“我心里有一个择偶的原则,就是要能共患难,能容纳我乡下的母亲。我觉得她能做到。尽管她在城市长大,但她不喜欢吃零食,不爱打扮,不爱逛街,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心地善良,不嫌贫爱富。她知道我是个农家子弟,家里非常贫穷,还要赡养母亲,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她仍然愿意和我在一起,这让我很感激。”

1962年,石屏因关节炎被单位派去温泉疗养。张雪佩正好回家探亲归来,带了一罐她最爱吃的葱油饼。动身前,张雪佩找到石屏,将这罐葱油饼塞给石屏,让他带上,石屏不肯,他想让张雪佩留着自己吃。没想到,张雪佩生气了,石屏只好带上,好长时间舍不得吃。当时,正值自然灾害期间,伙食非常紧张,石屏一个月只有26斤定量,又没有菜,也没有油。起初,石屏经常买酱油伴饭吃,后来,连酱油也买不到了,石屏便买来白萝卜,吃饭前先吃萝卜垫底,然后再吃饭,生活非常艰苦。但这些却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

1962年底,两人打算结婚了,但当时他们俩都没有房子。1963年夏天,洪都集团分给石屏一间10多平方米的集体宿舍,两人便登记结婚,领了房子。1963年9月30日,两人举办了结婚典礼。说是结婚典礼,其实很简单。那天,下了班,石屏与张雪佩匆匆忙忙跑回宿合冲了个澡,然后拿出石屏从上海托人买的5斤高价糖,准备迎接他们的朋友和同事,这是石屏与张雪佩结婚时唯一置办的东西。在集体宿舍里,一帮朋友为他们祝贺。他们的结婚照是很久以后,在南昌照相馆照的,只有2寸大。就这样,简简单单结婚了。

从此,石屏与张雪佩相互关爱,风雨同舟几十年。在两人相濡以沫的日子里,他们建立了一个相互依存、幸福温馨的家,筑起了一座生活的避风港、事业的加油站。

成家后,从小就习惯了干活的石屏非常疼爱妻子,不是很忙的时候,石屏会很自觉地干一些重活,如买菜、做饭、买米及修车等。石屏烧得一手好菜,很合妻子的口味,因此做饭时,通常是妻子摘菜、洗菜,石屏掌勺儿。妻子喜欢让石屏给她修自行车,因为石屏干活细致。石屏只要去北京出差,每次都要给妻子带她喜欢吃的酥饼。

而石屏也非常感激妻子对自己事业的支持,感激她待自己的母亲和兄妹如一家人,感激她在以后几十年里,与他风雨同行,不离不弃。

1964年5月,蛰伏3年,只能见缝插针推进的强5,在三机部和空军领导的支持下,重新列进了部生产试制计划中,这意味着强5正式恢复了研制工作。几上几下的强5,终于在夹缝中找到了生路。

由于初教6、强5、安-2改型3款飞机交叉进行,设计室虽超负荷运行,仍然很难满足工厂生产的需要。为此,工厂报三机部批准,在原设计室的基础上扩展,成立了飞机设计所,充实了一批大学生,成员增加到了200多人,石屏仍担任强度组组长,已是设计所里重要的骨干力量。

但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设计所兵强马壮,意气风发,与全厂职工一起热火朝天地进行强5等多种机型的研制生产时,一股政治暗流开始涌动,并逐渐演变成一场可怕的浩劫,使全国都陷于混乱之中,也使石屏及其家人过着动荡不安,一波三折的日子。

P56-59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苦涩的童年

第二章 新生

第三章 走进大学

第四章 初圆蓝天梦

第五章 一波三折

第六章 改革开放促成K-8上马

第七章 艰难的研制历程

第八章 飞出国门翱翔世界

第九章 教8改写中国飞行员训练体制

第十章 蓝天梦想 矢志不渝

附录

序言

石屏同志是继陆孝彭之后,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第二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令人敬仰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由他主持设计研制的K-8和教8两种型号的飞机达到了国际同类飞机的先进水平,现已成为中航工业洪都的支柱产品。其中,K-8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量出口海外市场,仅出口埃及就达120架,并开创了中国航空工业成套技术出口的先河。目前,K-8飞机已占领全球同类教练机市场70%的份额。教8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量装备中国空军、海军,并促成了我国飞行员训练体制的转型升级。2009年国庆阅兵式上,由中国首批女歼击机飞行员驾驶着15架教8飞机梯队米秒不差地飞过了天安门上空,接受了祖国人民的检阅。

石屏出生在鄱阳湖畔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他3岁丧父。民不聊生的旧社会并没有扼杀他求学的渴望,新中国给了他学习的机会和成长的土壤。他16岁入团,20岁入党,忠诚于党与航空报国成为他毕生的信念;他22岁大学毕业到洪都公司,投身新中国航空事业,潜心工作与学习,即使“下放”多年亦不坠青云之志;他52岁担任飞机总设计师,厚积薄发,连续主持设计研制两型飞机,抢占国际国内市场,为中国的教练机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石屏同志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徐舜寿、吴大观、陆孝彭等老一辈航空人航空救国、航空报国的毕生信念,更是新一代航空人崇尚科学、注重实践的典范。他那热爱航空、爱岗敬业的高尚品德,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奋力拼搏的顽强斗志,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进取意识,不计名利、忘我工作的献身精神,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终生汲取的力量源泉。

石屏同志不愧为共产党员的楷模,不愧为科技工作者的典范,不愧为航空战线上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目前,中航工业正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忠实践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理念,积极投身于“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的伟大实践,尤其需要我们像石屏同志那样,以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忘我献身的博大胸怀、勇担风险的英雄气概、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抢抓机遇,激情进取,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读完石屏的传记,颇有感触,也深受感动。有些心里话想对石屏说,也是代表洪都全体干部职工的心声:您已年逾古稀,是我们敬爱的长辈。我们既希望您不惜所有,不吝赐教,为洪都的事业和中航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更希望您保重身体,健康长寿,因为您是我们洪都的宝贵财富。

搁笔之际,赋小诗一首,聊表敬意:

鄱阳湖畔一苦孩,

少小立志肯登攀;

六十春秋航空梦,

历尽磨难未曾衰。

母去妻别伤心泪,

风云K-8慰情怀;

善待余晖不停步,

老骥伏枥壮志还。

中航工业洪都董事长、总经理:吴方晖

2009年12月20日

内容推荐

本书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一生,重点介绍了石屏寄情祖国航空事业,立足本职工作,设计了K-8和教8飞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外贸出口的神话,改写了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等内容,反映了石屏一生浓浓的航空情缘。

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适合于航空从业人员和广大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社会公众阅读。

编辑推荐

石屏,飞机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4年3月生于江西省鄱阳县,195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石屏为中国教练机和航空工业的发展作做了突出贡献。是我国杰出的飞机设计专家,也是我国飞行员训练新体制的倡导者之一。他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初教6、强5、K-8、教8四种飞机的设计,其中K-8飞机获得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创造了我国飞机出口的纪录。20世纪80年代。石屏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初教6-教8-歼教7的训练体制。提高了部队飞行员训练效率。2003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书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一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放飞雄鹰--记K-8\教8飞机总设计师石屏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院士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珊//雷杰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34387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16=76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