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杯饮尽千年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酒是老者,他会对你喋喋不休,把他的唠叨全部塞进你的梦里;如果酒是妇人,她会用润物无声的体恤来滋养你向往远方的梦想。酒的确是人可以倾心的挚友,甚至,是可以膜拜的神!或者说,有酒,就可以在自己的心灵大地和天空中创造出神灵!

刘华所著的《一杯饮尽千年》是一部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之书,在从容书写之间,极尽冲和淡雅之风度,书尽千年风骚墨事。

内容推荐

刘华所著的《一杯饮尽千年》围绕樟树几千年的两大特色“药”和“酒”,展开对樟树历代文化、民俗的追述。而“药”又是紧紧辅佐着“酒”而展开,表现了樟树以“酒”为核心的民俗、民情和上层文化形态。作者累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历史史实,穿插一些个体的历史想象,使得这部地方文化散文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作者文笔沉稳,语言畅达,诗情盎然,是一部质量较高的散文。

目录

引子 青铜和酒

第一章 被祥云捧在手里

第二章 市语喧腾滚曲尘

第三章 醉来写景天地阔

第四章 题诗药市,沽酒新丰

第五章 酒旗飘摇数归帆

第六章 正是花村酿熟时

第七章 民间乐事宽

第八章 酒边词,杯中梅

第九章 莫画清江画醉乡

第十章 独酌忆墨庄

第十一章 名酒来清江

第十二章 一杯饮尽千年

后记

试读章节

青铜和酒

青铜和酒,人类创造的两件多么伟大而神秘的作品。其伟大处和神秘处都在于,在空旷深邃的时间远方,在辽阔苍茫的大地之上,人类哪怕在地理上天各一方,在文化上迥然有异,却是不约而同地投入了自己的创作。而且,仿佛神示,他们心有灵犀,心无旁骛,其作品体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铸铜和酿酒。两种奇妙的世界共生文化现象。莫非,青铜和酒,原本就是上苍鸟瞰普天之下而一视同仁的恩赐?或者,青铜和酒,是土地对立足于土地辛勤劳作的人类的丰厚馈赠?

人类使用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所用的是天然红铜,故史称“红铜时代”,因中国古代通称金属为金,这一时期又叫“金石并用时代”。传说,蚩尤曾冶铜造兵器;黄帝也曾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大量的考古发掘证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确有一个铜石并用时代。冶铜铸器工艺阶段的到来,标志着人类文明历程进入一个新时代——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包括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公元前两千年前后的河南二里头文化,大概就是它的起点。

所谓青铜,实为铜、锡合金,因色呈灰青而得名,它具有熔点低、硬度大的特点。铜锡原料不同比例的配合,会使铸器具有不同性能。青铜器的出现和随之增加,提高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物质生活条件因此渐渐丰富。于是,青铜时代成为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大约从公元前四千年起,世界各地年代有早有晚、却是朝向一致地进入这一时代。

同样,世界许多地方都会用高粱、大麦、大米、葡萄或其他水果,通过发酵而制成饮料,并有自己的酿酒历史和文化。

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悠久。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已掌握原始的酿酒技术,出现了发酵水酒。至夏代,酿酒技术正式见诸史籍,史书中有“仪狄作酒”、“少康作秫酒”的记载。仪狄是大禹之臣,是造酒的鼻祖。少康即杜康,他改进了造酒技术。殷商时,人们已学会了用曲造酒的技术,酿酒业大发展。甲骨文中除许多地方提到酒外,还有种类繁多的酒器,如尊、壶、爵、卣、觚、斝等,这在商墓中也有大量发现。商代的贵族平民饮酒成风,商纣王嗜酒如命,《史记殷本纪》说他“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终于导致亡国。以后,关于酒的故事浩如烟海,它们的主人公可以是帝王将相,可以是才子佳人,也可以是平头百姓。

因为李白,因为陶渊明以及其他,在中国人的意识里,诗人都是好酒的,写诗是必须饮酒的。也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中国,酒的史话几乎是诗的史话;而在古希腊,酿酒的风习和传统创造了信仰、创造了艺术。  P1-2

后记

我为樟树怦然心动。不知是因为这里既有“形胜此蟠结”的好景致,更有“浩荡吞九野”的大风水,还是因为那一杯中的千年。连我自己也惊奇,算不上善饮的我,居然为樟树的酒文化写下了如此长篇大论。

就在此书煞尾之际,猛然记起,我第一次正式喝酒,恰巧就是在樟树。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为操持一家文学刊物,来此地某单位拉广告,洽谈自然是在酒桌上进行的,成功与否在于有无酒胆、酒风何如。酒水就是墨水,酒杯就是公章。协议书上酒香扑鼻。当主编一年后,我把历任主编邀集在酒杯边。诸位老主编大吃一晾:你怎么也会喝酒呀!

是的,我从前并不喝酒。不过,孩提时曾见识过赣东北的一家小酒厂,由拙作《在酒缸里洗澡或养鱼》,或可领略旧日的酒厂生活气息——

酒厂厂长的儿子是我高中时代的朋友。

当年,为了表达友情,他请我去酒厂浴室洗澡。我乘机首先参观了那座很简陋的酒厂,厂房外面到处是堆积如山的酒糟,厂房里面除了热气蒸腾的锅灶笼篦和人,就是挤挤挨挨的大缸了,看它麻痹一般的釉色就知道,那种用来盛酒的陶缸是真正的醉汉。

酒缸也是浴池。酒厂因地制宜,把蒸酒的热水引入大大的酒缸中,建起了发挥余热又极富特色的职工浴室。浴室里的酒缸是分组排列的,每三口为一组,分别用于打湿身体搽肥皂、过头遍、过二遍,是那种流水线的设计。大概有七八组吧,就是说,可容好些人同时作业。对于像我那样的半大男孩,酒缸深可没顶,成人也要踩着板凳跨上木板搭的平台,慢慢把自己放入缸中。爬出来却不容易,得撑着缸沿引体向上,再骑马跨鞍似的上岸来。

可我怎么也爬不出来。缸的内壁很滑,脚无处蹬踏,也许和我四体不勤有关,也许和浓郁的酒香有关。我觉得自己有些醉意浑身发软,我觉得自己是泡在酒里的一枝参,一条蛇,或者,养在缸里的一尾鱼。

酒厂厂长的儿子便过来帮助我。他蹲在平台上,伸出他肌肉强健的胳臂,把我从一口缸弄到另一口缸里去。

后来,他经常向我炫耀那胀鼓鼓、紧绷绷的肉疙瘩,那从小在酒缸里洗澡的丰硕成果。

我只能去练单杠。每当我为了避免再被人从酒缸里拖出来而锻炼膂力的时候,他总是站在一旁不住嘴地说笑。说酒厂的人,酒厂的事,说泡在酒缸里通体舒泰的感觉,说因地制宜的好处。我记得我曾嘲讽道:还有那么多空缸,你怎么不用来养鱼呢?口若悬河的他一个愣怔后,反而想入非非了。说,是可以养鱼,冬天也能保持水温,酒糟就是最好的饲料,时不时地让鱼喝点酒,说不定长得更快。

他乐观而浪漫的性格可能和长期在酒缸里泡澡有关。朋友们在一起,就听见他的声音。在自己的声音里,他简直就是一条快乐的醉鱼。

一个快乐而充满幻想的酒厂厂长的儿子,在我眼里,就是那家小酒厂产品的代言人。仿佛,酒滋养了他爽朗的性格并灌溉了他奇崛的想象力。

也许,酒真的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可以培育人的精神气质的某些特征。考察樟树的历史文化,我真切地感受到,在这片酒国醉乡,古往今来,酒文化早就渗透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甚至渗透在樟树人的血脉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地域的集体心理,并且,与其他传统文化水乳交融,成为这方土地所特有的文化基因。我在本书开篇中提及,在古希腊,酿酒的风习和传统创造了信仰、创造了艺术,创造了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俄尼索斯为象征的西方酒神精神。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置身于酒的王国,国人自然免不了要概括一番自己的酒神精神。有人说: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其精髓是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追求自由的酒神精神对文学艺术的进步发挥了巨大影响,这是因为由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是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如果一定寻找酒神精神的话,我以为,酒神精神当如烂漫的山花,花开遍野,而非只是园囿中的庭植。它生长于乡土,生长于民间,是活生生的,一如我们阅读樟树历史所读到的炼丹采药的创造精神,荟萃天下的包容精神,勇闯四方的开拓精神,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精益求精的追求精神,重德尚义、勇于担当的人格精神,以及一切美好的生活理想和人生志趣。历史悠久的四特酒是樟树老百姓共同创造的,它的发展涵蕴着一代代劳动者的探索奋斗,因此,在这里,酒神精神弥漫着地气,弥漫着樟树人的心气。

譬如承接历史、持之以恒的樟树药交会。历史上,出外经营药业的樟帮及其后裔不断回乡探亲,往往带回各地的道地药材参加药王庙会,这使得药王庙会展出的药材品种更齐更全,且都是上等正品,故有“药不过樟树不齐”之美誉。药王庙会停止于1949年。1958年10月,毛泽东主席作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批示,随后,江西省卫生厅建议在樟树办制药厂,时任省长的邵式平在批示卫生厅这一报告时第一次启用了“药都樟树”之名,也是从这一年起,樟树延续并光大药材交易的传统,于每年金秋时节在樟树举行一年一度的全国性药材交流会,这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三个药交会之一,至今已举办四十四届,中药材的交易无论规模、人气、交易量和影响力,在全国医药会展业都是独一无二的。在第四十四届樟树药交会上,樟树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中国药都”称号,这是全国唯一被行业协会认定的中国药都,却是早已在屹立于人们心头上、口碑中的中国药都。

譬如追求美好、装点生活的樟树吴城剪纸。剪纸是老百姓的生活艺术,其来源于帽花、枕头花、鞋花、围兜花、背褡花、儿童涎兜花、被面花、帐帘花等女红,那些剪花是刺绣必备的纸样,后来,逐渐发展为脱离刺绣而能够独立欣赏的剪纸艺术品,它不仅成了人们迎年庆节、贺喜拜寿的礼物,交朋结友、谈婚论嫁的信物、丧葬与祭祀活动中的用品,并且,每逢过年过节、喜庆之日,心灵手巧的艺人们喜用精巧的剪纸装点现场、营造氛围,以此表达自己祈福避祸、追求平安祥和的美好心理和愿望。有着大遗址的吴城,也有着历史悠久的剪纸艺术,已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有专家认为,由吴城遗址发掘的青铜器,其上的许多纹饰图案,与如今此地民间剪纸的常用花纹十分相似,手法和风格也如出一辙。又称,樟树有南唐时期所立的太平观石碑,花岗岩质,姿态雄健,虽历经沧桑,但至今整体保存较好,经千年风雨侵蚀,字多湮灭,或有可识者,字大如卵,勒石甚精,书体端庄,笔力挺拔,其精美的纹饰图案参照的就是当地剪纸原型;临江镇的钟鼓楼高达三十米,楼内铜钟一座,重达三千余斤,每日晨昏报时钟声悠扬悦耳,声传十余里。铜钟形体粗犷壮美,钟上有铭文和图案,图案古朴优雅,边饰花纹清秀整齐,亦可见当地剪纸对铸造此钟的影响甚大。倘若果然,那些纹饰图案是生活在这片风水宝地上的人们血脉相袭的心灵密码、世代钟情的吉祥符号吗?历史上,因为北人南迁,因为赣江水道,中原文化在这里泊船上岸是很自然的事,文化的交汇融合反映在剪纸艺术里,便形成了粗中见细、粗细有致、清新恬静的剪纸艺术风格。我曾造访过吴城剪纸。—屋子的妇女,老的老,少的少,怕有几十位吧。她们有年长的剪纸传人,也有刚刚会使剪刀的女孩子。她们经常聚集在那间屋子里切磋技艺。我走进她们中间,就是走进一屋子的欢声笑语,一屋子的心灵手巧,一屋子的喜庆祥瑞,一屋子的异彩纷呈。

譬如富于创新、前景可观的樟树工业旅游。文化底蕴深厚的樟树,近些年在加大吴城遗址、筑卫城遗址等国宝级文物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力度的同时,已经铺展开一幅洋溢创新精神、开拓激情的工业旅游蓝图,传统文化和工业文明将在这块风水宝地上联袂演出怎样恢弘的大戏!四特已经登台。四特酒公司的“两城”建设总规划面积两千多亩,预计总投资十五亿元。其中的科技工业城包括科研中心大楼、物流培训中心、产业链集群中心、生产中心等建设项目;而酒都文化城包括仿古酿造城、博物馆、生态景观、酒文化节广场、酒文化风情园、酒文化休闲中心、中华酒文化影视拓展基地等建设项目。想来,即便不善饮,人们也会乐于前往观瞻,因为,~杯亦可窥望千年。酒文化是一道迷醉人心的风景,药文化是一道清醒人眼的风景。我乘车进入樟树市区,忽见车窗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恍若宫廷园囿,甚是养眼,一问,才知道是某家药业集团的车间。其中,一定是步步有景。即便是新兴的盐业,也成了樟树的旅游资源。已开发的盐浴,正吸引着四方游客纷至沓来。

譬如挥洒实干精神用心描绘出来的樟树发展愿景。古老的樟树,如今生机勃勃。酒业和药业、盐化工、金属家具已成为樟树经济的四大支柱。金属家具是此地的新兴产业,生产和营销保险柜的人员居然有上万之众,樟树成了全国的三个基地之一。所以,中国药都、名酒之乡,也是中国盐化工产业基地、中国金属家具产业基地。经济已进入全省十强县(市、区)的樟树,发展后劲十足,正满怀信心地瞩目于“一年进一位,三年进入全省前三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努力“打好一张牌、建好两个区、下好三步棋”。樟树市委书记刘安安先生告诉我:“打好一张牌”,即打好“中央苏区县”这张牌。国家发改委已将樟树列入一百零八个中央苏区县规划范围内,樟树将抓住机遇,用好用足用活国家对苏区县的各项政策和资金支持,力争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政策、土地矿产、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对口帮扶等方面争取上级支持,为樟树的大跨越、大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建好两个区”,一是建好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将其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实现循环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各环节和企业、园区、社会各层面的全面发展,让樟树的地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全力打造百亿企业,把优势资源向支柱产业、重点企业聚焦。大力培育千亿产业,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实现“千亿药业、千亿盐业”目标。二是建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力争通过两至三年的努力,将园区打造成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经济效益显著、生态环境优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试验区,成为高科技温控大棚、千亩香樟、千亩道地药材、千亩花卉苗木等特色高效农业的展示区,并以此来带动辐射全市乡村,加速农村小康步伐;“下好三步棋”,即下好城市推进、小康提速以及作风建设三步棋。

——由这壮阔的蓝图,我能感受到新时代的酒神精神。这种精神属于这方土地,属于这里的人!

我愿为樟树连干三杯。一杯,敬它的千年;二杯,敬它的今天;三杯,敬它的未来及永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杯饮尽千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76180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2014222041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6
15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