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五脏好病不找
内容
试读章节

精足、气充、神全,自然祛病延年

什么是精气神?精气神与养生之间有什么关联?又该怎么养好精气神?这几个有关精气神的问题是学习中医养生、中国美容的基础课,也是必修课之一,只有搞清了这其中的关系,才有机会深入学习中医养生理论。所以,在给学员们讲课时,每每涉及到这些问题,我都会重点讲解,重点强调,以加强他们对此的重视程度。

在古代哲学概念中,精气神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所谓“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其中,精是指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般来说,精是指人体的真阴(又称元阴),从广义上说,精、血、津液都属于精。精的功能有很多,包括促进生长发育,滋养五脏六腑以及生殖繁衍等。精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秉受于父母,后天之精得益于饮食的营养物质。气是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既是运行于体内微小难见的物质,又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人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和津液等,皆为有形而静之物,所以,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敷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在气的推动下才能运行。神是指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神的一切活动都得益于后天的滋养,所以只有水谷精气充足,五脏调和,神的生机才能旺盛。

总之一句话,精是人的生命的起源,气是维持生命的动力,而神则是生命的体现。

精气神被中医称为“人体三宝”,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生神,精气养神,而神则统驭精与气。精足、气充、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而精亏、气虚、神怯则是疾病与衰老的先兆。药王孙思邈曾说:“精、气、神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荀子也曾说:“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另外,古人还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的说法。由此不难看出,精气神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要想延年益寿,身体健康,就要注重精气神的物质补充,同时不能滥耗。

中医和精气神同源,二者构成了庞大的生命学体系,对生物的起源与演化、组成与结构、机理与功能、现象与本质、病疗与养生等生命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详尽的论述。中医用脏腑经络理论反映了生命现象——疾病与伤患,精气神则用经络理论论述了生命功能——养生。中医认为:“肾藏精,肺藏气,心藏神,肝藏血,脾主运化。"

接下来就是我要讲的关键问题了,既然精气神对养生和健康如此重要,我们又该怎样来调理自己的精气神呢?《黄帝内经》中说:“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简单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五脏六腑是化生和储藏气、血、精、津、精神、魂魄的仓库。由此,这句话也概括出了养好精气神的关键所在,要想养好精气神,先要把五脏六腑养好。

可能有人会问了,仅凭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似乎并不能明确地说出五脏六腑与精气神之间的重要关系。下面,我就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个问题。

……

P14-16

目录

引子:养生到底养什么?

第一章 健康美丽是养出来的

 中气足则颜色好

 阴阳平衡,百病不生

 精足、气充、神全,自然祛病延年

 五行五味养五脏

第二章 养生,从五脏开始

 中医治生病的人,西医治人生的病

 中医解读亚健康

 现代中医眼中的九种体质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

 按季节养五脏,健康自有天助

第三章 心和气血通,养命先养心

 心者,君主之官,主血脉、藏神

 望闻问切:心病早发现

 养心,让肌肤无瑕剔透

 太咸太甜不益心

 睡得着、睡得香,养心是关键

 给旺盛的心火降降温

 心怕累:适当午休,养心舒心

第四章 明眸美目,健肝保肝

 肝者,将军之官,主藏血、疏泄

 莫生气,气伤肝

 望闻问切:肝病早发现

 春、秋两季重养肝

 给乙肝患者的温馨提示

 早睡不熬夜就是对肝最好的关怀

 肝怕堵:忌过量饮酒、用眼过度

第五章 健脾益气,养好脾胃不会老

 脾者,谏议之官,为后天之本

 三十岁前人养胃,三十岁后胃养人

 望闻问切:脾胃病早发现

 亚健康从脾开始防治

 忧思过度最伤脾

 脾怕冷:少吃西药和苦寒的中药

第六章 润肺生津,补肺延年

 肺者,相傅之官,主气司呼吸

 肺气一伤,百病蜂起

 望闻问切:肺病早发现

 肺开窍于鼻,鼻炎鼻塞都是肺的问题

 要想皮肤好,先把肺养好

 肺怕燥:少抽一支烟,身强体又健

第七章 养肾强肾,男女一生的必修课

 肾者,作强之官,乃先天之本

 望闻问切:肾病早发现

 肾虚不能乱补,要分清阳虚还是阴虚

 肾保养好,女人不易老

 肾好,她好你也好

 肾怕缺水:多喝水,别吃咸

附录一 久病成医:我的养生经历

 机缘巧合,成就儿时梦想

 自小多病,与中医结缘

 难忘的三年行医时光

 师从王海棠教授:打开中医学的神秘之门

 成为职业培训师:向更多的人宣讲养生知识

附录二 十二经脉瘀堵症状表现

附录三 时素威九九归真十二正经养生操

序言

推荐序II

这本书是素成在付梓之前拿到我这里的,他希望我能读一读,然后给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建议或意见倒谈不上,但我很乐意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屈指一算,认识素成已经快十年了。当初,他刚来到海棠学院的时候,还只是个心怀梦想的小伙子,可如今他已经成长为集团的高级讲师,成为了与我并肩作战的战友。在这期间,他所有的努力和坚持我一直都看在眼里。以他的积累和才智,著书立说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说实话,在阅读之前,我对素成这本书的想象大多停留在一般性养生书籍的层面上:略显教条式的理论说明,普及率很高的一些临床病例……可是,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就知道自己想错了,我曾设想的那些都没有出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种十分新颖的阅读体验。

全书是以第一人称来进行叙述的,素成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开篇,引出了他学习中医并最终走上中医养生研究之路的历程。书中,他列举了许多发生在他自己身上以及自己的病患身上的诸多案例,分别以一个患者和一个医者的角度深刻地讲述了中医这门古老医学尤其是中医五脏养生这一理论的精妙之处。

从素成讲述的这些真实的临床案例中,相信许多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对号入座,比如,心脏不好的人可以了解怎样保养心脏,肝脏有问题的人可以找到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尤其对于一些出现了亚健康症状的人来说,书中的一些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他们自己做到“治未病”,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从而达到中医养生的目的。

虽然书中的主要内容是在讲述五脏养生的奥秘,但素成想要传达的却远非这些。作为一名中医学的研究者,作为一名中医学的传承者,素成想要用自己的所学造福更多的人,所以,他选择走上了一条职业中医美容、中国养生讲师的道路。

另外,这本书让我更欣喜的是文中朴实随和的文字风格和贴近生活、真实生动的临床案例。朴实随和的文字,让人读起来很轻松,就像是在读自己写的东西,自然而流畅,一点也不费力;而贴近生活、真实生动的临床案例更是能够吸引人的眼球,让你读了开头,便想一气呵成地读下去,直到看到最终的结尾。当然,书中也有一些理论上的解说和阐述,但丝毫不会让人感觉出说教的意味,就像自然而然地从临床案例中衍生出来的一样,让人很容易接受。

我不敢说这绝对是一本好书,可以得到所有读者的认可,但我至少可以肯定一件事,那就是这本书真的触动了我,让我有了读下去的想法,并且能够在读过之后有所感悟。

原本素成是想让我提出一些建议的,可不知不觉中我却写出了这么多褒奖之词,不过,有时候褒奖其实也是一种建议,建议作者再接再厉,建议读者可以一起来分享。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美容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美容专业硕士生导师

冯居秦

2014年9月

内容推荐

时素成的《五脏好病不找》是一本人人都需要的中医五脏养生实用指南。

中医理论认为,养生就是养护生命,寻求健康长寿是养护生命的必然选择。生命离不开脏腑,长寿离不开脏腑功能的调和,脏腑的盛衰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盛衰强弱。人的精神、意识、思维、肢体活动均由脏腑支配。脏腑的活力比较旺,人的精神劲就足;脏腑的活力比较低下,人就没有精神;脏腑功能失调,人体就会遭受疾病困扰。

养生,需要从五脏开始!

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本书从调养心气、健肝保肝、润肺生津、健脾益胃、养肾补肾等角度,告诉读者易学、易用的五脏养生方法。阅读本书,你既能读到中医经典理论对五脏养生的精彩论述,又能学到简单易用的五脏养生方法。

编辑推荐

从衍生之日起到今日,中医承载着历代中国人民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一套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中医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都可以在时素成的《五脏好病不找》这本书中找到根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五脏好病不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时素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395292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2014253026
中图分类号 R212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