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底两万里/每天读一点世界科幻文学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险象环生,海底的旅行险象环生,凶猛的大白鲨,难缠的章鱼……潜在的危险时刻都在身边!浪漫迷人,海底的旅行又是诗性画意的,那里有美丽的海底森林和珊瑚王国,神秘的宝藏和沉船残骸……开阔眼界:从未见过的海洋生物、先进神奇的“鹦鹉螺”号让我们不知不觉增长了生物、科技与地理知识。

儒勒·凡尔纳原著阎莉改编的《海底两万里》叙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探海旅行的故事。本书通过对“海上怪物”的追踪,为我们描绘出一片片神奇的海底世界。

内容推荐

儒勒·凡尔纳原著阎莉改编的《海底两万里》讲述:他是知识渊博、冷静沉着的船长,他是博古通今、智慧善良的科学家,纵横海底两万里,他们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看到了许多罕见的海洋生物和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最终,他们的命运如何,让我们跟随主人公一起开始这险象环生的深海之旅吧!

目录

第一章 追捕海怪

第二章 遭遇海怪

第三章 “鹦鹉螺”号

第四章 海底世界

第五章 瓦尼科罗群岛

第六章 深海葬礼

第七章 可怜的采珠人

第八章 海底通道

第九章 地中海

第十章 海底金库

第十一章 消失的大陆

第十二章 向南极挺进

第十三章 被困冰山

第十四章 遭遇大章 鱼

第十五章 离开“鹦鹉螺”号

试读章节

1866年,欧洲和美洲的大街小巷流传着关于“巨型海怪”的消息,这个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各大城市间传播。

一位据说亲眼目睹了“巨型海怪”的海员,无比兴奋,唾液横飞地站在街角的大理石台子上讲述“海怪”的样子:“大!大得难以想象,见过鲸吗?比鲸还要大很多倍。像纺纱女的纺锤,可又发出蓝幽幽的磷光……”讲到这里,海员似乎回忆起了当时可怕的情景,不禁结巴起来,“速度快……快得……一眨眼间就看不到影子!”他清了清嗓子,从刚才的惊恐中回过神来,拍拍胸脯,坚定地说了最后一句:“可我一点都不害怕!”周围的观众一哄而笑,其中一位穿西装的男子像是很有学问的样子,大声地问:“为什么不捉住它,把它挂在船后面拉回来?”周围的人再一次爆发出浪涛一样的笑声。

一时间,见过或者没见过“巨型海怪”的人,心里都有了“巨型海怪”的样子,调皮的小孩哇哇地哭个不停,无计可施的妈妈只要说:再哭,就扔到海里喂“巨型海怪”,小孩子就立刻像被按了开关一样,闭上了嘴巴。每天一上班,人们都恐慌而又兴奋地议论这个话题。

电视台把国家最知名的两位生物学家请到演播室,现场直播生物学家对“巨型海怪”的看法。头顶秃得光亮的胖专家干咳了两声说:“我们几乎了解所有的海洋生物,目前最大的海洋生物就是鲸……”另一位眼镜厚得像酒瓶底的专家像小鸡啄米似的直点头:“没错,没错,谁说有怪物,捉一个来看看嘛,我们可都是研究了一辈子海洋生物的老专家了,科学是要讲证据的!对于这些不切实际的传言,我们无论如何也是不会相信的啦!”说完抬起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海洋生物学家的现场直播,在紧张不安的气氛中结束了。

生物学家的辟谣,非但没有平息人们的好奇心,反倒像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又掀起了飓风,全世界的人们都沸腾了。

1866年7月,“巨型海怪”又频繁露面了,它似乎比孙悟空的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还要神速。7月20日,“黑金森总督”号在澳大利亚东海岸再次见到了它。在苍茫的大海上,它露出了黑漆漆的小山一样的脊背,仿佛一座刚刚诞生的暗礁静静地卧在海天之间。突然间,伴随着尖利的啸叫,喷射出了几十米高的水柱,直冲云霄。它时而变成沉默不语的“暗礁”,时而变成令人胆战心惊能喷出惊天水柱的“怪物”。还没等惊悚的船员从恐惧中走出来,7月23日,“哥伦布”号在距离澳大利亚东海岸几千米的太平洋居然也看到了它。两周以后,在万米之外的大西洋,又有两艘轮船同一时间看到了它:身体长达百米,在夜色笼罩下的海面上如闪电般划过,瞬间又不见了踪影。

它到底是什么?“巨型海怪”始终披着神秘的面纱,不让人们看见它真正的面容。喜欢捕风捉影的新闻记者如同吃了兴奋剂般激动,《异想天开》报社居然发起了“画出你心中的怪物”的绘画比赛。一批不服气的作家挽起袖子,举着条幅,站在报社门口高呼:“丰富的想象,只有我们作家才有!”《异想天开》报社气愤的美术编辑提了满满一大桶五彩的颜料,从窗口泼洒出来,刹那间,楼下的作家们立刻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小丑。以谎话连篇闻名的《不说假话》杂志头版头条印着:“我们已经委托上帝调查过,所谓的‘巨型海怪’是不存在的,是人们的幻想,哈哈!”此后,关于“巨型海怪”的消息也成了一个传说,在人们的哈哈一笑中灰飞烟灭了。“巨型海怪”在1866年以模糊的影子走入了全世界人们的视野,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P1-3

序言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一个开始于1866年的故事,当时人们在海上发现了一只“海怪”,一时间让在海上航行的人们心惊胆战。为了平复人们的恐惧情绪,美利坚合众国决定派出“林肯”号远赴大洋擒拿“海怪”,并由经验丰富的法拉古舰长亲自指挥。法国自然科学史博物馆教授皮埃尔·阿隆纳克斯先生接受了“林肯”号的邀请,代表法国参加此次远征。

不幸的是,在和“海怪”狭路相逢时,皮埃尔·阿隆纳克斯和仆人孔塞依、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正好落到了尼摩船长建造的“鹦鹉螺”号上。他们跟随“鹦鹉螺”号开始了海底万里行,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皮埃尔·阿隆纳克斯和同伴乘小艇离开,回到了岸上,而“鹦鹉螺”号和尼摩船长却依然是一个谜。

在向读者展示了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后,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间接地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尼摩船长究竟是什么人?这位天才的工程师、知识渊博的学者为什么如此仇视人类社会?他漫游海底的目的是什么?皮埃尔·阿隆纳克斯、孔塞依和尼德·兰屡次逃跑的努力似乎都在无意间被挫败,他们能否重返陆地、获得自由?这次海底万里行究竟如何收场……这样的编排,不但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和思考,而且可以让他们树立起保护海洋资源、珍爱海洋生物的观念。

《海底两万里》一书还包含了丰富的地理、海洋、生物知识,对“鹦鹉螺”号的构造,所经之地的经纬度,海洋生物的种类、习性,海洋环境的千姿百态等的描写都严谨而准确,生动而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往往可以给人带来无尽的惊喜,但也充满了艰辛与风险,乐趣与危机并存,这正是探索未知世界的魅力所在。虽然“鹦鹉螺’’号遇到了搁浅、冰山、大章鱼等一系列艰难险阻,但是勇敢而智慧的尼摩船长、教授和船员们总能化险为夷,平安脱困。这告诉我们,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永远不要因为现实的困难而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

1884年,教皇在接见儒勒·凡尔纳时曾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正是这种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让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读者更有勇气和力量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底两万里/每天读一点世界科幻文学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儒勒·凡尔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807988
开本 16开
页数 1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5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2014143560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0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