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内容
编辑推荐

蒙台梭利曾说道:“经历敏感期的孩子,其无助身体正受到一种神圣命令的指挥,其小小心灵也受到鼓舞。”敏感期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也影响着他们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孩子的行为与行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孩子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生命力。

本书将全面系统阐述0-6岁孩子敏感期,并把敏感期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有效方法传递给新时代千万父母。

内容推荐

本书将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并为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对策。

本书分8章,即孩子的8大敏感期,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孩子的这些敏感期内,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而不要错失孩子敏感期的教育时机。

有一点需要提醒父母,孩子的敏感期有很多个,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在同一敏感期中的孩子的表现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目录

第一章 语言敏感期(0~6岁)

 1.语言模仿:词汇的简单重复(0~2.5岁)

 2.匹配:用语言表达感觉(2.5~3岁)

 3.句子表达:语言重复的高级阶段(3~4岁)

 4.诅咒:发现语言的力量(3~4岁)

 5.悄悄话:语言的无声表达(3~4岁)

 6.接电话:你好,再见!(3~4岁)

 7.口吃:语言与思维的合理脱节(3~4岁)

 8.哭泣:表达心中的感受或想法(3~6岁)

第二章 秩序敏感期(O~4岁)

 1.找“主人”:秩序感最初阶段(O~4岁)

 2.“归位”:需要并保护有秩序的环境(0~4岁)

 3.“重来”:事情要符合内心的秩序感(2~4岁)

 4.重复:在秩序中成长的一种方式(2~4岁)

 5.“作对”:执拗地有些“不可理喻”(3~4岁)

 6.不愿洗手:敏感期中的“天然排斥”(3~4岁)

 7.暴力:心理受到伤害的反映(3~4岁)

第三章 感官敏感期(0~6岁)

 1.眼睛: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极感兴趣(0~0.5岁)

 2.CD光盘、大头娃娃、镜子、各种形状等:吸引注意力的视觉道具(0~2.5岁)

 3.色彩:对色彩开始产生感觉和认识(3~4岁)

 4.耳朵:喜欢在有声音的环境中(0~2岁)

 5.噪音:在“噪音”中提升听力(3~6岁)

 6.“妈妈腔”:喜欢这种并不幼稚的腔调(0~6岁)

 7.乱吃东西:孩子用口来实现味觉和触觉认知(0~2.5岁)

 8.吃手:练习使用牙齿和舌头(0~6岁)

 9.咬人:无恶意的探索(0~2.5岁)

 10.打人:吸引人的注意,并非爱打人(0~2.5岁)

 11.抓、扔、捏:喜欢“舞动”双手,体验手的功能(0~2.5岁)

 12.玩沙,玩水:非常喜欢玩沙、玩水(O~6岁)

 13.绘画:从“乱画”到“会画”(4~5岁)

 14.音乐:每个孩子都有音乐天赋(4~5岁)

第四章 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1.5~4岁)

 1.小线头:捏起小线头扔掉或放到嘴里(1.5~4岁)

 2.头发丝:关注并喜欢收集这些“宝贝”(1.5~4岁)

 3.小蚂蚁:好像能听懂小蚂蚁的悄悄话(1.5~4岁)

 4.小豆子:用两个手指捏小豆子(1.5~4岁)

 5.小花瓣:兴奋地捡凋落的小花瓣、树叶(1.5~4岁)

 6.纸屑:对边角处的纸屑非常感兴趣(1.5~4岁)

 7.小石子:孩子的幸福时光(1.5~4岁)

 8.蜗牛:雨后的无穷乐趣(1.5~4岁)

第五章 动作敏感期(0~6岁)

 1.抓、爬、转、扔:培养孩子的空间意识(0~2.5岁)

 2.插孔:探索“有孔”的空间(2~3岁)  138

 3.捉迷藏:享受空间探索带给自己的乐趣(2~4岁)

 4.垒高:建立孩子对三维空间的感觉(3~4岁)

 5.剪、贴、涂: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工具(3~4岁)

 6.行走(1):对带“坡”曲地方感兴趣(7、8个月~2岁以上)

 7.行走(2):哪里不平走哪里(1~2.5岁)

 8.玩具:促进动作的发展,锻炼灵巧性(0~4岁)

 9.游戏:让动作变得更灵活、轻巧(0~4岁)

第六章 社会规范敏感期(0~6岁)

 1.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喜欢说“不”(2~3岁)

 2.藏、占有欲:表现为“偷”东西(3~4岁)

 3.交换、支配物品:拉开他人际关系的大幕(3~5岁)

 4.抢玩具:用争抢来演绎喜欢(3~4岁)

 5.安全感:孩子的正常心理需要(3~4岁)

 6.性别敏感期:关注自己与他人的身体(4~5岁)

 7.出生:“我是从哪里来的?”(4~5岁)

 8.追求完美:对事物挑剔,对自己要求高(3~4岁)

 9.“我要结婚”:孩子婚姻意识的萌发(4~6岁)

 10.偶像崇拜:身份确认敏感期(4~5岁)

 11.黏人:开始表达情感,关注父母是否爱他(4~5岁)

 12.爱哭:用哭泣来表达内心的委屈(4~5岁)

 13.“我要做”:表达做事的意愿(5~6岁)

 14.遵守规则:建立自身的规则意识(5~6岁)

 15.讲权利,要求平等:了解并维护基本权利(5~6岁)

第七章 书写与阅读敏感期(3.5~5.5岁)

 1.书写:乱画文字符号就是写字(3.5~4.5岁)

 2.“墨宝”:簧奋地展示自己的能力(3.5~4.5岁)

 3.阅读:喜欢认字,对阅读乐此不疲(4.5~5.5岁)

 4.阅读兴趣:读书不重数量而重共趣(4.5~5.5岁)

 5.阅读游戏:用游戏表现故事的构思(4.5~5.5岁)

 6.阅读经典:不会感觉经典难读(4.5~5.5岁)

第八章 文化敏感期(6岁以上)

 1.探究:对事物奥秘有强烈的探究需求(6岁以上)

 2.文化知识:喜欢历史、地理、自然等各种文化知识(6岁以上)

 3.中国文化:一生都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受益(6岁以上)

 4.西方文化:喜欢探索他想知道的西方文化(6岁以上)

 5.“写作”: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心声(6岁以上)

 6.数学:迷恋加减法,探索数字间的关系(6岁左右)

试读章节

1.语言模仿:词汇的简单重复(0~2.5岁)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星期天中午,1岁零4个月的儿子正坐在客厅的地板上玩耍,妈妈则在厨房做饭。突然,儿子大声叫:“妈妈!”妈妈听到后,“哎”了一声,赶紧从厨房里跑到客厅里,问到:“宝贝儿,怎么了?”儿子看到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冲妈妈傻呵呵地笑了笑。

看到儿子没什么事,妈妈又赶紧回到厨房继续做饭。两三分钟后,儿子又喊上了:“妈妈!”妈妈赶紧答应:“哎!”接着就又跑到客厅,看儿子是否有什么事。结果,儿子跟刚才一样,冲着妈妈傻呵呵地笑。

妈妈又回到厨房……就这样反复好几次,这位妈妈有点纳闷:儿子这是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故事2:

一位母亲曾这样讲述道:

有一阵子,两岁的女儿每天晚上都要不断地说几个词,像“淘气”、“小坏蛋”“想吃什么”等等,因为我知道这是孩子敏感期的一种必然表现,所以也没制止他,而是想随她去。

一天晚上,女儿又在没完没了地说“淘气”“小坏蛋”等等,都是自言自语,而且一边说,一边还冲着我坏笑。于是,我就问女儿:“你为什么老说这样的话呢?”女儿说:“你说的!”这句话一出来,我一下子意识到了,原来这些话是我在平时说给女儿的。我在对女儿说这些话的时候,有一种幸福感,但这些话确实不太优美。

当时我就想,谁让她妈妈先说了这些不优美的语言呢?女儿说就说吧!从那以后,我对女儿再说话时,就会注意说一些比较优美的话,像“好宝宝”“乖”“真听话”“真好看”等等。果然,几天后,女儿嘴里的话也换成了这些优美的语言。

敏感期分析

当1岁多的孩子发现一个词语能与一件事物相匹配时,他就会不断地重复进行这样的匹配。比如,当孩子发现自己喊“妈妈”时,就会有一个“哎”的声音作回应。于是,他就能感受到一种喜悦,从而不断地喊“妈妈”,然后就从“妈妈”“哎”的一叫一应中连续地感受这种喜悦。其实,这就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早期表现。

当然,孩子还会模仿某个词或某些词,这些词或好或坏,但在孩子眼里并没有好坏之分,不过,作为父母,还是尽量在孩子耳边说一些优美的语言。这样,孩子模仿出来的词,也是优美的。

引导小妙招

1.认识孩子语言模仿三阶段

刚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张纯净的白纸,这张白纸将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得五彩斑斓。其实,宝宝早在婴儿时期,就具备了惊人的语言模仿能力。这种模仿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声音作出反应阶段,二是模仿发音阶段,三是用语言表达思想阶段。父母应该针对这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对孩子多加引导,从而让孩子的语言模仿能力迅速发展。

在第一个阶段,尽管孩子听不懂,但父母也应该多与孩子交流,给孩子有声的玩具,孩子就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第二个阶段,孩子对周围的声音会更加敏感,常常会模仿,这时父母就应该帮孩子练习发音,让他模仿发音,进行模仿语言积累;第三个阶段,孩子可以用语言表达思想,父母除了与孩子多交流,还应该通过模拟自然界的声音来训练孩子的联想力,比如,可以教孩子模拟“哗啦哗啦”的流水声,或是“轰隆轰隆”的打雷声等。关于这些,在本书后面还会有比较详细的论述。

2.面对重复喊“妈妈”的孩子不要生气  前面已经提到,孩子喊“妈妈”只是因为他找到了一应一答的乐趣,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孩子是处于兴奋和敏感状态中的。当孩子这样喊时,父母应该高兴,因为孩子正在进入语言敏感期。所以,面对这种情形,父母不要生气,不能用所谓的“教育”的方法阻止孩子、吓唬孩子,更不能以妈妈忙为理由拒绝回应孩子。

3.引导孩子模仿优美的语言

有时候,孩子模仿的语言并不优美,就像故事2中的那个孩子。这时,父母一定要提高教育的敏感度,千万不能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模仿,剥夺他的模仿权利。否则,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发展速度将会大大减慢。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模仿更优美、更有意义的语言。比如,父母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语言,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读一些优美的句子,从而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去除那些不好的语言。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给孩子什么,孩子就会学习什么。当然,父母在孩子耳边说什么,孩子也会模仿什么。当孩子开始模仿某个词时,开始重复某个声音时,父母都应该感到高兴,因为您的辛苦没有白费,孩子正在模仿语言。当然,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优雅美好的语言模仿的环境,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棵“语言”的参天大树。

P3-5

序言

意大利有一个男孩,他的一只眼睛非常“奇怪”,之所以说“奇怪”,是因为眼科大夫经过多次会诊后得出的结论都一样:在生理上,这只眼睛完全正常,但它是失明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在他刚出生时,这只眼睛轻度感染,医生用绷带把这只眼睛蒙了两个星期。对正常人来说,蒙两个星期的眼睛是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的,但对于刚刚出生,大脑还处于构建发育关键期的婴儿来说,却有着极大的伤害。因为长时间无法通过这只眼睛接受外界的任何刺激,所以原本为这只眼睛工作的大脑神经组织也随之“转移”了。

这个男孩的遭遇并不是偶然的。后来,研究人员又在动物身上做过多次类似的实验,结果是一样的。其实,这个男孩的悲剧就在于他错过了眼睛感光的“敏感期”。

与眼睛一样,如果孩子在成长发育的敏感期受到干扰或阻碍,使得他不能正常使用身体的各个功能,相关的功能就会消失。如果不能使用耳朵,耳朵就会失聪;不能使用鼻子,鼻子就不会有嗅觉;不能使用手,手就会没用;不能使用腿脚,腿脚就很难再行走……

这里,提到了一个概念——敏感期,最早是由意大利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来的。所谓敏感期,就是孩子在0~6岁这个年龄段,出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他会突然对某种特定的事情或事物感兴趣,甚至表现出一种狂热的状态,直到他内心的需求得到满足、敏感度下降或被人为地阻止。教育研究与实践证明,如果孩子能顺利度过敏感期,他的心智发展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

但是,作为父母的您看到下面的这些情形,会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

比如,孩子刚出生时,不喜欢彩色气球,反而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孩子突然变得爱诅咒,说难听的话;喜欢模仿他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管好的坏的,一律模仿;当他愿意做某件事时,会乐此不疲地重复做;如果某事不合他的心意,他就会要求重来;会突然与父母“作对”,父母说什么,他都以“不”来回应;不断地吃手、咬人、打人;喜欢捏软软的东西,喜欢玩水;喜欢观察蚂蚁,注意那些在成人眼里细小得几乎看不见的东西;喜欢插孔,喜欢捉迷藏;不停地询问自己从哪里来,怎么来的;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感兴趣,喜欢观察别人撒尿、洗澡;想与爸爸或妈妈结婚,会“爱”上同龄的小朋友;把自己当做奥特曼、孙悟空、白雪公主;到处乱写乱画,在几乎所有能想到的地方留下“墨宝”;会喜欢问父母一连串的“为什么”……

这一切,在父母的眼里都是那么不可思议,那么令人莫名其妙。但是,这些却是孩子在各个敏感期里的正常表现。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却不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反而认为孩子淘气、任性,于是就“果断”地采取某些措施“教育”孩子,结果就会过早地结束孩子的敏感期,甚至严重地影响孩子心智的发展。

毋庸置疑,敏感期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父母引导得当,孩子就会顺利度过敏感期;如果父母引导不得当,那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严重的阻碍,甚至会毁掉孩子本应该有的美好前程。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认识、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并引导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呢?为此,我们特别编写了这本《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本书将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并为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对策。

本书分8章,即孩子的8大敏感期,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孩子的这些敏感期,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而不要错失孩子敏感期的教育时机。有一点需要提醒父母,孩子的敏感期有很多个,而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既使处在同一敏感期中的孩子,表现也不是完全相同。

相信,本书一定会给0~6岁孩子的父母提供有力的帮助,帮助父母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从而让孩子健康成长。最后,祝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顺利度过敏感期,为一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振鹏//海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424227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7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0: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