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国名将(附光盘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
内容
编辑推荐

你造么?张飞是个帅哥!关羽耍的不是大刀而是长矛!空城计是假的!过五关斩六将也是假的!

可能会颠覆你三(国)观的历史真相,揭秘罗贯中的千年骗局!

凭战绩排出的英雄座次,名将之争的终极答案!

讲凭据、讲史实、讲道理;有排名、有故事、有意思。

且停下无穷尽的口争舌辩,暂撇开说不清的演义传奇,听一位历史学家,《三国名将(附光盘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作者方北辰给你讲事实、摆战绩,比一比谁才是三国的大英雄!

内容推荐

一吕、二赵、三典韦……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三国名将座次是从哪里来的?看演义?听评书?拼名气?比勇力?还是……看脸?“三国探客”说,煮酒论英雄,还是要靠战绩说话!运筹帷幄的三军统帅周瑜、诸葛亮、曹操……披坚执锐的沙场勇将关羽、赵云、邓艾、张辽……《三国名将(附光盘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作者方北辰教授凭着三国英雄真刀真枪的战绩,给出了一份历史学家的“排行榜”。

目录

开场白

吴国名将篇

 主帅型名将第一名——周瑜

 主帅型名将第二名——吕蒙

 主帅型名将第三名——陆逊

 主帅型名将第四名——朱然

 主帅型名将第五名——陆抗

蜀国名将篇

 主帅型名将第一名——诸葛亮

 战将型名将第一名——关羽

 战将型名将第二名——张飞

 战将型名将并列第二名——赵云

 战将型名将第四名——马超

魏国名将篇

 主帅型名将第一名——曹操

 主帅型名将第二名——司马懿

 战将型名将第一名——邓艾

 战将型名将第二名——张辽

 战将型名将第三名——许褚

附录一 本书名将重大战事年表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三 受众互动摘要

后记

试读章节

一 人品美玉

三国多名将,正说也精彩。

本书讲述三国名将,采用的是新的排列顺序,从孙吴开始讲起。首先登场的这一位,是出身高贵的美男子,又娶了大美女为妻,还打得曹操落荒而逃,开创了三国鼎立的最初局面,堪称孙吴主帅型名将的第一名——他就是著名的周瑜。但是,现今人们对他的了解,多半是从《三国演义》得来。而《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人品的缺陷很严重:一是心眼小,容不下比他高明的诸葛亮;二是气量小,一受挫折就生气,最后活活被气死;三是无良心,赤壁之战中孔明多次帮他的大忙,他反而恩将仇报要杀孔明。心眼、气量两个小,再加无良心,这就叫“两小无良”。那么周瑜的人品真是如此恶劣吗?真相究竟怎么样?《三国演义》又为何要将他写成这个样子呢?

主帅型名将第一名——周瑜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周瑜的人品,是否真的是“两小无良”?既然是罗贯中这样写,那么破解谜团,就从他的《三国演义》入手好了。“演义”这个词,早在三国之前的东汉就已经出现,那时候是指对儒家经典的诠释和发挥。至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最初全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意思是对陈寿《三国志》的通俗化推广。

陈寿是西晋的史学家,早年在蜀汉当官。蜀汉灭亡,他下岗在家待业。后来再度上岗,到西晋王朝的京城洛阳,担任撰写史书的史官。西晋统一天下,他开始撰写三国历史,完成《三国志》六十五卷。这本书优点很多,因而流传至今,列入正史“二十四史”,成为研究三国的首选史书。这部书是用文言文写成,不适合广大普通读者阅读。到了千年之后的元代末期,罗贯中使用当时的白话来改写。因为属于通俗化的推广,所以取名《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在韩国和日本,直接就叫《三国志》。

既然罗贯中的书,号称是在对陈寿《三国志》进行通俗化的推广,那么要破解周瑜的人品究竟如何的谜团,直接去查《三国志》不就行了吗?好,彻查《三国志》,从头查到尾,得到如下两点结果:一、周瑜人品“两小无良”的具体情节,包括心眼小,容不下孔明;气量小,“三气周瑜”,他被活活气死;还有无良心,恩将仇报,孔明帮他草船借箭、七星坛借东风,他却派人杀孔明等等,这些在《三国志》中,全都没有记载。二、周瑜的死因,《周瑜传》中明确记载是在出差途中“病卒”。《鲁肃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中所记周瑜临终前给孙权的报告,也说是“道遇暴疾”,即途中突发急病。所以他的死与诸葛亮没有任何关系。

再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与三国历史相关的所有现存其他史书,如范晔的《后汉书》、袁宏的《后汉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许嵩的《建康实录》等等,依然是同样的结果。  查证的结果很清楚:《三国演义》中与周瑜人品心眼小、气量小、无良心等相关的情节描写,在传世的正规史书中,全都没有记载,纯属虚构,不可当真。既然纯属虚构,那么周瑜的人品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

我们依然还是从《三国志》来考察。陈寿《三国志》笔下的周瑜的人品,归纳起来是三个“大”:大方,大义,大度,可以称为“三大天王”。

先看第一个大,大方。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氏,当时的舒县,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关于周瑜的籍贯,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在舒城县,这是有问题的。因为正史明确记载,东汉的庐江郡之下,只有舒县,而没有舒城县;舒城县最早出现,是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已经是周瑜去世五百多年之后才发生的事了。

《周瑜传》中记载,他出身高官名门,家中极为富有,年轻时又“长壮有姿貌”,即身高体壮,外貌英俊。总之,他是典型的“高高富帅”一个,比现今大家说的“高富帅”,还多了一个高,高官名门的高。

但是,当时这位高高富帅,在平时干些什么事儿呢?他并没有胡作非为到处干荒唐事,而是认认真真在干正经事。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虚岁才十六的周瑜,前往北面不远的寿县(今安徽省寿县),去拜访一位叫孙策的非凡人物。不料这一去,就与孙氏家族结下了不解之缘。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富阳市)人氏,是孙权的大哥。当时他父亲孙坚,因为在中原讨伐董卓,就将家眷带到接近前方的寿县。周瑜与孙策一见面,彼此就觉得十分投缘。一是志趣相投,都有远大抱负;二是话语相投,双方都十六岁,孙策只大一个月,于是二人结为生死之交。在这里插一句,当时人们计算年龄,都是按照虚岁,而不是实岁来算,史书里面都是这样。

五年之后的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孙策二十一岁,父亲已经去世,他决心从江北打回老家江东,自创一番事业。他所经过的历阳县乌江渡,是长江的重要渡口,据说当初楚霸王项羽就在此处自刎。现今孙策要从这儿打过江东去创业,他能成功吗?

老实说,事情很悬。因为江东地域广大,而他力量很小。江东,也就是当时扬州的江南部分,有丹阳、吴郡、会稽、豫章四郡,共计六十四县,大体相当于现今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江南部分,再加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的全部,在册人口多达三百四十多万。而他才有一千多步兵,几十名骑兵,要吞下这么大一块地盘,你说悬不悬?

但是,他从乌江渡口上船时,队伍却陡然变成五六千人马,什么原因呢?原来,早已得到孙策通报的周瑜,千方百计筹措巨资,在此招募军队打造船只,预先做好准备,单等孙大哥的到来。《孙策传》说孙策最初“兵才千余,骑数十匹。比至历阳,众五六千”。从一千多猛增到五六千,这多出来的四五千,正是周瑜无偿奉献给孙策的超级大礼包。孙策也正是凭借这支兵马横扫江东,打下了孙吴的基业。你说周瑜大方不大方?

后世有人认为,周瑜的伯父周尚,在丹阳郡当太守,当时周瑜曾到丹阳郡探亲,所以这批军队,不是他自己招募来的,而是从周尚的郡政府带过来的,完全是借花献佛。这一说法,是因为不熟悉当时丹阳郡的地理和政局而产生的误解。周尚当过丹阳郡太守,的确是事实。但是,扬州的丹阳郡,位于长江南岸,正是孙策打过江东时,最先要登陆的地方。更为关键的是,孙策渡江之时,丹阳郡的沿江一线,早就已经被东汉朝廷委任的扬州刺史刘繇占据,并且严密封锁了南岸的沿江渡口,目的是要阻止袁术的势力打过江南。而当时还属于袁术部下的孙策,正是刘繇防备的主要对象;孙策渡江之后,首先攻击的敌对目标也正是刘繇。所以刘繇预先就把手下的两个得力下属——吴景、孙贲强行驱逐出境,因为吴景是孙策的舅舅,孙贲是孙策的堂兄。在这种情况下,刘繇会允许周瑜从自己手中的丹阳郡,随便带走一大批军队,而且顺利通过自己的封锁线,前往北岸去资助自己的死对头孙策吗?只要去看一下《三国志》中《吴书》的相关传记,再翻查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会明白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P3-6

序言

开场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每当吟唱起这首不朽名篇《临江仙》,笔者都会涌起阵阵心潮:不仅因为这首词的真正作者、法定的著作权人,就是笔者本人家乡成都的明代大学者、状元郎杨慎;更因为这寥寥六十个字,就把凝重的历史沧桑、深厚的文化积淀,写得云淡风轻、令人神往。

三国是典型的战争时代,据笔者研究统计,整个三国时期的九十年间,包括酝酿阶段和正式阶段,参战双方出动兵力总计在五万人左右的大型战役,以及明显在五万人以上的特大型战役,就有九十二次之多,真可谓年年有大战,岁岁有烽烟。至于中小型战斗,更是难以计数。金戈铁马、血雨腥风,那是名将生长的肥沃土壤,所以在战场上一展身手、各领风骚的名将,就成为三国这段历史中,最引人瞩目、也最令人好奇的一个大群体。本书要从其中挑选精英,逐一介绍,从而还原历史的风貌,领略文化的风韵,感受人性的律动。选取标准是四个“有”:

一要有辉煌的战功。战功,必须出自历史上的真实记载,因为这是正说三国,不是戏说三国。凭空虚构的过五关斩六将,移花接木的温酒斩华雄,那都不能算。

二要有精彩的故事。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对这段历史文化有兴趣的读者,普及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不是小众性的学术研讨会。故事不精彩,不如去听评书,“话说刘关张三人来在桃园树下,焚香结拜”,对不对?

三要有隐藏的谜团。不仅要讲名将的军事活动,更要探求事情的真相、隐藏的玄机,尤其是他们微妙的人性。笔者的学生,多年前就奉送本人一个雅号,叫做“三国探客”。今天我这个“三国探客”,就应当要讲出一点新意,讲出一点特色,讲出一点不同的味道来。  四要有正面的能量。三国,那是一千七八百年前的过往,现今为什么还要讲?那是为了以人为鉴、以史为鉴,使我们大家吸收营养、获得提升。讲三国,诲淫诲盗不行,但是诲奸诲诈、诲邪诲恶,同样也不应该。传送正能量而非负能量,那是必须的。

以上四条,既是名将精英的选取标准,也是笔者对本书的自定要求。

三国的名将,大家都知道;三国的故事,以往也有名家讲过,比如易中天先生。既然珠玉在前,笔者为什么还要讲三国、写三国?底气又从哪里来?因为央视的百家讲坛,要搞丰富栏目的新举措:一个三国,不仅要做一盘菜,而且要做两盘甚至三盘各具特色的菜,让大家品尝不同地方的风味,进一步弘扬百家讲坛的百家争鸣风格。因为讲史好比做菜,三国这道食材放在这里,做出什么样的味道可全在厨师。这在笔者的家乡,好吃嘴儿满街都是的成都,叫做一鸡二吃,一鱼三吃,是很受欢迎的,也很考厨师手艺的花样。如果说易中天先生已经贡献出一盘独具湖南湘菜特色的毛氏红烧肉,那么本人今天就必须贡献出一盘具有我们川菜特色的蒜苗回锅肉。因此,笔者这次到北京开讲,大有当年秀才上京赶考的意味。

不过,本人倒并不怯场怕考,原因是酒壮人胆,先已经有四杯酒垫底:

一是年已古稀,三十多年来一直在大学里边讲课,可以说每一次讲课都是一次考试,考了这么多年,自然不会再怯场了。

二是做了三十多年的专业性三国研究,这肚子里边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库存和储蓄,不会闹饥荒,更不会临时抱佛脚,去搞学术的转手买卖。

三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就开始做面向大众的学术普及了,在台北出版了六本三国风云人物的通俗白话传记。正好就在眼下3月间开讲的同时,这六本传记的北京版增订本,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一并推出。因此,对于如何面向普罗大众传播学术成果,既有学术性,更有生动性、趣味性、启发性,笔者自感早有经验,并不生疏。

四是上述六本传记的主人公,刘备、孙权、曹丕、袁绍、吕布、司马懿,同本书中讲的名将精英,关系十分密切,不是他们的左膀右臂,就是他们的冤家对头,所以早就很熟悉了。

有了上面这四杯酒垫底,所以我不怕上京赶考;不仅不怕,还想好好做一份正宗的川菜,请大家品尝品尝。有人可能会问了,你大概是个好吃嘴儿吧?动辄就拿吃的来比喻很文化的讲座,是不是有点俗气呢?我的回答既是“是”,也是“不是”。说是,因为我出生在满街都是美食的成都,确实是一个好吃嘴儿,既会吃,又会做。我在外国大学讲学的时候,做的中国菜,比我的讲座还更受欢迎一点。说不是,因为大雅若俗啊,雅和俗本来就没有绝对的界限。你看我们古代的先哲,竟然还把治理国家那样重要得不得了,严肃得不得了的事,比喻为“调和鼎鼐”。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好比厨师调和青铜大鼎锅里面炖肉汤的味道,这不是在用吃来作比喻又是什么呢!

总之,我的口号是:三国多名将,正说也精彩。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下面就煮上一壶浊酒,与诸君一同笑谈评说金戈铁马的英雄谱吧。

“三国探客”方北辰

2013年3月“百家讲坛”开讲之时

后记

去年5月,笔者有幸受到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的邀请,开讲“三国名将”。前期的准备工作,到今年初基本结束;正式的录制,是从今年3月开始,每月从成都往返北京一次,现场录制四到六集,到眼下9月,终于全部结束。

我向来积极支持学术的普及化,已经为此努力了二十多年。而“百家讲坛”的宗旨,正是要架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与我的主张完全契合。因此,我尽管年已古稀,依然全力以赴。

现今节目录制已经完成,以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的书稿,也即将出版问世。在此,谨向热情鼓励本人创作演讲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大力支持本书出版的北京大学出版社,以及细心照拂我生活和健康的发妻刘敬淑医师,一并致以由衷的谢意。盼望广大读者交流赐教。

方北辰

2013年10月于成都濯锦江畔双桐荫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国名将(附光盘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北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48133
开本 16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2014207991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