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第十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论坛的文集。它记录的是产业化时代,中国电影人振兴儿童电影的热切呼唤和创作期盼;畅所欲言的激情,观念碰撞的火花,所有的一切,都表达着中国电影人对亿万儿童少年的深切关爱与强烈的创作责任感。
图书 | 再创儿童电影的新辉煌(第十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论坛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第十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论坛的文集。它记录的是产业化时代,中国电影人振兴儿童电影的热切呼唤和创作期盼;畅所欲言的激情,观念碰撞的火花,所有的一切,都表达着中国电影人对亿万儿童少年的深切关爱与强烈的创作责任感。 目录 序 ●再创儿童电影的新辉煌 开幕致辞 ●让优秀的中国儿童电影走出去 第一单元 儿童电影创作研究 ●拍儿童电影是我们的一种责任 ●童真的世界——谈国产电影的现状与未来 ●表达与真诚 ●儿童片的农村视角——兼谈“留守儿童”题材创作 ●坚守与缺失——中国少年儿童影片浅探 ●关于儿童电影的几则话题 ●中国儿童文学的目光 ●寻找母题——国产儿童片创作的新走向 ●谈儿童电影的几个问题 ●“抱歉”背后的“苦涩” ●保护电影的未来——产业化格局下中国儿童电影的思考 ●泛媒介背景中的青少年影像素养培育教育 ●儿童文学:儿童电影的资源与推手 ●动漫创作和接受心理艺术研究 ●儿童电影产业创意问题与研究维度 ●论儿童幻想电影的文学母体 ●意识形态与娱乐功能——好莱坞动画片对儿童电影创作的启示 ●中国儿童电影的类型化 ●走向伊甸园外的世界——略谈儿童电影创作中的引导提升意识 ●国别身份与话语识别——好莱坞儿童喜剧电影类型初探 ●“梦”、“镜”、“窗”的呈现与缺陷——论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美学深度 ●动画是一场秀——探索动画电影的成功之道 ●日本动漫给我们的借鉴意义——以《名侦探柯南》为例观照中国动漫业发展 第二单元 儿童电影发行放映与“影教育人工程"研究 ●适应新形势,充分发挥优秀影视作品的育人功能,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陕西省贯彻国家五部委15号文件精神的几点做法 ●以“爱教院线”为抓手开创儿童电影事业新局面——儿童电影利益相关方及其价值取向探析 ●革新创作观念,建构发行体系——对教育类影片创作与发行的几点思考 ●网络时代下儿童电影发行模式的探索 ●为了银幕前亿万张幸福的笑脸 ●电影院推销低成本儿童片的巧干谋略——探析广州青宫影城操作两部儿童片之成功经验 ●儿童电影需要走进校园——校园电影院线解读 ●打造影视教育品牌形成实训基地特色——来自上海市历史学科德育与资源开发实训基地的报告 ●构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影视校本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开展电影教育,培养学生爱心品质 ●浅谈少儿影视文化的正面影响 第三单元 儿童电影史研究 ●新中国早期儿童故事片综述 ●郑正秋与中国早期儿童电影 ●论近三十年中国儿童电影批评范式的流变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再创儿童电影的新辉煌(第十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论坛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侯克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60328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973.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6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