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勋跨文化视野下的敦煌俗文学》收录自选论文22篇,集中反映了敦煌俗文学作品与日、印、阿拉伯各国作品,以及与传世俗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成果,不仅是个人的研究总结,对于我国敦煌俗文学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挖掘了民间文学母题、海外汉语珍本、佛经故事、阿拉伯及波斯故事和中国民间传说的题材,与相关敦煌写本进行同质和异质的比较分析,阐明了各自的文学现象和共同规律。
图书 | 张鸿勋跨文化视野下的敦煌俗文学/当代敦煌学者自选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鸿勋跨文化视野下的敦煌俗文学》收录自选论文22篇,集中反映了敦煌俗文学作品与日、印、阿拉伯各国作品,以及与传世俗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成果,不仅是个人的研究总结,对于我国敦煌俗文学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挖掘了民间文学母题、海外汉语珍本、佛经故事、阿拉伯及波斯故事和中国民间传说的题材,与相关敦煌写本进行同质和异质的比较分析,阐明了各自的文学现象和共同规律。 目录 当代敦煌学者自选集编纂缘起 学术自述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与日本平安时代汉文学 ——以大江朝纲《男女婚姻赋》为中心 敦煌俗赋《茶酒论》与“争奇型”故事研究 移植与变异:日本《酒茶论》与敦煌《茶酒论》的比较研究 从它山攻玉看俗讲变文研究的新拓展 敦煌遗书中的中印、中日文学因缘 ——读敦煌遗书札记 从唐代俗讲转变到宋元说经 ——以《佛说目连救母经》为中心 从印度到中国 ——丝绸之路上的啖子故事与艺术 汉译《百喻经》与印度古代民间故事 读《一千零一夜》札记 ——行旅在中、印、阿拉伯民间故事间 变形:扑朔迷离亦幻亦奇 ——唐传奇《板桥三娘子》与中阿文化交流 跨文化视野中的唐代《却要》故事新探 ——行旅在中、印、阿拉伯文学之间 阿凡提故事与汉族笑话 《姑妄言》与明清笑话 ——《姑妄言》素材探源之 圣坛光环下的神女情结 ——以张女郎神传说为中心 神圣与世俗:《舜子变》的民间叙事学解读 ——兼论敦煌变文与口承故事的关系 俄藏“汉王与张良故事”残卷考索 ——兼论《西汉演义》中楚汉相争故事的形成 新发现的英藏“孟姜女变文”校证 新获英藏《下女夫词》残卷校释 敦煌本《祭驴文》发微 探寻俗赋的流变遗踪 ——简论俗赋与后世文学 敦煌学视野下的明代俗赋 ——以《绣谷春容》、《国色天香》为中心 抽刀刺石壁志感飞泉涌 ——唐代敦煌贰师泉传说的考察 张鸿勋论著目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张鸿勋跨文化视野下的敦煌俗文学/当代敦煌学者自选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鸿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7396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8 |
出版时间 | 2014-11-01 |
首版时间 | 2014-11-01 |
印刷时间 | 2014-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8 |
CIP核字 | 2014206174 |
中图分类号 | I207.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