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任伯年与吴昌硕绘画艺术读解与鉴赏/国画大师读解与鉴赏
内容
编辑推荐

《国画大师读解与鉴赏》系列丛书图片清晰,文字通俗,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绘画艺术、提升自身审美能力的休闲读物;书中附加的题画诗、大师谈艺录、画家年表等资料,又可为绘画爱好者、收藏者研究画家生平、分析画风演变提供有用信息,作为学习、研究的辅助读物。

本书将为你解读、带你鉴赏“任伯年与吴昌硕”的绘画艺术。

内容推荐

中国的绘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朴率真的远古壁画到浪漫宏大的楚汉帛画;从绚烂庄严的魏晋佛画到精湛瑰丽的隋唐界画;从雄峻悠远的五代山水到飘逸简洁的宋元水墨,直至明清各家各派的巍然壮观,中国绘画形成了一条独一无二的艺术之路,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乃至对自然、人生、社会、政治、宗教、伦理、道德等许多方面的理解和认知,一次次地在历代艺术大师的笔墨中得到诠释、升华,中国绘画可说是中华民族的才智与创造力最集中的表现之一,标志着华夏文明在古典艺术领域的最高水准。

目录

任伯年绘画艺术

 一、任伯年生平与艺术

 二、任伯年题跋

 三、名家评任伯年

吴昌硕绘画艺术

 一、吴昌硕生平与艺术

 二、吴昌硕题画诗

 三、吴昌硕题跋

 四、吴昌硕论艺

 五、历代名家评吴昌硕

试读章节

他的花鸟画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造型准确而生动,色彩富丽而和谐,章法自然而巧妙,既富中国传统风味,又有西方人也能接受的艺术语言,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花鸟画的艺术宝库。

徐悲鸿先生说:“举古今真能作写意画者,必推伯年为极致。”(《陈之初藏任伯年画集》序)。

《紫藤翠鸟图》的左侧为一片峭险的山石,下临空谷,上耸碧霄。山石间盘绕着一株紫藤,大片烂漫的藤花透着一派阳光,鲜艳娇嫩。一只蓝顶红爪的翠鸟,俯颈啄羽于枝间,腹部的绒毛洁白蓬松。

徐悲鸿题跋云:“庚寅(1890年)为伯年先生五十岁,是其最成熟时。”并认为此图全幅皆美,“无懈可击”。

法国画家达仰对任伯年的色彩也赞不绝口:“多么活泼的天机,在这些鲜明的水彩画里,多么微妙的和谐,在这些如此密致的彩色中。”(徐悲鸿《任伯年评传》)

《柳燕图》以墨笔飞白法画柳树主干,柳枝由于春风的吹拂斜向一边,疏疏的绿色柳叶也在风中摇摆。背景以淡墨涂写初春寒风料峭的景况,一群活泼的燕子从枝头穿过,让人感到一种很浓的春意。图中的燕子,仅数笔写出,不仅造型准确,且姿态优雅,为后来许多画家师法。

《逆风》是任伯年的名作之一。画面上部是秋树红叶,两只小雀落在干枝上,下面是山石,一红一白,全以淡墨、硬毫、破锋画出,笔势飞动而有情致。风向右吹,一只小雀顶风由右下向左上飞,似欲去寻那两个伙伴。它张着嘴,奋力飞行着,展现出无尽的活力。

《桃柏双燕》为纸本设色,下半幅画一向右欹斜的树干,一根桃枝反向逸出,于空中折回画面;上半幅画了一枝斜偃的桃花,有意到笔不到之趣。整株桃树向右倾倒,表现了强劲的风势。画幅中央空白处,一双燕子顶风向左飞翔,使向右倾倒的画面趋于稳定。该画构图新颖,意境空灵。树干用双勾皴染,树枝用没骨法一气呵成,枝端点出几笔黄绿色的新叶,桃花用饱含水分的粉红色点成,清新淡雅,妍嫩欲滴。两只飞翔的燕子用写意简笔,浓墨淡彩画成,神情毕肖,似有不胜风力之态。这幅画笔墨娴熟,造型简练,概括力极强,充分表现出春天蓬勃的生机,画面诗意浓郁,是任伯年花鸟画的代表作。

任伯年花鸟画的布局,看似平凡,实则出奇。他能在有限的空间之内创造出各不相同的画面。以他画的鸡为例,有引吭高歌的、有匍匐树下的、有草间觅食的、有蹲在石上打盹的、有突然惊醒呜叫的、有悠闲地啄着羽毛的、有逛游在花间的……;表现手法上有白描的、有兼工带写的、有大写意的、有没骨的、有用水彩画法的,尤其是他画白鸡兰冠,仅画嘴脚,空着整个身子,四周用淡墨或景物衬之,形象概括,对比鲜明,布局巧妙,结构完整,表现了高超的构图技巧。

他还画过许多猫,如《四猫图》、《二猫图》,有的画面色彩缤纷,有的则是淡墨淋漓。

《藤石猫戏图》突出了作者描写生活情趣的特长。在有花有石的庭院里,两只正在戏耍的小猫恣意嬉闹,一如幼童的顽皮可爱。伏于其侧的一只老猫,安静而又关切地注视着,微风下的藤花似乎真的就要动起来。这一情味丰饶的作品无疑来自对生活的细心的观察。P22-24

序言

中国的绘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朴率真的远古壁画到浪漫宏大的楚汉帛画;从绚灿庄严的魏晋佛画到精湛瑰丽的隋唐界画;从雄峻悠远的五代山水到飘逸简洁的宋元水墨,直至明清各家各派的巍然壮观,中国绘画形成了一条独一无二的艺术之路,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乃至对自然、人生、社会、政治、宗教、哲学、伦理、道德等许多方面的理解和认知,一次次地在历代艺术大师的笔墨中得到诠释、升华,中国绘画可说是中华民族的才智与创造力最集中的表现之一,标志着华夏文明在古典文化艺术领域的最高水准。

明清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名家辈出、各派纷呈,既有以仿古、摹古却又自成一家、不落窠臼的董其昌、四王;又有张扬个性、力图革新的四僧、八怪;更有新兴的“海上”、“岭南”画派,开创画坛新风,直至今日,在现代美术创作中,这些大师的影响依然清晰可见。

在中国,绘画艺术历来都有着众多的爱好者,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潮的再次出现,学习国画艺术和参与国画艺术收藏的人群日益膨胀,因此我们策划出版了这套《国画大师读解与鉴赏》书系,精选了董其昌、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吴历、恽寿平、石涛、八大山人、髡残、渐江、任伯年、吴昌硕以及扬州八怪等诸多明清时期的绘画大师的数百幅代表性作品,并精心搜集、编纂了一系列相关资料,将作品与其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分析、大师生平等有关资料进行有机的结合,图文并茂、文图互补,使读者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对这些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索。

本系列丛书图片清晰,文字通俗,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绘画艺术、提升自身审美能力的休闲读物;书中附加的题画诗、大师谈艺录、画家年表等资料,又可为绘画爱好者、收藏者研究画家生平、分析画风演变提供有用信息,作为学习、研究的辅助读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任伯年与吴昌硕绘画艺术读解与鉴赏/国画大师读解与鉴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欧阳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824355
开本 16开
页数 1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5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12.0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2
16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