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教育管理人学论纲)
内容
目录

摘要

导论

 一 研究缘由及研究现状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现状综述

 二 研究问题域的界定

(一)相关概念的说明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基本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四 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人性追寻:教育管理的人学品性

 一 人性论:管理的第一要论

(一)人性释义

(二)管理:人类的“种的类特性”

(三)人性假设:管理理论之“硬核”

 二 我国古代的人性观及其教育管理思想

(一)儒家的人性观及其教育管理思想

(二)道家的人性观及其教育管理思想

(三)法家的人性观及其教育管理思想

 三 西方的人性假设及其教育管理之道

(一)“政治人”假设及其西方的政治管理思想

(二)“经济人”假设下的古典管理理论及其教育管理

(三)“社会人”假设下的人际关系学说及其教育管理

(四)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需要理论及其教育管理

(五)基于“复杂人”假设的权变理论及教育管理

(六)“文化人”假设与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管理之道

第二章 人性消解:现代教育管理的人学审视

 一 麦当劳化的管理:教育管理的现代性危机

(一)效率至上的现代教育目标管理

(二)线性控制的现代教育过程管理

(三)甄别独尊的现代教育评价管理

 二 生命意义的消解:教育管理现代性危机之结果

(一)人文的失落和自由的压抑

(二)个性的丧失和创造的消解

(三)人格的扭曲和道德的失范

 三 人性假设的偏误:教育管理现代性危机之根源

第三章 人是目的:教育管理的人学纲领

 一 哲学宣言:“人是目的”

(一)天地之性人为贵:中国传统哲学视野中的人

(二)人是万物之尺度:西方古典哲学对人的理解

(三)“‘人’的消失”:现代西方哲学对人的存在之重新估量

 二 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教育管理之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观照

 三 “人”之生成:教育管理的人学诉求

(一)人之未确定性:教育管理存在之基

(二)使人成“人”:教育管理存在之旨

第四章 范式转换:教育管理的人学理路

 一 范式及人学范式

(一)范式及范式理论研究

(二)入学范式:解读人性之哲学思维方式

 二 教育管理的人学范式转换

(一)从机械论范式到有机论范式

(二)从本体论思维到实践论人学范式

 三 实践论范式观照下教育管理的人学属性表征

(一)教育管理自组织系统的生态性

(二)教育管理中生命生成的混沌性与复杂性

(三)教育管理中人的发展的非确定性与不可控制性

第五章 人之回归:教育管理的入学实践

 一 回归个体自主的生活世界

(一)生活世界:人之生成场域

(二)尊重生活世界中的个体生命

 二 建构主体间性的管理实践观

(一)主体间性理论界说

(二)主体间性的教育管理交往实践观

 三 走向对话交往的教育管理实践

(一)建立教育管理主体间民主平等的交往关系

(二)走向主体间对话性交往的教育管理活动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人”是研究人类、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分析单位,人类在所有自觉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中,都进行着对自身的理解和诠释。人们总是通过对人性、人的本质等问题的探索,寻求建立一套核心的价值观念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和行为方式。管理是伴随着人类自身的产生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演变的人类的类特性。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类正是运用自己的类特性——组织管理,在实践活动中构造出不同于“自然序”的新的有序性活动。人在自己构建的管理系统中既是管理主体,也是管理客体,管理系统中的其他要素必须通过人的参与才能发挥其作用,所有管理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对人的本质特性、人的心理、人性需求和行为模式的认识和理解。所以,“人”的问题尤其是“人性”问题是所有管理理论体系和管理思想在哲学和文化观念层面上最核心的基础理论,“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前提假设,人性观既是管理实践活动的内在理念,更是管理思想演进和管理理论建设的“硬核”。

教育管理是人对人的活动,教育管理科学理论正是对这一实践活动进行理性思考与探索的结果。“人”是教育管理的“根”,“人”的问题尤其是“人性观”是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建设和实践活动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因此,研究既不局限于考察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也不直击目前的教育管理科学理论体系,而是以“‘人性观’、‘人学观’是教育管理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的逻辑起点”为研究假设,在对教育管理的人学品性进行合法性论证的基础上,剖析教育管理的现代性危机及其根源,透视现代人性在教育管理中的缺位、错位、越位现象,提出以“人是目的”为教育管理的人学纲领,并通过教育管理中认识人的哲学思维方式——人学范式的转换,试图在思想、理念层面为现代教育管理提供一种人学指导,以实现“人”的回归。围绕上述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杨明宏编著的《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教育管理人学论纲》主要分为导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进行研究。

导论部分主要阐明选题缘由和研究现状,并基于“‘人性观’、‘人学观’是教育管理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的逻辑起点”的研究假设,界定了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域,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梳理分析教育管理中的人性论,揭示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为教育管理的人学品性进行合法性辩护。任何管理理论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实践活动的展开都离不开人、人性、人之本质、人的生存与发展等关于“人”的最基本、最本质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管理思想史就是人类对自身不断深入认识的人学研究史。本研究主要通过爬梳分析古今中外教育管理思想和教育管理理论中的人性论,发掘始终贯穿于人类教育管理思想发展、管理理论建构和管理实践活动的逻辑主线——“人的问题”尤其是“人性假设”的研究。所以,“人性问题”是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建设与教育管理实践活动展开必须思考的一个重大基本理论问题,教育管理科学具有浓郁的人学品性,教育管理人学作为教育世界中对人的根本问题的思考与回应的基础理论学科,正是生发于此。

第二章,研究首先对现代教育管理进行人学审视,剖析教育管理的现代性危机及其结果,诊断教育管理现代性危机之根源。教育管理科学是成人之学,教育管理活动是人之场域。然而,现代教育管理科学建设正面临着严重的困境,理论研究进入沉寂,缺乏建设意识,“亦步亦趋”于“人一物”的企业管理理论。而且,认真审视教育管理之现实场景,我们惊奇地发现,在最应该彰显人性和人的价值的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却存在着严重的对人性的漠视和人的价值的缺失现象。人道的残缺、民主的遮蔽、公平的戕害、公益的退隐等,使得当前的教育及其管理活动难以涵养生命,出现人性的荒漠,教育管理失真、失善和失美,正陷入现代性危机。研究以西方主体性哲学、主体间性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分析工具,提出:受唯科学主义、工具理性主义的强势渗透,在“单向度”的“理性经济人”的预设下。教育管理走上追求确定性、可计算性和可控制性的“麦当劳”化之路,是其陷入现代性危机之根源。

第三章,新的世纪呼唤新的教育精神,新的时代催生新的教育管理哲学。“人”的问题,是管理哲学研究中永恒的主题。研究指出,因为人的未确定性和开放性,才使人的发展有了各种可能,才使得哲学对人的研究成为永恒。而人“不是其所是,是其所不是”的非特定化、未确定性和不完善性,正是教育管理的存在之基,使人成人才是真正的教育管理之旨。所以,“人是目的”既是人学的根本大法,更是教育管理的最高本体。教育管理应该引出一个有尊严意识的、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生成一个有真正主体意识、能超越自己而独立站起来的人!

第四章,研究以“范式理论”为分析框架,提出受唯科学主义、工具理性主义的强势渗透,现代教育管理以机械决定论、本体论思维的“物”之“是其所是”的存在向度来追问教育中的人及其存在,完全不顾人的“是其所应是”的可能向度,造成了人的价值理性的式微,使教育管理世界中的人失去了其真实性和丰富性,成为抽象的、异己的、单向性的存在物。而“适合人存在方式的思维方式是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是对人的生命存在方式的自觉反思中形成的符合人的本性的认识方式”。所以,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建设和实践活动展开必须实现从机械论、决定论和本体论思维向有机论、生成论和实践论的人学范式的转换。只有在实践论教育管理人学范式的观照下,教育管理才能涵养生命而不再是对生命的一种简单机械的控制,教育管理系统将呈现出自组织系统的生态性、生命生成的混沌性与复杂性以及非确定性和不可控制性。

第五章,生命就是活的延续!个体的生命生成于他与世界的关系和他在生活世界中的活动,任何人的发展都离不开他的生活世界。研究认为:“是否有利于促进‘人’之生成乃是衡量一切教育理论与教育活动的根本尺度。”要使教育管理成为“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建设和实践活动必须直视个体自主的生活世界,建构主体间性的管理实践观,走向对话性交往的教育管理实践!

“人的问题”是支撑教育理论的阿基米德点。因此,《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教育管理人学论纲》选取人的问题中的“人性假设”、“人学观I作为研究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建设的切入点,以“人”为整个教育管理系统的统帅和灵魂,突出“人性假设研究是整个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建设的人学基础和逻辑前提”的教育管理人学范式,有助于促进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建设,完善教育管理理论体系。而且,人性假设问题的教育管理学意义,归根结底要落实在它对教育管理具体策略的影响上。研究通过从机械论、决定论和本体论思维向有机论、生成论和实践论人学范式的转换,致力于构建一个“属人”的教育管理范式,为教育管理实践提供一个更全面、更科学的人性观和人学思想,以树立更为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为促进教育管理实践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

编辑推荐

杨明宏编著的《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教育管理人学论纲》以“‘人性观‘、‘人学观’是教育管理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的逻辑起点”为研究假设,在对教育管理的人学品性进行合法性论证基础上,剖析教育管理的现代性危机及其根源,透视现代人性在教育管理中的缺位、错位、越位现象,提出以“人是目的”为教育管理的人学纲领,并通过教育管理中认识人的哲学思维方式——人学范式的转换,试图在思想、理念层面为现代教育管理提供一种人学指导,以实现“人”的回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教育管理人学论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明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27674
开本 32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3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0-058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