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河山(抗日正面战场全纪实幕后)
内容
编辑推荐

陈钦的《我的河山(抗日正面战场全纪实幕后)》是一部对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多次激烈会战幕后故事的讲述。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会看到宏大的战争场面,不会看到长枪短炮的正面交锋,我们会看到的是:在这一系列大会战之后当事人的抉择与犹豫、在大战之前究竟经历了几方势力的角逐以及参战的士兵和将士们面临着怎样的最终选择……在书中中,你将会了解到“西安事变”背后的势力对抗,也将会了解到蒋介石为何发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声明……你也将看到在正面战场背后,一场场看不见的特务之战早已拉开序幕……

内容推荐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爆发结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同样也让蒋介石意识到最后的决定时刻终于到来了。随着《庐山抗战宣言》的发表,轰轰烈烈的抗日正面战场正式拉开序幕……

在抗战与媾和面前,蒋介石是经过怎样的犹豫才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转而主动宣战,在他的日记中又记录下了怎样的左右为难?为何蒋介石对于和汪精卫的密谈只字不提,又是什么事件导致了汪最终投入日军的阵营?在硝烟背后的暗战中,川岛芳子究竟经历了如何传奇的一生?唐绍仪因为什么触怒了蒋介石,又是如何被军统特务悄无声息地刺杀?蒋介石是因为一个怎样的决定而躲过了杀身之祸?东条英机在绞刑架边又为何会泪流满面?……

每个人都有历史的盲点,每个人脑海中的历史也都是碎片化的,陈钦的《我的河山(抗日正面战场全纪实幕后)》便是一本能将碎片记忆完全整合的图书。抗战历史的关注者,会从中找到阅读下去的意义;抗战历史的研究者,也会从中找到值得继续深思的观点。

《我的河山(抗日正面战场全纪实幕后)》根据凤凰视频最火的纪录片《国军抗战全纪实》改编。截至2013年8月,《国军抗战全纪实》点播量超过了7000万,全面超越了《舌尖上的中国》。该记录创造了单集首日点播记录:《南京保卫战》创造了网络播出一天内最高点播突破70万次的记录;创造了纪录片微博传播历史:创造了纪录片在新浪微博传播新纪录,相关微博数目达到33万多条。

目录

第十六章 抵抗与媾和

 “西安事变”那些事

 庐山会议背后的故事

 不为人知与日本的秘密谈判

第十七章 抗战前的准备

 “黄金十年”

 抗战与新生活运动

第十八章 伪政权

 探秘汪伪政权始末

 严控下的伪满洲国

 黄埔精神之花永远绽放

  两党的军校

第二十章 抗日铁军

“中国只有74军最能打”

  “抗日铁军”的兴衰

第二十一章 抗战中的国军空、海军

 虎啸九天:飞虎队与驼峰航线

 国军海军覆灭记:碧海铸剑悲壮曲

第二十二章 装甲战车与重榴炮

 坦克大决战

  重榴炮上场:“三十二倍十五榴”

第二十三章 风声传奇:没有硝烟的战斗

 军统

 惊天大刺杀:一个意外决定救了蒋介石一命

 扑朔迷离的刺唐案

 干净利落的刺李案

 策反“皇协军”

 策反周佛海

 “东方妖谍”川岛芳子

 暗战1937:中日顶级间谍高手的高峰对决

第二十四章 重庆大轰炸

 燃烧的重庆

 六五大隧道惨案

 意志之都

第二十五章 抗战中的大迁徙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物大迁徙

 西南联大:抗战时期的大学精神

第二十六章 别样的战场风云

 29军大刀队传奇: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八百娃娃兵:“宁跳黄河死,不作亡国奴”

 川军出川抗战记:荣光与悲壮

 铁血大动脉:残酷的抗战生命线交通战

 枪决韩复榘:抗战军令如山

 抗日战俘血泪录:被掩盖的绝密杀戮

 真实的双枪老太婆

 “黑帮”抗日档案:一股看似不起眼的力量

 远东特遣队:日军在华最后一场战役的先锋队

第二十七章 菊与刀:太阳旗的坠落

 大受降

 死于中国战场上的日军最高级将领

 因钢盔而丢掉性命的日军“军神”

 以德报怨:日本战俘在中国的待遇

 东京大审判

 临死前的眼泪:东条英机的两次自杀未遂

 日军死亡人数之谜

第二十八章 抗战节点

 1937:和平无望的最后关头

 真实的1942

 1945:胜利来的太突然

第二十九章 胜利的背后及之后

 抗战中的中国难民

 抗战中外国对中国的援助

 胜利的代价

 解密缴械的幕后争夺

试读章节

第二十六章别样的战场风云

八百娃娃兵:“宁跳黄河死,不作亡国奴”

在国民革命军的序列中,这支部队身份特殊,并不被重视。但就是这样一支被称为“叛军”的军队,后来被赞为“中条山的铁柱子”;也就是在这支“叛军”中,出现了誓死不屈的“八百冷娃”。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5000年辉煌的华夏文明。1939年,800多名十六七岁的少年战士,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之下,宁死不降,转身投入了黄河母亲的怀抱。十六七岁,正是青春洋溢的时候,而70多年前,这八百多名青春少年,在黄河岸边的崖壁上,在一起朝着故乡陕西的方向磕了三个头后跳河殉国。八百多个风华正茂的少年集体殉国是何等的壮烈!但是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让他们做出了如此悲壮的决定呢?

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战争初起,日军依仗强大的军事实力,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企图速战速决。之后,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政治中心南京相继沦陷。1938年初,蒋介石在洛阳召开了中国第一、二战区的高级将领会议,会上蒋作了重要决定,即死守黄河,黄河以北的国军部队,绝不能再退过黄河半步。黄河以北,当时共有近80万的国军部队,全部集结在了国军最后一块军事要地——中条山。中条山,它位于山西南部,居太行山和华山之间,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均为兵家必争之地。国军80万军队集结于此,其中包括孙蔚如率领的第31军团。而第31军团前身是第17路军,这支部队,曾在杨虎城的带领下,参加过“西安事变”。事变后,杨远走国外,这支部队就被交到了孙蔚如的手上,并且经过一再扩编,形成了此时的第31军团。因此,在国民革命军的序列中,这支部队身份特殊,并不被重视。但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支被称为“叛军”的军队,在后来却被赞为“中条山的铁柱子”;也就是在这支“叛军”中,出现了誓死不屈的“八百冷娃”。

在西北的方言中,“冷娃”是指很“酷”的小伙子。1939年,西北又一批酷小伙报国参军,来到了第31军团。此时的国军在中条山地区已坚守一年有余,由于双方装备差距巨大,中国军队的伤亡率远高于日本军队,往往是中国军队死5个士兵,才能杀死1名日本士兵。好在中国自古都不缺热血报国的少年,从西北来的这群娃娃成了这支部队的新鲜血液。看着这些稚嫩的脸孔,孙蔚如不免有点心酸,他曾经叹息道:这些十五六岁的孩子,要不是日本人的侵略,应该还在学堂,应该还是父母膝下的娇儿。而今天他们却拿起了刀枪,要直接面对淋漓的鲜血,面对残酷的死亡。

按照军队规矩,所有的新兵编成了新兵团。说是新兵团,其实哪有时间对他们进行训练,在战争时期,战场就是他们最好的训练场。很快,一场惨烈的战斗就不期而至。

1939年初,日军在中条山地区被国军严防死守,其攻击早已不像前一年那么顺利了。日军接连几次出击皆受挫,急需一场战役来鼓舞士气。于是,日军第20师团和第35师团的指挥官在受到上司严厉的斥责后,遵照命令,决定于6月发动一次意在攻占茅津渡的战斗。为什么选择茅津渡呢?看得出来,日军显然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茅津渡是一个黄河北岸的古老渡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人们形容茅津渡是“一锁扣三省”,一锁既破,三省门户皆开,足见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从攻守双方实力对比来说,交战双方更不是一个级别的。从人数上看,当时驻守茅津渡的正是第31军团下辖的第38军和第96军各一部,根据后来解密的日军作战命令来看,只有不足2万人。而发动攻击的日军第20师团和第35师团共有3万余人。从武器装备上看,日军有配合战斗的一个飞行大队,共38架战机,同时携带有远程山炮50门、战车30辆。而中国守军空中没有自己的飞机,地面火力也根本无法与敌相比。这显然是一场从人数到装备均一边倒的战斗,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一开战,在日军强大的火力攻击下,中国军队很快退守到了陌南镇外,眼看就要被逼到黄河岸边。情急之下,第96军177师师长陈硕儒组织40名机枪手向日军包围圈猛冲,为大部队打开了突围缺口。可是跟随陈硕儒冲出来的只是第177师的主力部队,离其较远的新兵团官兵还是被困在了包围圈里……

P180-182

书评(媒体评论)

我是东北人,今天却成为一个流亡者,我不为金钱而战,我要打回老家去,为3000万同胞报仇!

——阎海文

黄埔同学在革命史上的地位,是光荣而重要的。在抗战中,只要30万黄埔同学真正全部发扬黄埔精神,谁敢中途妥协?谁敢进行内战?

——叶剑英

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74军万岁!

——余程万

军人当忠于职守,勇于从战,以身报国。在陆地战场,人人要有马革裹尸的雄心;在海上战场,人人要有鱼腹葬身的壮志。不管战场环境如何险恶,人人都要杀敌致果,坚持用最后的一发炮弹或一颗鱼雷,换取敌人的相当代价。

——陈季良

我早已以身许国,且为职责所在,一息尚存,当与暴敌拼,人生几十年,免不了一死,生死关头,我一定认得清楚,望勿以我为念。

——蒋鼎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河山(抗日正面战场全纪实幕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41720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2013188386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