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应锡编著的《班组现场质量管理(实战图解版)》详细叙述了班组长在现场质量管理中必须掌握的管理知识、管理方法与实用工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班组质量目标的设定和管理、班组质量职责的制定和落实、班组质量控制、班组质量培训、班组质量改进、班组质量信息和班组质量文化等关键事项,并针对班组现场管理给出了相应的实用工具。
图书 | 班组现场质量管理(实战图解版)/准正锐质卓越班组长执行力与管理力提升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金应锡编著的《班组现场质量管理(实战图解版)》详细叙述了班组长在现场质量管理中必须掌握的管理知识、管理方法与实用工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班组质量目标的设定和管理、班组质量职责的制定和落实、班组质量控制、班组质量培训、班组质量改进、班组质量信息和班组质量文化等关键事项,并针对班组现场管理给出了相应的实用工具。 内容推荐 金应锡编著的《班组现场质量管理(实战图解版)》这是一本关于企业班组现场质量管理的指导性图书,全书着重讲述了班组质量目标的设定和管理、班组质量职责的制定和落实、班组质量控制、班组质量培训、班组质量改进、班组质量信息和班组质量文化等关键事项,并针对班组现场管理给出了相应的实用工具。本书所提供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操性,可以帮助生产现场各级人员自我培训、自我提高。 本书适合企业生产部管理人员、生产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线长、拉长、工段长等)、人力资源部或培训部工作人员,以及生产管理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和使用。 目录 第1章 质量管理介绍 1.1 质量和质量管理概述 1.1.1 质量概述 1.1.2 质量管理 1.2 质量管理的三个阶段 1.2.1 检验质量管理 1.2.2 统计质量控制 1.2.3 全面质量管理 1.3 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 1.3.1 质量特性 1.3.2 产品质量 1.3.3 工作质量 1.3.4 服务质量 1.3.5 质量体系 第2章 班组质量目标 2.1 质量管理的目标概述 2.1.1 上级质量目标 2.1.2 班组质量目标 2.1.3 工作质量目标 2.1.4 质量考核指标 2.1.5 质量目标体系 2.2 如何设立质量的目标 2.2.1 识别客户目标 2.2.2 质量水平现状 2.2.3 确定质量目标 2.2.4 设定质量指标 2.2.5 目标有超前性 2.2.6 目标具操作性 2.3 如何管理质量的目标 2.3.1 将目标分解到岗位 2.3.2 大力宣传质量目标 2.3.3 检查岗位质量目标 2.3.4 分析班组质量目标 2.3.5 优化班组质量目标 2.3.6 落实责任制度考核 第3章 班组质量职责 3.1 班组质量职责的概述 3.1.1 质量职责分析 1.1.2 班组工作职责 3.1.3 班组质量职责 3.1.4 岗位工作职责 3.1.5 岗位质量职责 3.2 班组质量职责的制定 3.2.1 制定质量职责作用 3.2.2 制定质量职责方法 3.2.3 班组质量职责制定 3.2.4 岗位质量职责制定 3.3 班组质量职责的落实 3.3.1 班组成员理解质量职责 3.3.2 以制度来落实质量职责 3.3.3 以标准来落实质量职责 3.3.4 质量职责落实情况检查 3.3.5 质量职责落实情况分析 3.3.6 质量职责落实情况考核 3.3.7 质量职责的修改与优化 第4章 班组质量工具 4.1 质量管理的数据工具 4.1.1 直方图 4.1.2 排列图 4.1.3 控制图 4.1.4 散布图(回归分析) 4.1.5 方差分析 4.1.6 正交试验 4.2 质量管理非数据工具 4.2.1因果图 4.2.2 树 图 4.2.3 关联图 4.2.4 网络图 4.2.5 流程图 4.2.6 分层图 4.2.7 亲和图 4.2.8 过程决策程序图(PDPC) 4.3 质量改善工具与方法 4.3.1 目视管理 4.3.2 防错法 4.3.3 5S活动 4.4 质量工具作用意义 4.4.1 质量管理工具作用比较 4.4.2 质量管理工具使用要点 4.4.3 质量管理工具使用意义 第5章 班组质量控制 5.1 班组质量控制的程序 5.1.1 确定控制目标 5.1.2 评估控制效果 5.1.3 分析质量偏差 5.1.4 执行纠正措施 5.2 班组质量控制的方法 5.2.1 标准控制方法 5.2.2 操作控制方法 5.2.3 产品控制方法 5.2.4 其他控制方法 5.3 班组质量控制的因素 5.3.1 控制人为因素 5.3.2 控制设备因素 5.3.3 控制物料因素 5.3.4 控制方法因素 5.3.5 控制环境因素 5.3.6 控制检测因素 5.4 班组质量的过程控制 5.4.1 过程控制标准 5.4.2 过程控制措施 5.4.3 关键过程控制 5.4.4 特殊过程控制 5.4.5 过程参数控制 5.4.6 过程控制分析 5.4.7 过程控制确认 第6章 班组质量培训 6.1 班组质量培训的内容 6.1.1 质量意识培训 6.1.2 质量知识培训 6.1.3 质量技能培训 6.1.4 质量标准培训 6.1.5 质量分析培训 6.1.6 质量判定培训 6.1.7 解决方法培训 6.2 班组质量培训的流程 6.2.1 了解培训需求 6.2.2 制定培训方案 6.2.3 确定培训场所 6.2.4 选定培训师资 6.2.5 实施培训过程 6.2.6 评估培训效果 6.3 班组质量培训的方式 6.3.1 班组的班前会 6.3.2 班组的质量日 6.3.3 班组的质量月 6.3.4 知识讲座讲谈 6.3.5 质量专题会议 6.3.6 质量分析会议 6.3.7 质量讨论会议 第7章 班组质量改进 7.1 班组质量改进的因素 7.1.1 质量改进的功能 7.1.2 质量改进的形式 7.1.3 改进与控制并行 7.1.4 PDCA循环改进 7.2 班组质量改进的类型 7.2.1 突破性的改进 7.2.2 渐进性的改进 7.3 班组质量改进的方法 7.3.1 QC小组活动 7.3.2 6σ改进项目法 7.3.3 合理化建议法 7.3.4 技术革新方法 7.3.5 业务流程再造 7.3.6 作业方法改进 7.4 班组质量改进的步骤 7.4.1 分析质量状态 7.4.2 识别改进机会 7.4.3 选择改进方法 7.4.4 改进实施过程 7.4.5 评估改进成效 7.4.6 巩固改进成果 第8章 班组质量信息 8.1 质量信息管理的要素 8.1.1 质量信息管理的功能 8.1.2 质量信息管理的要求 8.1.3 质量信息管理的系统 8.2 质量信息管理的内容 8.2.1 客户质量需求信息 8.2.2 产品质量设计信息 8.2.3 产品质量检验数据 8.2.4 生产能源介质数据 8.2.5 生产过程工艺数据 8.2.6 设备性能参数数据 8.2.7 原材料的质量数据 8.2.8 在制品的质量数据 8.3 质量信息管理的流程 8.3.1 收集信息资料 8.3.2 整理信息资料 8.3.3 分析信息资料 8.3.4 传递信息资料 8.3.5 反馈信息资料 8.3.6 保存信息资料 第9章 班组质量文化 9.1 班组质量文化的因素 9.1.1 企业质量文化 9.1.2 班组文化氛围 9.1.3 班组质量文化 9.2 班组质量文化的构成 9.2.1 班组物质文化 9.2.2 班组行为文化 9.2.3 班组制度文化 9.2.4 班组精神文化 9.3 班组质量文化的形成 9.3.1 质量文化建设 9.3.2 质量理念塑造 9.3.3 质量行为建设 9.3.4 质量文化引导 9.4 班组质量文化的用途 9.4.1 帮助实现目标 9.4.2 协调成员关系 9.4.3 增强执行能力 9.4.4 形成共同观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班组现场质量管理(实战图解版)/准正锐质卓越班组长执行力与管理力提升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金应锡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537703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 |
CIP核字 | 2014273159 |
中图分类号 | F406.6-64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