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策兰与海德格尔(一场悬而未决的对话1951-1970)/同文馆思想家对话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策兰1920年生于奥地利一个讲德语的犹太血统家庭,全家在纳粹统治时期被关进集中营,仅他自己脱难,并于战后定居巴黎。他以《死亡赋格曲》一诗成名,震动诗坛。1970年自杀。

海德格尔是德国哲学家,在现象学、存在主义、解构主义、诠释学、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心理学及神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书通过大量史料、笔记等解读了两个人的思想联系以及未完成的对话。

内容推荐

策兰被誉为1945年以后欧洲最重要的诗人,海德格尔则是20世纪最有创造性、最重要的思想家。本书通过大量史料、笔记等解读了两个人的思想联系以及未完成的对话。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对立者的相斥与相吸

第二章 走近海德格尔——策兰阅读《存在-9时间》,1952——1953

第三章 与海德格尔“发生关联”——1952-1954

第四章 海德格尔在策兰早期作品中的影子——1953-1954

第五章 《何谓思想》和《形而上学导论》笔记——1954

第六章 怀疑增加,问题出现——1954-1956

第七章 对海德格尔的更多借鉴

第八章 走近又疏远海德格尔——1958

第九章 认知的差异性增加,独立性增强——1959-1960

第十章 作为催化剂的海德格尔——策兰开始撰写自己的诗学,1959-1960

第十一章 《子午线》——一场“与海德格尔的隐性对话”,1960

第十二章 陷入“最孤独的孤独”中——1960-1961

第十三章 对话继续:海德格尔阅读策兰的《子午线》——1960-1961

第十四章 “一场划时代的相遇”——弗莱堡与托特瑙堡,1967

第十五章 《托特瑙堡》及其后果——1967-1968

第十六章 对海德格尔的思想和语言的吸收——相似、关联,借鉴

第十七章 没有解决的矛盾——最后的岁月,1968-1970

第十八章 也算结论

已知的策兰阅读过的海德格尔的著作

参考文献

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策兰与海德格尔(一场悬而未决的对话1951-1970)/同文馆思想家对话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詹姆斯·K.林恩
译者 李春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71936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3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65.5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09-0728
版权提供者 The Johns Hopkins Unversity Press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