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帮会秘史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江湖道义的文化史,诠释不变的传统,一部秘密组织的社会史,书写体制的颠覆,一部地痞流氓的生活史,记录日常的权威!

口述历史,百年写真,勾玄揭秘,读史阅人。

躲不过的江湖,说不完的逸史。旧中国各种黑势力由来已久,清帮、洪帮、袍哥、一贯道,版图分明,无处不在;袍哥大爷、上海滩大亨、包头梁山、天津混星子,面貌不同,沆瀣一气;算命、看相、炼炉、扶乩,招摇撞骗花样迭出,巧取豪夺防不胜防。民国帮会,演绎一个更残酷的社会。《民国帮会秘史》真实鲜活,权威独特。本书由文芳主编。

内容推荐

《民国帮会秘史》——一部江湖道义的文化史,诠释不变的传统,一部秘密组织的社会史,书写体制的颠覆,一部地痞流氓的生活史,记录日常的权威!

民国黑道帮会形形色色,严守行规的黑帮组织、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毁人生活的迷信团体、抽筋拔毛的行业恶霸,如瘟疫般遍布社会各个角落,俨然成为社会生活的必然部分、每个人逃不出的罗网。

民国黑道帮会头日可谓举足轻重,其发迹却不走常路,小瘪三也能成名流,恶人正好当老人,帮派大佬演绎上海滩传奇。

民国江湖中人有善有恶更有怪才,恶者,心黑脸厚不要命,凶、哄、骗、赖,令百姓苦不堪言;善者,行侠仗义不含糊,义、智、信、勇,令弱者拍手称快;怪者,一派斯文行歹事,奇、绝、雅、巧,令祸主扼腕叹息。

民国江湖更有说不完的江湖规矩与混世秘技,有清洪帮的“海底”与辈分,有袍哥的家底与刑罚,有江相派的法术真相与命理秘本,有一贯道的扶乩训练与炼炉套路。阅读《民国帮会秘史》,原来,混江湖靠脸皮,更靠手段。本书由文芳主编。

目录

民国黑道帮派版图

 清洪帮的由来

 浙江洪门的女流氓

 “十四K党”暴行

 流毒社会的黑组织——袍哥

 我在袍哥中的亲身经历

 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魔鬼——贯道

 我在一贯道之经历

 迷信团体——同善社

 以“法术”行骗的秘密组织——江相派

民国帮会大佬别史

 黄金荣发迹史

 清帮大亨杜月笙

 流氓大亨张啸林

 袍哥中的四大恶霸

 五毒俱全的袍哥冷开泰

民国江湖混世秘技

 “翻戏党”的拆骗术

 异行三骗

 旧时天津的混混儿

 占卜相面的骗术

 旧时人贩子

 民国时期危害社会的包头流氓

 旧时昆明的盗贼流痞

试读章节

关于清帮收徒弟要开香堂举行仪式,据我所知,抗战以前,清帮早己发展到十几省的广大区域,规矩礼节基本上是一致的。抗战开始后,大片地方陆续沦陷,一些清帮中站山头、有名望的人物,不惜直接落水当汉奸,有的迁居西南后方,有的寓居香港、澳门;也有很多暂时迁移别地,隐迹潜踪,不肯公开活动。于是剩下一批更下流的帮会中人,甚而一些冒充的“空子”也开香堂收徒弟,俨然成了站山头的清帮老头子。这些新兴的清帮老头子和日伪勾结,为非作歹,根本不注意帮规仪式。而他们开香堂收徒弟,也不一定有通晓帮规仪式的“传道师”来主持,无法“引经据典”,就随意安排。

开香堂在清帮中确是一件郑重其事的大事,他们进行时是非常严肃的。香堂一般利用朝南厅堂,堂内上首正中摆设供桌是供天地的,牌位上则写着“天地国亲师”五个大字,是从封建君主时代相沿承袭下来的,将“君”字改为“国”字而已。距天地供桌以南一米处,正中又设一供桌,设三个牌位——翁、钱、潘三位祖师;而在香堂东偏间还放着一张较小的供桌,供的是“小爷”的牌位。据说,翁、钱、潘三人创立清帮,是结拜过的异姓兄弟,以后遭遇变故,帮的活动停止了(很有可能即前面所说清王朝诏令漕河总督查办而暂停活动时期)。过了一段时间,才有三房潘祖爷的一个后代“重整家园”,继续开堂授徒,逐渐恢复了清帮的活动。因而以后对这个“中兴”的祖师,称为“小爷”,另设供桌,以示尊崇。有人说,此后清帮子孙,都是三房潘祖师爷的后代,翁、钱两房,就算中断了。所以清帮中人自我介绍或介绍别人,有人简单地说:“他也头顶一个潘字”或“我也是潘家子孙”,双方就都明白是“家里人”了。

开香堂授徒时,必定有三个师父,主要是“本门师”(常常被误称为“本命师”),这是正式投拜的老头子;其他两个是“引进师”和“传道师”(常常被误称为“川跳师”)。引进师是介绍人之意,而传道师则是香堂的灵魂,负责仪式的正常进行,并传授帮规“海底”。至于帮口问题,由于清帮发源于粮船,就按照粮船的行驶分成36帮半,说是像周天365度;而帮名则按“江准”、“兴武”、“嘉卫”等各由一排到十二排。以后各帮收徒传孙,发展各有不同,有些帮口已默默无闻,而有发展的只有“江淮四”、“兴武六”等八九个帮口。当开香堂时,本门师所邀约的其他两师,都必须不同属于一个帮口。在开香堂的仪式当中,有一项就是三个师父要分别各自交代其本人的帮口和三代的姓名籍贯,因为三个师父不是一帮,所以称做“三帮九代”。然后再由传道师交代“十大帮规”。这个“三帮九代”、“十大帮规”,每一个清帮中正式拜过师的人都必须熟记,而遇到某些场合都必须能交代出来。我看到有一篇史料上写的是“四个师”、“帮规12条”,这很可能是汪伪时代,有一个汉奸常玉清,组织了一个什么“安清同盟会”所订的一些“制度”。

开香堂行礼,帮里称作“孝祖”,不管什么字辈,都严肃地站立在各自的行列,字辈再大也无坐下的。在参加的人进入香堂按班肃立以后,由传道师点烛烧香,发号施令;而每一动作,比如烧每一炉香,传道师都高声朗诵几句似诗非诗、似赞非赞的词句,而且熟读如流,这也都是传道师的看家本领之一。香烛点烧齐后,仍在传道师指挥之下,先由本门师等先后向三张供桌叩拜,继而所有参加和赶香堂的人按字辈依次叩拜,最后方由新投师孝祖的人叩拜。而这些刚“进山门”投师孝祖的叩拜方式和其他己进山门的叩拜方式是不同的,在进入香堂前传授演习过了。他们必须先微微弯腰,将左手按在左大腿上,再梅右手加在左手背上,然后先跪右腿,继而放开两手,再跪左腿。双膝跪齐后,三次叩首,起立;再这样跪拜,共计三跪九叩首,在三处供桌前都是如此。拜过牌位后,再向三师进行一跪三拜。接着站在三祖师香案前,由三师各自交代三代,再由传道师交代“十大帮规”及简单传授清帮中互相查核的行话——“海底”。而传授“海底”,更是象征性的,一时哪里能记住,都只有随后和“三帮九代”、“十大帮规”一并传抄背诵了。

其实,一般清帮中人,除一些专门当传道师的以外,很少有人能背诵帮规和大量“海底”,而最主要的、基本的则是“三帮九代”,必须熟记,因为有时碰到“家里人”,特别是长一辈的“前人班子”,不一定有恶意或故意盘问,也会随便问道:贵前人(指本门师)是哪一位?那就不能随便答姓甚名谁,而必须按照“家里规矩”,用一定的方式回答了。P7-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帮会秘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文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33467
开本 16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1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93.75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2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