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击面包店(精)》是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略带荒诞色彩的故事。曾与伙伴一起袭击过面包店的青年,十年后找到了像样的工作、结婚成家,然而又遭遇当初那种神秘饥饿感的袭扰,与妻子一起踏上再袭面包店之路。本书展示了人对饥饿的挣扎与反思,体现作者小说划时代的前瞻性与想象力。
德国著名画家卡特·曼施克继《眠》之后,再次为村上春树绘制20幅超现实插画,以墨绿和玫瑰金专色印刷,精装开本展现最美阅读感受。作者开心地与曼施克合影,足见他对本书的喜爱。
图书 | 袭击面包店(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袭击面包店(精)》是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略带荒诞色彩的故事。曾与伙伴一起袭击过面包店的青年,十年后找到了像样的工作、结婚成家,然而又遭遇当初那种神秘饥饿感的袭扰,与妻子一起踏上再袭面包店之路。本书展示了人对饥饿的挣扎与反思,体现作者小说划时代的前瞻性与想象力。 德国著名画家卡特·曼施克继《眠》之后,再次为村上春树绘制20幅超现实插画,以墨绿和玫瑰金专色印刷,精装开本展现最美阅读感受。作者开心地与曼施克合影,足见他对本书的喜爱。 内容推荐 《袭击面包店(精)》中,村上春树讲述了一个略带荒诞色彩的故事。曾与伙伴一起袭击过面包店的青年,十年后找到了像样的工作、结婚成家,然而又遭遇当初那种神秘饥饿感的袭扰,与妻子一起踏上再袭面包店之路。 德国著名画家卡特·曼施克继《眠》之后,再次为作者绘制20幅超现实插画,以墨绿和玫瑰金专色印刷,更添奇异氛围。《眠》描写了因失眠产生的种种奇异感受,本书展示出人对饥饿的挣扎与反思。从《眠》到本书,无疑展露了村上春树小说划时代的前瞻性与想象力。 目录 袭击面包店 再袭面包店 后记 试读章节 总之我们饥肠辘辘。不,何止饥肠辘辘,那感觉就像把全宇宙的空白整个儿吞进了肚子里。空白起先非常小,就像甜甜圈中央的洞那么大,然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体内不断膨胀,最终竞成了深不可测的虚无。 为什么会产生饥饿感?当然是由于缺乏食物。为什么会缺乏食物?是因为没有等价交换物。那么我们为何没有等价交换物呢?恐怕是由于我们想象力不足。不,说不定饥饿感就直接来源于想象力不足。 其实无所谓。 上帝也罢马克思也罢约翰·列侬也罢,统统都死了。总之我们饥肠辘辘,结果就是,我们打算奔向恶。并非饥饿感驱使着我们奔向恶,而是恶驱使着饥饿感袭向我们。 尽管有些不明所以,却颇有存在主义风格。 “不行,我已经熬不住啦!”搭档说道。简而言之,事实就是如此。 这也情有可原,两人都是整整两天只喝过几口水。曾经试着吃过一次向日葵叶子,但再也不想吃第二次了。 于是,我们手持菜刀走向面包店。面包店位于商店街中央,两旁是棉被店和文具店。面包店的老板是个年过五十的谢顶的共产党员。店内贴着好几张日本共产党的海报。 我们手持菜刀,沿着商店街缓步走向面包店。那种感觉很像《正午》里打算去干掉加里-库珀的不法之徒。随着步步逼近,烤面包的香味越来越浓郁。那股香味越强烈,我们向恶倾斜得也越厉害。袭击面包店与袭击共产党员让我们兴奋不已,而这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更让我们体会到了极度的激动。 说是下午,时间其实已经很晚了。面包店里只有一位客人,是个拎着邋邋遢遢的购物袋、看似呆头呆脑的大妈。大妈周围飘溢着危险的气息。犯罪者周密的计划,总是被呆头呆脑的大妈那呆头呆脑的举动妨碍。至少在电影里总是这样。 我用眼神告诉搭档:别动手,等大妈出去以后再说。并且把菜刀藏到身后,假装挑选面包。 大妈花了好长时间,长得几乎令人昏厥,简直就像挑选大衣橱和三面镜一样慎重,终于将一个油炸面包和一个蜜瓜包放进托盘里。 然而她并没有马上买走。油炸面包和蜜瓜包对她来说不过是一道命题,还停留在假设阶段,需要花上一段时问验证。 随着时间过去,蜜瓜包首先失势了。我怎么会挑蜜瓜包呢?她摇摇头。不该挑这种东西,首先就甜得不行。 她将蜜瓜包放回货架上,想了一下,又将两只羊角面包轻轻地放到托盘上。新命题诞生。冰山松动了一丁点,云层间甚至闪现出春天的阳光。 “还没好吗?!”我的搭档小声说道,“顺便把这老太婆也宰掉得了。” “得得。再等一等。”我制止了他。 面包店老板无暇顾及这种事,他只顾侧耳聆听收录机中流淌出来的瓦格纳。身为共产党员,却听瓦格纳,我不知道这种行为究竟是不是正当。那是我无从判断的领域里的东西。 大妈继续目不转睛地盯着羊角面包和油炸面包。总觉得哪儿不对劲。不自然。羊角面包和油炸面包让人感觉绝不能摆在一起。她似乎觉得它们之间存在某种针锋相对的思想。盛着面包的托盘在她手中咔嗒咔嗒地摇晃,就像恒温器功能欠佳的电冰箱。当然不是真的在摇晃,只不过是个比喻——摇晃着,咔嗒咔嗒咔嗒。 “宰了她!”搭档说。他因为饥饿、瓦格纳和大妈散发出的紧张之感,变得像桃子上的绒毛一般纤细脆弱。我无言地摇摇头。 可是大妈仍旧端着托盘,彷徨在幽暗的冥界。油炸面包首先登上讲坛,向罗马市民发表了一通称得上令人感动的演说。美丽的词句、巧妙的修辞、富有穿透力的男中音……众人噼里啪啦地鼓掌。接着,羊角面包站上讲坛,针对交通信号灯进行了一番不知所云的演说:左转车辆在前方是绿灯的情况下直行,仔细确认对面有无来车之后再左转——内容大致如此。罗马市民尽管听得莫名其妙(当时还没有信号灯),却因为貌似高深莫测,姑且噼里啪啦地鼓掌。好像是羊角面包这次的掌声稍大一些,油炸面包便被放回货架上去了。 …… P3-9 后记 德国画家卡特·曼施克女士继《眠》之后,又将《袭击面包店》(パソ屋龍袭)与《再袭面包店》(パソ屋屋再龍擎)做成了带插图的“绘本”。我非常喜欢她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画,所以心里很高兴。我跟她在柏林见过一次面,一起吃饭。她和我说起了在从前的东德度过的少女时代。 《袭击面包店》真的可以说是我在作家生涯初期写就的短篇,刊载于《早稻田文学》一九八一年十月号。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古怪的故事来?时至今日,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也许与其说是“袭击面包店”这个词,不如说是这样的灵感偶然浮上脑际,故事再由此开始,“追随而来”般显露出来。在我来说,这种情况颇为多见。 不用说,《再袭面包店》是作为《袭击面包店》的续篇写下的。这一篇刊载于女性杂志《Marie claire》(现已不复存在)一九八五年八月号上。曾经袭击过面包店、憧憬做个“不法之徒”的青年,如今也找到了一份像模像样的工作,结婚成家。然而那种神秘的饥饿再次袭扰年轻夫妇,驱使二人走上不法之路。 在我的印象中,这对夫妇好像稍经改头换面,步入了《奇鸟行状录》的世界。 重读这两部作品校样的过程,勾起了我动手修改文章的欲望,在许多地方做了一些细微的修改。该说是版本升级吧,如果能将它作为氛围与原版不尽相同的文本来阅读,我就十分高兴了。为了与原版区分,标题更改为“パソ屋を龍ぅ”和“再ひパソ屋を龍ぅ”。 《袭击面包店》里出现了“上帝也罢马克思也罢约翰·列侬也罢,统统都死了”这么一句话,细想起来,写这篇作品就在约翰·列侬遭到刺杀后不久。对了,空气就是这般鲁莽、迫切,(大概)到了让人想去袭击面包店的程度。 村上春树 二O一二年十一月末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袭击面包店(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村上春树 |
译者 | 施小炜 |
编者 | |
绘者 | (德)卡特·曼施克 |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27523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3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8 |
CIP核字 | 2014264900 |
中图分类号 | I313.45 |
丛书名 | |
印张 | 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海南 |
长 | 195 |
宽 | 12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30-2014-153 |
版权提供者 | Haruki Murakami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