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的魅影》是作者郑智航多年积累的合集。全书共分为三篇:故事篇、文化篇、现实篇。第一篇包括:“法治的常人情感”、“法治与宽容意识”、“法律智慧与法律信仰”等文章;第二篇包括:“希腊神话与法律文化”、“鬼神观念与法律文化”、“天人合一的法律文化”、“书法艺术与法律文化”等文章;第三篇包括:“法治是朵带刺的玫瑰”、“仅凭口供追踪6000万赃款,怎能疏而不漏”、“走大路与行法治”等文章。
图书 | 法学的魅影 |
内容 | 编辑推荐 《法学的魅影》是作者郑智航多年积累的合集。全书共分为三篇:故事篇、文化篇、现实篇。第一篇包括:“法治的常人情感”、“法治与宽容意识”、“法律智慧与法律信仰”等文章;第二篇包括:“希腊神话与法律文化”、“鬼神观念与法律文化”、“天人合一的法律文化”、“书法艺术与法律文化”等文章;第三篇包括:“法治是朵带刺的玫瑰”、“仅凭口供追踪6000万赃款,怎能疏而不漏”、“走大路与行法治”等文章。 目录 序言:法学的魅影 第一编:故事篇 法治的常人情感 法治与宽容意识 法律智慧与法律信仰 过一种守法的生活 法律是门实践的艺术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 “窦娥之死”的制度背景 梁祝悲剧的另类解读 《白蛇传》的法学透视 《断背山》中的家庭叙事 刺马案里的政治因素 侠女复仇的制度性根源 雷格瑞的悲剧与法律的发展 监狱的人文情怀 第二编:文化篇 希腊神话与法律文化 鬼神观念与法律文化 天人合一的法律文化 书法艺术与法律文化 中医思维与法律文化 饮酒文化与法律文化 侠客文化与法律文化 摩西法典的隐喻 英国的立法文化 第三编:现实篇 法治是朵带刺的玫瑰 仅凭口供追踪6000万赃款,怎能疏而不漏 走大路与行法治 马路上的法治 司法人员“脱产备考”的制度悖论 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 认真对待“民愤” 诚信意识与法治政府的建构 “运动式”执法当休 不要对官员动武大惊小怪 孝道标尺,法律如何树立 医生退红包怎么就成了新闻? 防止富人染指,勿让穷人不便 保护隐私不应限制竞争 虽是防小恶亦要尊重大写权利 不懂法切莫成为悔罪的“万金油” 铁路旅客投保需要法律家长主义干预 应当尊重基本生活水平的权利 失地农民应当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 动物福利同样重要 社区精英与底层社会秩序的建构 坚守法律人的本分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法学的魅影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智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5111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6 |
CIP核字 | 2013260414 |
中图分类号 | D9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